蘇荻一口答應(yīng)要去繼續(xù)上課,可上課的時候,講什么呢?
若是在后世,對一個曾經(jīng)的學霸來說,區(qū)區(qū)小學生的內(nèi)容,自然不在話下,可現(xiàn)在是宋朝??!人家上課講的東西,在后世那是被稱為國學的東西!蘇荻比他的學生,懂得多不了多少??!就像孩子們學的千字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
讀起來來朗朗上口,可意思呢?你讓蘇荻來逐字解釋,他根本說不上來!有好些字,他甚至不認識!
你要給別人上課,至少得知道課文的意思吧!得找點自己懂的!他在腦子里翻啊翻,終于想到了什么可以講了:三字經(jīng)!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東西淺顯易懂,每一句的意思都很清晰,背了背,能背得百十來句……小孩子們學得慢,這些東西夠他們學上一段時間了!
等過了這段時間,鹽作應(yīng)該掙錢了!到時候,再給他們請個正兒八經(jīng)的老師,不香嗎?
想到這里,他又鋪開一張紙,在紙上面默寫起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
蘇荻每寫三個字,一旁的蘇小妹,就跟著念出來。
聽到小妹清脆的誦讀聲,蘇荻抬頭,笑著對小妹道:“小妹……我準備給孩子們講三字經(jīng)如何?”
“哇……原來這叫三字經(jīng)呀!難怪我在三哥兒的書里沒看到過!”小妹拍手道,“朗朗上口,孩子們肯定很喜歡!這是三哥兒剛剛編的嗎?”
小妹能看那些書?蘇荻聽完蘇小妹的話之后,抓到的第一個信息,卻是:那些書連自己都看不下去,小妹竟然能看?他撇下小妹的疑問,好奇地問道:“小妹,三哥的那些書,你看了多少?”
“都看完了??!”小妹隨口答道,“就是沒看過三字經(jīng)……三哥兒,是你剛剛編的嗎?”
“三哥兒哪有這本事!這三字經(jīng)是……”蘇荻本想說是古人編的,可以想到三字經(jīng)里面分明有南北混,帝號紛,待滅遼,宋猶存的字句……莫非,是宋以后的人編的?呃……蘇荻尷尬地笑了笑,“倒是忘記了,作者是誰了……”
“分明就是三哥兒自己編的!”蘇小妹抿嘴笑道,“三哥兒最喜歡孟子,所以,才開篇就用簡短的三字句,把他的仁義,淺顯地說出來!三哥真厲害!”
什么?這幾句,說的是孟子?蘇荻愣了愣,他原以為,自己懂了三字經(jīng),卻沒想到,那么淺顯易懂的文字里,竟然還有這淵源!這幾句,居然是孟子的學說!
……賣糕得……自己這要去上課,講三字經(jīng),豈不是一開口就要露餡?誤人子弟??!
看來,這三字經(jīng)也不能講了!蘇荻心里忍不住一陣沮喪,嘆了一口氣,把筆一擱,寫不下去了。
“怎么不寫啦?”蘇小妹眼盼盼地,等著看下文呢,結(jié)果下面沒了,跟等更新似得,這多著急啊!
可是……寫出來也講不了,那寫出來干什么?蘇荻一陣苦笑,面對著小妹那一臉期待,不知道怎么跟小妹解釋。
突然,他眼前一亮:“小妹……你來講好不好?”
“我來講?三哥,你讓小妹做先生?不行……不行的……”蘇小妹一聽,連連搖頭,“哪有女子當先生的!”
“女子都能當一家之主,如何當不得先生?”蘇荻拉著小妹道,“小妹,哥哥那么多書,你都能看完,給孩子們當先生,那還不簡單?肯定沒問題!”
“可是……當先生是要像三哥你這樣,熟讀詩書,日后能考進士的人,才行的!小妹才疏學淺,哪里能當先生?”
呃……你要是才疏學淺,那我該怎么算?文盲嗎?蘇荻唏噓了一聲,只能退一步道:“小妹……我不是要你真的當先生,而是幫三哥給孩子們講三字經(jīng)?。 ?p> “這……這不就是先生嗎?”
“先生要做的事可多,不止講三字經(jīng),還要教算數(shù),還要講紀律,還要……這些事,都三哥來做,而你,只管講三字經(jīng)……”蘇荻連哄帶騙道。
“可是……”
“小妹啊……當年,咱爹給咱們留了兩個鹽作,八間大房,一個大院子!家財萬貫不說,那至少也是家底殷實……
“可是哥哥不懂經(jīng)營,只知坐吃山空,才沒幾年,就全讓哥給敗了!
“現(xiàn)在,哥好不容易,把爹留給咱們的鹽作,從蘇暢福手里,要回了一個,你總不想讓哥再把它敗了吧!
“哥必須要花一些時間來打理鹽作……這就需要小妹,你來幫哥教教孩子們……”
蘇荻左說右說,長說,短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終于讓小妹猶豫著點了點頭。
“我怕我講不好……”小妹還是擔心地說道,“而且,那些小男孩,不服管教可該怎么辦?”
“不服管教,戒尺伺候??!”蘇荻把從書架上翻到的戒尺,擺到了小妹的面前,“明天,上課的時候,我先跟他們約法三章,保管他們乖乖聽話!”
小妹這才終于答應(yīng)了下來。
到了第二天,蘇荻果然拿著戒尺,帶著小妹到了學堂……
說是學堂,其實,只不過是蘇、蔡兩家祠堂的后院!進了院門,穿過中庭的空地,正對著院門的那間屋子,便是了。
屋子的正中間,是敞開的堂屋,布置了十來張桌凳,算是教室;堂屋一旁有兩間廂房,倒也可以住人,蘇荻在里面放了一套桌椅和文房四寶,平時孩子們在教室里讀書的時候,他就在這里看書,為考進士做準備……
蘇荻落井后,這里便幾天沒人來,也不知道是不是落滿了都是灰,倒是堂屋的教室,不缺孩子們的活動,一直保持著活躍的氛圍。
此刻,知道先生會回來上課的孩子們,都早早地來到了教室。只是,他們到了教室之后,卻沒有如蘇荻所期待的那般,齊聲朗讀,而是三五成群地圍著課桌轉(zhuǎn)著,打鬧著,吵得跟菜市場一般。
直到蘇荻兄妹走了教室面前,才有小孩終于看到了蘇荻,大叫了一聲:“先生來了……”
然后,一群小孩如同見了貓的老鼠一般,一哄而散,趕緊朝自己的座位跑去。
唉……指望一幫孩子有良好的自律,當真是想多了。蘇荻也不上前催促,淡淡地看著孩子們亂作一團!
可在這群慌亂的身影中,他突然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正端坐在課桌前,朝自己的方向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