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靈異

盲探羅森之大雪原的悲聲

【二】

盲探羅森之大雪原的悲聲 南風音 2557 2020-04-02 00:20:00

  【二】

  說起來,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爺覺得羅森有了得力的幫手,所以應該給他出系數(shù)更高的難題,于是在八月的第一天,福熙區(qū)就出了一起相當棘手的兇殺案。

  死者名叫孫心馳,男,年約四十五歲,死因是利器割喉,一擊斃命,案發(fā)地在福熙區(qū)柳州路上的一家貧民煙館。

  上海華界和公共租界都實行嚴格禁煙,封禁煙管,禁止鴉片貿(mào)易,但法租界卻不禁,且這是法租界一項重要的稅收來源,所以煙館只有在法租界才能正大光明地營業(yè)。

  而說這件案子棘手,是因為兇手作案手法相當兇殘。在孫心馳斃命之前,兇手在孫心馳身上留下了不下三十處不足以致命的傷口,仿佛是為了不讓死者立刻斃命而刻意避開了要害,直到最后才一擊封喉取了他的性命,可說是死得苦狀萬分。

  案發(fā)當時,當福熙分捕的人接到報案趕到現(xiàn)場時,已經(jīng)斷了氣的孫心馳表情頗為驚恐,可見死前一定受了不少折磨,死得相當痛苦。

  因此,福熙分捕的人幾乎當場就認定這是一起仇殺案。

  據(jù)柳州路上認識死者的人講,這孫心馳大約是在十年前來到這條街上的,當時看起來很有錢的樣子,在柳州路上最繁華的地段買下了一座小院,還開了家餐館,生意紅火,妻兒相伴,家庭美滿,日子過得頗為滋潤。

  可后來不知怎的,他就染上了煙癮,不到五年的時間,他就把家底都敗光了,餐館垮了,房子也抵押了,妻子也帶著孩子跑了,他最后更是淪落到沿街乞討了,卻還是戒不掉煙癮,手頭一有了錢就立馬往煙館跑。

  直到案發(fā)時,孫心馳已經(jīng)成了一個骨瘦如柴、落魄不堪、無親無故的孤寡糟老頭子。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會跟這樣一個妻離子散、無家可歸、落魄不堪的糟老頭子有如此深仇大恨,竟要用如此殘忍的方式將他殺害呢?

  福熙分捕經(jīng)過一周的緊密排查仍是一無所獲,對當天出入煙館的人進行仔細盤查也沒發(fā)現(xiàn)什么可疑之人,對兇手毫無頭緒。

  于是,他們不得不動用殺手锏——請來羅森協(xié)助破案。

  羅森接手后,福熙分捕原本負責這個案件的警探還咬牙切齒地說,兇手必定是個十分兇殘冷血的人,否則怎會對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下這么狠的手。

  但羅森和秦越在詳細了解了案情之后卻并不這么認為。

  實際上,福熙分捕的人漏掉了一個細節(jié)。當時在案發(fā)現(xiàn)場的還有三個煙民,他們與孫心馳素不相識,案發(fā)時他們都被迷暈了,所以完全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羅森和秦越一致認為,兇手在作案時沒有傷及無辜,只是將他們都迷暈了,這說明兇手的目標只有孫心馳,并不想傷及無辜。

  而這起案件中最關鍵的證物便是那張“司法女神”卡片,上面畫的是司法女神朱蒂提亞,這又仿佛是在刻意向人們昭示這并非是“仇殺”,而是正義的“裁決”和“審判”。

  福熙分捕的人當然也對這張卡片進行過詳細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這張卡片并沒有什么特別,就是那種很常見的香煙卡片。

  清末民初,隨著香煙這種舶來品大量涌入上海,許多商家為了促銷,就在香煙盒里附上香煙卡片,吸煙者積存了若干張后即可去換一盒煙或肥皂、毛巾、口紅等,于是就有很多人專門收集香煙卡片。

  這些卡片上印的大多都是海外文化,許多是介紹世界各地地理、人文歷史的圖案,也有印電影明星的,當然還有許多印的是海派民間藝術,包含古代人物、古訓、名著人物圖像等。

  無論是只對死者下手而不傷及無辜,還是手段兇殘卻留下“司法女神”卡片以示是正義的“審判”而非仇殺,兇手前后行為的矛盾都讓羅森不解。

  不過從這張常見的卡片中,羅森得出了一個結論:至少這個兇手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否則不可能知道西方神話中的“司法女神”。

  試想,普通老百姓誰會吃飽了撐的沒事干,跑去了解這些,光是在這亂世生存下去就已經(jīng)夠他們苦惱忙碌的了。

  此外,羅森和秦越還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兇手還是個冷靜得可怕的人,因為死者身上的三十余處傷口都十分干凈利落,且每一處都精準避開要害,說明兇手下手穩(wěn)準狠,不帶一絲猶豫。

  這些傷口雖不足以致命,卻一定能帶給受害者極大的痛苦,很顯然兇手是在享受折磨受害者的過程,或者說是在發(fā)泄情緒。

  所以,不管怎樣,這是一起仇殺案沒跑了,即使兇手在現(xiàn)場留下了象征正義審判的“司法女神”卡片,也改變不了仇殺的事實。

  再者,羅森和秦越還一致認為,兇手是個心思極其縝密的人,具備極強的反偵察能力。

  兇手能在不引人注意的情況下潛入煙館,又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作案,事后還能一絲不茍地將現(xiàn)場清理得干干凈凈,布置一個充滿儀式感的現(xiàn)場,除了死者身上的傷口不留任何線索,最后全身而退,如果不是事前經(jīng)過精確地踩點、長期地觀察和周密的計劃,是絕對做不到這個地步的。

  其實,從這幾條分析,他們就已經(jīng)有兇手的大概輪廓了,只要從孫心馳的人際關系中追查下去,相信不久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可是,正當他們準備沿著這條線追查下去時,第二起案件緊接著便發(fā)生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