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的結果有點悲傷,真的是挺悲傷的。碰到現(xiàn)在外貿不好,大家都沒什么事情做。有點悠閑,大家都說要解散放假了。然后就真的解散放假了,不過是先招到的人,先放假回去了。
我就屬于新招進來的人,然后我就放假了。接觸的事情并不多,就是認識材料,布料,為后面的采購崗位打下基礎。然后基礎打得差不多了,開始可以上陣實戰(zhàn)了。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這樣的感覺就挺怪異的,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了。
我想,為什么很多人都說不能進工廠。原因應該就是這個了,風險高,不穩(wěn)定,沒有五險一金。
如果后面還沒有事情可以干,時間一久,自然而然就會想要離開。有些人可能會說,只要老板不說,留下來安閑一些不好嗎?何必那么工作呢?
不知道有沒有被關過小黑屋的經(jīng)歷。我覺得讓你坐在辦公室,然后沒什么事情,沒什么事情自然就沒有人來,那么我覺得這個就是關小黑屋。感覺就跟坐牢差不多的,一天兩天還行,要是連續(xù)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人基本都會自動離開的。這個時候哪怕是有人來跟你說說罵罵,那都會是一種享受。
我不太會說出這種感覺,如果要我來概括下的話,那就是孤獨感和被人遺棄掉的脫節(jié)感。還有就是一個責任感,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老是吃白飯,老板可以接受,我是接受不了。
怎么說呢。在工廠要是行情比較好,那么在工廠干活,沒什么不好。做久了自然而然就會接觸到客戶,供應商,老板。跟他們熟悉之后,行情比較緊湊,你自己出來當個小老板。這個也不是不可能。不如說這個是順理成章的,有銷路,能做貨。這條路能連起來,自己就當老板了。
可要是行情不好,就沒什么機會去歷練和接觸了。產(chǎn)品做出來的目的就是要賣掉的,要是賣不掉,就沒必要做了。相關的流程的自然就沒有機會去了解和接觸,就更談不上自己當老板了。
想是這樣想,實際情況這樣跟大家說。大家也是能夠理解的。可工廠還是停掉了,雖然大家都是說暫時放假,但其實都在思考后面該怎么過了。
工廠里外地人,外省人是占大多數(shù)的。說句難聽點的,從窮山僻壤過來的。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底層的人,沒想到,跟她們比起來。那我應該是可以算是城里人了。
在學校上課的時候,說什么五險一金,月休。節(jié)假日。這些在這種勞動力密集型的工廠是沒有的。拿著3000的月薪,盡管沒有什么五險一金,休假。工人們還是很開心的,還說老板人好。
其實放假,她們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就跟我在網(wǎng)絡上看到的段子一樣的,一個程序員,請了個假,然后在床上想不出請到假后要干嘛。結果又起來寫代碼的段子是一致的。
不管怎么樣,勞動密集型的工廠。還是解決了一些社會上的問題的,至少解決了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年齡略大的人們的溫飽問題。
我想為什么說年輕人不要進工廠,是因為工廠的設置本是給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的。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大學畢業(yè)的滿地。應該去需要這么高文化水平的地方。
理想的狀況是這樣的,可實際上還是有點出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