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如月若即若離的態(tài)度,何年總是感覺捉摸不透她。
愛情就像迷信,神魔鬼怪這些東西你信則有,不信則無。越是美好的東西,如月越是不敢輕易地去觸碰它,比如愛情,在她心中,她把它想象的太完美了。至于是什么樣的完美樣呢?她也不知道。也許是像牛郎和織女或者是梁山伯與祝英臺那樣,供世人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吧。但那些都是悲劇,最終是分開的,她不明白為什么分開的愛情,最后會被世人記住。
她也并不是故意對他若即若離,只是有點太過小心翼翼了。她覺得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對生活再多的苦難都是非常勇敢的,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對愛情不夠勇敢。
她也希望自己可以像《勇氣》里唱的。“終于做了這個決定,別人怎么說我不聽?只要你也一樣的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隨你去。”但是她就是感覺自己做不到啊。
“何年,我要辭職回去讀書了?!?p> “考試已經(jīng)過了嗎?”
“嗯!謝謝你這段時間給我的輔導,晚上我請你吃飯吧!”
“必須的,你請客,我買單!”
“不用,我買單,要不怎么叫我請客呢?”
“好吧,聽你的!”
何年沒有再繼續(xù)爭論下去,他知道她執(zhí)拗的性格。
離別在即,何年不知道何時再和她相見,她回去讀書還要兩年的時間,二年說長也不長,但他不能接受這種異地戀。他感覺自己終究受不了這種無止境的等待,他以家里人不同意他娶一個外地人為由,提出了分手。其實分手這兩個字他并沒有說出口,但她感覺到了。
如月平靜地答應(yīng)了只做普通朋友,對她來說,這種關(guān)系就是普通朋友。她知道自己給不了他想要的。
他回去大哭了一場,次日便請假沒去公司。麗麗問她為什么沒見他來,她紅著眼說不知道。
他終于哭累了。他自認自己是個明白人,談戀愛就是要奔著結(jié)婚去的,要么結(jié)婚,要么分手。但他還是無比的難過,難過這一年的相處,為什么兩個這么好的人最終卻要分開,為什么兩個相愛的人最終卻不能走到一起。他臥在床邊的地上,冰冷的地板弄得身體很不舒服。他爬了起來,用紙醒醒紅腫的鼻子,感覺鼻子已經(jīng)不通了,擦擦臉上的淚痕,哭過一場后,他感到心里通暢了許多。仿佛哭是一種很好的解脫方式。
他一天沒吃東西了,感覺有點餓了。他洗了臉,拖著疲憊的身子去了超市,沒想到在超市遇見了她。
如月的余光也瞥見了他,她故意轉(zhuǎn)身去了另一邊的貨架,只當是沒有看見他一樣。
他就那樣呆呆地看著她消失在自己的眼前,本來想上去打個招呼的,但看著她對自己的無動于衷,淚水不禁流淌下來,他悄悄地抹去淚水,買了兩桶泡面就回去了。
只是那一瞥,她就窺見他的頹廢,她心中不知是難過還是心疼,那一點點的恨意也慢慢消失了。
她很佩服自己的冷靜,居然不哭不鬧。她想自己沒有錯,不應(yīng)該傷心。她想自己這算是冷血嗎?她也不知道,這整整一年的戀愛,自己一直是被動的。她之前看過其他人分手都是弄得死去活來的,難道自己真的是沒有愛過,所以才會這樣平靜嗎?后來她才明白自己只是后知后覺,原來真正的傷不是一痛就叫,而是過后才痛徹心扉。
有人說最悲哀的一種分手,不是雙方轟轟烈烈地吵一場,不是大打出手,不是一方移情別戀,也不是大家不能結(jié)合,最悲哀的分手是無聲無息地分手。
也有人說永遠也不要記恨一個男人,畢竟當初,他曾愛過你,疼過你,給過你幸福。永遠不要說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好男人了,或許明天,你就會遇到愛你的那個男人,在你眼里,他再壞也是好。其實,分手之后沒必要記恨,更沒必要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