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兒覺得奇怪,這對老年夫妻年過八旬,怎么孩子們不過來看望他們呢?淑兒差點以為這對老年夫妻是空穴老人呢??稍谶@對老年夫妻嘴里,兒子呀女兒呀孫女呀外孫女呀,優(yōu)秀得一塌糊涂,家境也富裕得一塌糊涂,他們都身穿名牌,對老年人也十分孝順。每次過來看望老年人,都帶給他們很多名牌產品給他們吃。而這些名牌產品,你們外地人一輩子都沒看到過。
或許彼此生長環(huán)境不同吧。家庭普通的穿不起名牌衣服,路邊買的大眾衣服只要合身就行,吃喝也沒有講究,吃飽喝足就行;而有的家庭覺得自家富裕了,不穿品牌名牌衣服不吃品牌產品對不起自己的身份,渾身上下從里到外沒有一件不是名牌衣服,只有名牌堆砌的穿著才顯示出自己的優(yōu)越性;可同樣也有富裕家庭,當孩子喜歡攀比炫耀非要穿品牌名牌衣服時,卻被父母警告沒必要非要穿名牌炫耀自己,人與人的區(qū)別不只是外表衣服是不是品牌,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王子公主不穿名牌,他們還是王子公主。
淑兒出生于農村,那廣袤無垠的土地也塑造了淑兒那寬廣的胸懷。鄉(xiāng)村里鄰居關系也融洽,年輕人經??赐改?,雖然給父母的禮品不是很昂貴,但有顆??锤改傅男?。而在大都市,人與人的關系更冷漠更現(xiàn)實。人與人見面交流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大都市的人們更傾向于同自己有利益關系的人來往,判斷彼此關系深淺的標準也就是彼此禮品的昂貴與否。若禮品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弄不好多年的友誼有可能付水東流。正如同大都市的年輕人選擇配偶,不再是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為標準,而以房子車子票子為標準。無怪乎大都市BJ上海是全國離婚率最好的城市。據說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離婚。一切外在的東西均可能隨時失去,只有內在的永恒才能持久。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大都市讓很多年輕人找不到方向。淑兒剛來上海時也曾迷失自我,但她找到了內心的啟明燈,一直照著自己前進的方向。
盼星星盼月亮,李婆婆家的兒子女兒孫女外孫女終于來看望老人家了。這也是淑兒住在這舊式里弄兩年多第一次看到李爺爺李婆婆的孩子們。
李婆婆的女兒溫柔靦腆,雖然年過五旬,依舊時不時露出羞澀的笑容。她打扮得端莊大方,經常高挽著頭發(fā),很優(yōu)雅,一副賢妻良母的模樣。剛開始淑兒還以為李婆婆的女兒是大學生,隨知她卻是初中輟學生。她和老公很恩愛。上帝是公平公正的,有的人高學歷高職位高待遇卻沒有幸福家庭,有人低學歷低職位低待遇卻有幸福的家庭。
李婆婆的兒子現(xiàn)在是當官的。據說他以前是清潔工。可歲月真捉弄人呀。從清潔工一轉身就進去政府部門,從此一路高升。他也習慣了趾高氣昂對眾人指手畫腳。這種現(xiàn)象或許在國內很普遍。
在公共廚房里,李婆婆的兒子及兒媳看見淑兒就像陌生人似的。他們是高官,怎愿意和淑兒這樣普通的外地人交流呢?等級森呀等級森嚴呀!李婆婆的孩子中,愿意和淑兒聊天的也就是李婆婆的女兒及她老公了。李婆婆的孫女外孫女和淑兒年紀差不多,可也彼此不講話。彼此又不是同學朋友親戚,談何信任談何來往呢?大都市有很多無形的規(guī)則壓迫著你,比如不是同學同事朋友親戚大可不必來往。路人陌生人均可能詐騙你。都市人習慣了懷疑習慣了冷漠。如果你要融入他們的圈子,他們非要將你家境背景工作房子車子票子都調查清楚了,只有你是他們一個層次的,才算有資格進去他們的圈子。
李婆婆的女兒及老公在公共廚房做飯炒菜拖地,淑兒也在廚房做飯炒菜。大都市的很多習俗和內地是如此不同。在內地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內,女人在家做飯洗衣服拖地等,而在上海確是女人掌控著男人,男人在家做飯洗衣拖地。
看來在中國這廣闊的土地上,確實存在著地域文化差異。一方水土一方人吧。淑兒暗自想到。
歡聚總是短暫,聚完餐后,李爺爺李婆婆的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孫女外孫女也該回家了。臨別時,李婆婆給她孫女外孫女一人一個1000元的大紅包。嘴上說,“謝謝你們來看望我!以后還過來看望我呀!我還給你們紅包!”孩子們滿口“謝謝謝謝”,歡天喜地地離開了李爺爺李婆婆家。
淑兒內心一陣唏噓,在老家孩子長大后是孩子主動回家給父母或爺爺奶奶點零花錢,而在上海卻是長輩主動給成年的晚輩零花錢,只是希望晚輩能過來看看他們。各地地地域文化實在不同了。也許這只是個體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