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江寒抱著極大地興奮勁迎接煥然一新的新生活。
隨后發(fā)現(xiàn),并沒有哪里和之前不一樣了。
還是一樣只能在城堡內(nèi)活動,而江別鶴的課程也一樣,并沒有因為昨天的事情而有了其他新的內(nèi)容。
于是,江寒也一如既往地走神了。
“小公爵,您可能今天有其他事情,那今天就放假一天,去干點自己想干的事情吧。”
江別鶴愉快地找了一個好理由給自己放了個假。
江寒自然不會拒絕,快樂地打開超訊做一個網(wǎng)癮少......兒童。
上網(wǎng)這件事,在上網(wǎng)之前肯定是想著要學(xué)習(xí),要查資料,但最后很容易會變成打游戲,看劇。
江寒,很有自制力,但他還是免不了俗,因為他發(fā)現(xiàn)游戲里也有之前被封鎖的區(qū)域。
說是游戲,也并不準(zhǔn)確,不過體驗新功能最好的辦法也確實是游戲。
那就是完全沉浸功能,可以將思維完全融入虛擬世界中,在其中體驗一個新的世界。
這東西,江寒上輩子就很感興趣。
所以,他在進入前猶豫了。
總覺得不太安全?
因為江寒穿越的時候最開始是沒有身體的,只有他的思維,所以即便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適應(yīng)怎樣成為一個人類了,但依舊對之前那種靈體分離的感覺十分抗拒。
才不是因為害怕茅場晶彥。
猶豫再三,還是沒有選擇進入,而是認真地看起了這個游戲的介紹,游戲的實況,以及一些主播的第一視角。
因為這個游戲名叫《自語者與不語者》。
自語者,江寒了解一點,但依舊對它就以這種形式出現(xiàn)在大庭廣眾面前感到一種詫異。
而不語者,這個江寒完全沒有了解,但是很顯然,這是個和自語者對立的稱呼。
因為是個游戲,所以江寒沒指望從這里能得到最精準(zhǔn)的資料,但至少足夠生動。
江寒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他最想知道的一點--自語者到底有什么樣子的能力?
這個答案,江寒真的沒想過,但他卻并不驚訝。
自語者的能力是溫度。
通過調(diào)節(jié)自己的體溫來達到種種不可思議的能力。
江寒這一刻真正開始重視自己的穿越福利,溫度計似乎并不是那么簡單。
自語者的分類簡單,只有兩種,一種是往更高的溫度去進發(fā),另一種則是往低溫進發(fā)。
其實雙向發(fā)展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想要達到一定的高度,貪多反而嚼不爛。
自己的母親以及江別鶴應(yīng)該就是走低溫路線的自語者,以母親只有100K的體溫來看,母親還是個很強的高手。
父親應(yīng)該是走高溫路線的,但江寒還沒有機會窺探父親的水平,但想必應(yīng)是不會落后于母親。
自語者的能力,不說其他,但是高低溫度本身就已經(jīng)十分有操作空間,沒太多花里胡哨,只是樸實無華的強。
而與之相對的不語者,則更讓江寒感興趣。
當(dāng)年那場選擇未來的儀式,那本《能量本論》代表的就是不語者。
自語者是感染者,而不語者則必須是正常的人類。
不語者的能力多種多樣,主要在于操縱各式各樣的能量,有電能不語者,內(nèi)能不語者,核能不語者,場能不語者......
這種分類其實很不專業(yè)。
不語者其實就是操縱能量,雖然也有專精于某些能量的不語者,但不語者的能力不涉及自身,相對較容易掌握,不像是高低溫的自語者,他們兩種方向的差異性很大。
不語者的能力同樣來源于自語者細菌。
但不語者所掌握的自語者細菌是失活之后的,簡單來說,不語者用死的細菌,而自語者則是用活的。
自語者的力量來源于自身,其本身身體素質(zhì)極高,異于常人,而不語者的身體就是普通人,他們的力量來源更像是一種由失活的自語者細菌為主的武器。
不語者和自語者看似沒什么直接聯(lián)系,至少不會有沖突,但并非如此。
首先,不語者必須是普通人類,而不能是自語者,因為自語者身體內(nèi)的細菌拒絕接近失活的細菌,不語者裝置本身對于自語者而言就有一定的危害。
其次,自語者細菌,是會隨著自語者的提升而進化的,這也就是自語者強弱差距的來源。
很顯然,失活的自語者細菌沒有進化的能力,而越是進化程度越高的自語者細菌,以其失活后為核心做出的不語者裝置越強。
乍一看,不語者各方面都碾壓自語者,但實際情況是,自語者明顯會更加強大一些。
......
若想踏足星海,兩種選擇必選其一,這樣才能保證最基本的安全。
江寒的父母雖然都是自語者,但江寒卻依舊是個沒有被感染的正常人類。
在十歲之前,他完全可以先嘗試使用不語者裝置,這并不影響他以后接種自語者細菌,但十歲之后在接種細菌會加大風(fēng)險,所以才會讓他有選擇。
江寒已經(jīng)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不說別的,就說那個溫度計,自己難不成還能選擇不語者嗎?
這幾乎等于,考試的時候把答案放在你的面前讓你抄,你難道還非要挑挑答案到底錯沒錯?
不過,在此之前,他確實可以先研究一番不語者的裝置。
所以,進這個游戲體驗一下?
在這個游戲里,并沒有限制,隨時可以切換多種職業(yè),雖然是沉浸式體驗,但依舊是虛擬的。
江寒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進入游戲。
主要是他還沒取好名字。
像這種角色扮演的游戲,肯定要給自己的角色起名字的,他還沒想好。
當(dāng)然,這不是主要原因。
江寒還是決定先去看一看,那本《能量本論》,當(dāng)時選擇未來的儀式中,那個培養(yǎng)皿代表的應(yīng)該就是自語者的細菌,而能與之相對應(yīng),這本書明顯不一般,值得看一下,雖然不見得看得懂。
然而,江寒只是剛翻開這本書的序言就停下了,他突然想好了自己的游戲名稱叫什么。
“零,當(dāng)死之物,能量之本,吾可取而代之?!?p> 可能也是因為這本書的內(nèi)容實在是讓人看不下去。
至少,沒有他期待的那樣客觀,所以必然有所偏頗。
還是打游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