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里的平安夜,高年級的學(xué)生作為“過來人”,倒是從容沉穩(wěn),大一新生卻避免不了浮躁,況且偏偏這樣的與眾不同的一天,課卻是出奇得滿滿堂堂一整天。
當(dāng)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下課鈴聲響起,整個教學(xué)樓響起了喧嘩之聲,班上的同學(xué)如同尋求自由的鳥兒,飛往理想的國度,上課的老師見怪不怪淡定從容地收拾公文包。
林三月以“減肥”為借口拒絕了同學(xué)約飯,回到出租屋里拿了懶人桌,拎著一個有些份量的布袋,走到天橋下。
此時,日近黃昏,天橋兩邊已有幾家亮起了霓虹燈。
天橋下面,白天經(jīng)過清潔工人的清掃,只剩街沿能看得到一點積雪。除了平日里固定在這里擺地攤的小販,她看到好幾個跟她一樣都是安大的學(xué)生,撐開的懶人桌上面販賣著各種東西,其中平安果和玫瑰花最顯眼。
林三月找了一處空地,放穩(wěn)懶人桌,將袋子里的東西一一取出來,有明秀秀閑置的簪子,還有她和明秀秀一起制作動漫周邊的飾品和書簽,當(dāng)初這活兒做好交接給了動漫城的一個商家,還剩了些,林三月就下了一兩個做紀(jì)念,給了幾個要好的同學(xué),其余的都拿過來了。
她又從袋子里拿出數(shù)個長方形的盒子和數(shù)個正方形的盒子。
這兩種盒子里的東西,都是她為平安夜專門制作的。
長方形的盒子里是金屬書簽,上面綴著扁扁的圓盒,可以放置情侶頭像。正方形的盒子里是她機(jī)械刻印的玫瑰夜光手鏈。
林三月靠在折疊椅上,一會兒看看雪色,一會兒看看燈光。
燈光中的雪,極美,美得過烏蘇里灣的玻璃海灘。
明秀秀就是海灘上出現(xiàn)的女郎。
她從漫天雪花里撐著一把透明的雨傘,手里拎了一大堆東西,奔了過來。
“趁熱吃,剛在路口張老爺子那里買的。”明秀秀將一個紅薯塞進(jìn)她懷里。
張老爺子是個賣烤紅薯烤玉米烤梨的老爺爺,拖著板車在安大門口干這個買賣有二十多年了,雖沒什么文化,但說話還怪講究的,不知道哪一天就流出個“張老爺子”的雅稱了。
不過他考的紅薯的確夠香夠甜夠味兒,就連外地人來安大游玩,都會特地去他那兒打卡。
林三月剝開皮,咬了一口:“今天的好像更甜,你怎么來得這么遲?不是說下午沒課嗎?”
明秀秀從她的一個袋子里拿出折疊椅打開,坐穩(wěn),抱著玉米棒。
“別提了,文學(xué)社有活動,新的期刊定稿了,社長組織團(tuán)建,一是慶賀,二是迎新。今年文學(xué)社招了個副編輯,還是我、楊書微、謝襄三人面試的,得虧謝襄在前面替我扛著,不然我還真脫不了身?!?p> 明秀秀說著,看著林三月竊笑了一下。
林三月挑了挑眉,投去一個問號。
“謝襄當(dāng)年大一在文學(xué)社期刊上投過幾次稿,后來被前社長相中做接班人,不想他根本沒這個意愿,只不過不好推脫,就掛了個副社長的閑職,一般團(tuán)建什么的,他都不參加,所以,幾乎沒什么人知道謝襄還是文學(xué)社的副社長,這次還是他欠了我一分人情,才愿意被我敲這一竹杠?!?p> 明秀秀抬頭望著緩緩的雪花,啃著玉米,說完此話,歪著頭垂眼看著林三月。
林三月正在給上門的客人找零錢,只隨意地應(yīng)了一句。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