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悄然降臨,長安城內(nèi)外卻還是燈火通明.風悠悠的吹,酒肆門口的旗幡有節(jié)奏的飛舞.霧雨輕輕灑落,雕的古拙的欄桿被蒙上一層濕潤,而街上來來往往的人依舊嬉笑著,喧鬧著,夜里的寒氣擋不住人們火熱的心情.叫賣聲此起彼伏,沿街的攤位周圍都圍滿了人.畫舫在湖上游,差點驚著了從上游漂下來的河燈。
這就是開元盛世南城客棧屋頂,袁天罡靜靜地倚在屋檐上,注視著這繁華盛世,街道上的叫賣,嬉戲聲讓百姓心中喜悅與滿足,他卻死死板著一張臉,淡漠的神情讓人不解,然而,待他輕咳一聲,呼出一口濁氣,抬起頭,看著皎潔的月光淌了一片,眼瞳中涌現(xiàn)若有若無的,如釋重負般的輕松與一絲疲憊,口中傳出嗡嗡的細語“豐衣足食,怡然自得……”,腦海里,一道偉岸的身影浮現(xiàn),眼中有淚花閃爍。貞觀十三年,太宗皇帝因不愿袁天罡一身本事埋沒,便組建暗中組織“不良人”并以袁天罡為首領(lǐng),專供大唐君王趨使,一生只為大唐盡忠。自此幾百年間,袁天罡不曾出過長安城,一個人,為了一座城的繁榮,更是為了一個大唐盛世奔波百年,辛勞百年,這是他袁天罡的使命,是他與長安城,大唐,皇帝不可磨滅的聯(lián)系?;貞浧疬@些往事,袁天罡苦笑一聲,拿起身旁的酒壺,酒肆里的頭牌烈酒被他灌進嘴里,然而,一切如初般平靜,隨后,他緩緩摘下面具,露出面具之后猙獰的面龐?!澳呐率强?,也好呀”他自言自語,為了守護長安城,他以毀容和失去味覺為代價獲得長生。百年生活,他見慣了朝堂里的爾虞我詐,從年輕時的熱血,到現(xiàn)在的麻木冷漠,他已不知是何時說出的豪言壯志:“劍在我手,為了大唐萬世,我必當未雨綢繆!”他經(jīng)歷過這世間無數(shù)人渴望的長生不老,但他深知,這世間可憐之人有他袁天罡一人足矣。
長安城已百年繁榮,歷代天子也在國師袁天罡的輔佐下,政治清明,百姓安樂。無數(shù)獎賞向袁天罡傾瀉而來,他不為所動,即使皇帝對他百般的欣賞,重用,他都心如止水。因為,在他心中,他這百年忠的不是這些人,而只是忠于太宗一人,心中思念永遠是對太宗;忠于長安城,他的辛勤永遠為長安城。這是太宗與他的聯(lián)系,是長安城與他的聯(lián)系,只屬于他們,這也是他一個人與這一座城之間永恒的意義。
寒風呼嘯而過,客棧里,滿墻上浮現(xiàn)出灑脫的文字,在眾人彌留之際,袁天罡似是完成了使命,留下一篇賦,別過了人間煙火,轉(zhuǎn)身離去。百姓回過神來,湊上前,只見墻上刻著:天罡賦唐·袁天罡世間萬物,風云變幻,蒼黃翻覆,縱使波誦云詭,但制心一處,便無事不辦,天定勝人,人定兮勝天。天下盡做餌,難本帥執(zhí)桿。三百年光陰,京師長安到東都洛陽興亡起伏,從鼓動楊廣大興師旅到造貞觀之治,謂水之溫到大敗突厥,廢王立武到二圣臨朝謀天寶之亂到縱黃巢造片警示僖宗。臣,無不是為大唐,這其中多少苦心,多少苦難,本師帥始終不曾停下腳步,亂也數(shù)十載,以至當下之事。前有朱子第權(quán),中有沙陀李鴉兒,歧地宋文通,野心頗大,尤其那李嗣源更其、我大唐世道,何時意成了如此模樣一直以來,本師才是那個執(zhí)棋者,才是那個造局人。玄宗當年何等雄武之才,開元之際勵精政事,遂襲大統(tǒng),幾至太平去沉迷于女人。宴安耽毒,府衛(wèi)壞,窮盡天下之欲而足為其樂。天道如何,人算終究不如天算。高祖、太宗、高宗、玄宗、代、德、順、武、宣、怒,僖、昭,諸君臣!盡力了!
傍晚,空無一人的小路上,老師牽著一頭小毛驢漫無目的地走著,轉(zhuǎn)過頭去,寂靜的田野里,滿也都是自己十幾歲時的樣子,兒時的童謠逐漸響起。
依山傍水房數(shù)間,行也安然,坐也安然。一頭耕牛半傾田,收也憑天,荒也憑天。雨過天睛駕小船,魚在一邊,酒在一邊。路逢騷客問詩篇,好也幾言,歹也幾言。衣布得暖勝絲棉,新也可穿,舊也可穿。粗茶淡飯飽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夜歸摯友話燈前,今也談談,古也談談。一覺睡到日三竿,不是神仙,勝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