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落哥論道佛
看著涼冰的“文明發(fā)言”,兩儀落不由得扶了扶額頭,開始編輯起了群規(guī)。雖然之前只有一條,但用過企鵝的都知道,群主和管理是有權限直接編輯群規(guī)則的。
【全體公告:為創(chuàng)造良好聊天氛圍,共建和諧聊天群,請各位群員自行遵守群規(guī),違反多次者,群主有權踢出聊天群?!?p> 【群內(nèi)禁止說臟話,飆黃段子,群員間禁止互相傷害,群員之間要友愛、團結、平等、尊重,以愛為護?!?p> 【鼓勵群員熱情交流,文明發(fā)言,結交朋友,暢聚緣分。】
【違背以上的規(guī)則,第一次給予禁言警告,第二次處以懲罰,第三次將由群主進行物理教育或踢出群處理?!?p> 二級群有三個處罰按鈕,閃電,炸彈,羊駝。
閃電和炸彈的威力會限制在電不死人的情況下,開啟最大上限,想要避免就必須有仙以上的境界。
羊駝……這個還是暫時不說了。
兩儀落(群主):“為了避免未來有群員破壞規(guī)矩,我小露一手做成視頻放在群里,大約是我全力出手的萬分之一的力量。”
看著進群的人里善惡難分的越來越多,兩儀落覺得自己有必要稍稍威懾一下。
涼冰和露露緹雅都是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人,涼冰還好說,死傲嬌而已,露露緹雅就不一樣了,她所經(jīng)歷的是中世紀滅巫運動,那個極為黑暗的年代。
身為精靈,被判為女巫的一員,承受了非常大的痛苦。
所以,要讓這些眼高于頂,自我堅定的人安分,那最好的辦法無疑是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腕有多粗。
打開二級群的視頻錄制功能,跳出九洲所在的區(qū)域,來到了超神宇宙,一只粉雕玉琢,眸紅齒白的小正太就這樣站在了一片絕對禁區(qū)內(nèi)。
只見他手中托一朵很普通的蓮花,神色淡然,注視著他手中這一朵極大,又極小,外表只有一朵花的大小,但內(nèi)部卻囊括了一片近十萬光年的空間,并封閉擴大成近乎無窮的一個閉環(huán)空間。
首先是星云,接著演變成星系團,最后誕生出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大河系!
整個世界猶如一個夢,一個幻想,一個故事,游離于虛幻與現(xiàn)實之間。
兩儀落伸手劃過一片花瓣。
在這一刻,當前宇宙所有的文明都能“觀測”到,一個新的銀河和舊銀河系交纏在了一起,然后迅速的退去,就像幻覺一樣消失不見,只有那片被他劃過的花瓣上,多了一點塵埃。
直到這一刻,涼冰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么幼稚。
……
兩儀落在正常的表現(xiàn)里是個會吐槽,喜歡看動漫小說,玩游戲的,充滿人性和龐大人格魅力,僅有一點腹黑魔性的普通人。
可一旦涉及到超過他底線的事,他就會變成毫無底線,行事百無禁忌,無窮魔性中僅殘留一點人性的怪物!
這種人的性格是最無常的,不要以為沒了人性才是魔性,人性的消失只是神性誕生的前提,而神性會壓制魔性,繼而重新孕育新的人性。
就好像一個底線被打破了,心里卻突然冒出了一個新的借口。
而正是因為殘留了人性,所以才能百無禁忌,正是因為人性不曾消失,魔性才會無限滋生。
只要人性的底線尚在,神性無法出現(xiàn),那么他的魔性就會無限擴大,除非你就是他的底線,否則一切皆休……
身在混沌無序中,魔性人性兩面身。
他這一手涉及到的空間變化,就不得不提及一下九洲這個宇宙的來歷了。
現(xiàn)在的九洲有很多人種,比如昆侖黑奴,歐羅巴白人,中土天人,神州山人等數(shù)十種。
每一種人種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發(fā)色,瞳色,以及身體經(jīng)脈。
這就導致不同人種會出現(xiàn)生殖隔離,是的,僅僅是人種不同的生殖隔離。
但凡事都有例外,神州山人和中土天人這兩支差距最小的,卻可以有后代。
而兩儀落就屬于神州山人。
神州山人,居于昆侖。
瞳色為黑,核心為白。
身有八尺,發(fā)色如玄。
這就是傳統(tǒng)的神州山人,瞳色如此意味著山人只有一小部分的巫族血統(tǒng),剩下的屬于純?nèi)?。而其中對于八尺的描述,是指成年男人最完美的身高,身材,體重比例。
山人最恐怖的地方有兩個,第一個是被鎖定無法使用的“天眼”,這是山人未混血前可以直接溝通世界,“看到”未來狀況,乃至窺視過去的眼睛。源自于那個最初誕生的意識給予人的饋贈。
第二則是源自于上古巫族的那部分力量,山人的血如果徹底剔除巫的部分,那原本的顏色就是純紅色,而其中有金色摻雜的那部分就是屬于巫族的。
也正是巫的血,才封印了“天眼”,但也為山人帶來了巫的力量和特性。
兩儀落的血中屬于巫的那部分已經(jīng)消除了99%,剩余的1%是他刻意留下的,他暫時還不能變成純?nèi)?,因為純?nèi)说拇嬖谟羞`天和。
那個意識不允許,現(xiàn)存的那幾個大佬也不允許。
原人將血給予巫,創(chuàng)造出人巫混血就是為了保全人的存在,只要原人死了,那么大家自然相安無事。這也就是為什么要用人種來說明如今的人類,因為他們都不是純?nèi)?,只是人類?p> 所謂人是指單個的種族,太古年間的存在都是唯一的,過渡到遠古的時候,實在扛不住那個意識壓制的時候才將自身的存在,或降格,或分離,或超脫。自此保全自己。
但兩儀落的“天眼”的開啟,已經(jīng)在進行了。落哥的“天眼”開啟了一半,也就是已經(jīng)睜開了一半!
如此一來,當他的“天眼”徹底睜開的那一天,要和那個意識拼一拼那是絕對的事。
神州山人和中土天人是所有人種里最接近的兩個人種,中土天人的發(fā)色和神州山人一樣,只不過瞳孔為棕,核心為黑。
這是因為他們的血統(tǒng)最核心,最重要的那部分是巫!
所以中土天人最有特點的地方就是身材高大,最高的天人足足有有三米三,而其血液近乎純金。
肩寬腿長,體態(tài)流暢,皮膚光滑到失真!
失真的意思,就是都看不到毛孔的細節(jié),沒有任何瑕疵,普通人一看還以為是特效。
這就是天人,巫與妖的混血兒。
牽扯到人種來歷,就意味著要講解九洲最大的變動。
十洲古往今來只有三次大變動,但總得來說維持的就是一個天圓地方的世界觀,現(xiàn)在的九洲是整體看去就像是十塊超過數(shù)千萬億萬公里的大陸,佇立在宇宙中央。
十塊大陸只有最里側靠近四方海域的地方才有人的足跡,越是靠近洲的里面,壓力就越強,不僅有無數(shù)的秘境,洞天,還有各種妖獸,所以十洲的各區(qū)領導人都會有一套說辭防止普通人去探索。
而十洲形成的包圍圈內(nèi)部包含了四方海域,海域中間有九座體積同樣大于恒星的島嶼,這幾座島嶼被稱為九島。
在九洲之上約三十三光年的區(qū)域,那一片覆蓋了三光年的區(qū)域就是道家天庭所在。這也是所謂的三十三重天!
除此之外九洲各個區(qū)域還有大小不一的洞天秘境,那些都是曾經(jīng)的地上仙人開辟出來的洞府,每個洞府都非常大,大到幾乎有一個百億光年的小宇宙那般。
不過這些變化都是九洲經(jīng)過變遷后才有的。
九洲的每次變動追溯往前,都是極為古老的。
唯一僅存的一章山海經(jīng)中記載,在不知道多少年前,世界誕生出了一個意識,祂非神,非妖,非魔,非鬼,非人。
但是祂一誕生就明確有了自己的定義,并開始讓世界出現(xiàn)被確定的時間第一因。
與此同時,祂創(chuàng)造了第一尊真正意義上的“神”,鐘山之神——燭龍!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燭龍宣示了時間的定義,讓時間被所有存在接受,并深刻的理解到自己度過了多久,所以才有張目為日,閉目為月,吹呼一次,一年輪轉的說法,所以祂才是第一時代的“神”。
九洲仙道側對于時間本質的定義,是將其想象成一種物質,當然本質的構成就是炁。
不是萬物在時間上前行,而是時間在萬物上一份一份地誕生。時間不是空間,它不是一條路。
在仙道的眼中,時間就是炁具有粒子性質,一份份的,就像是光子量子一樣,被萬物所吸收。這個吸收本身是不消耗時間的,其實就是物質的內(nèi)稟屬性。
它就像是量子漲落一樣,瞬間出現(xiàn),又瞬間被消耗掉。
萬物包括空間,它們吸收了時間,自身才能進行變化,且只能吸收,而不能排放,如同熵增一樣,它只有一個方向。已消耗的‘時間熵’只會變多,不會變少。
如果物質沒有再吸收時間,它就會靜止。時間就是一種‘燃料’,只不過屬于‘驅動事物變化的能量’。
能量只是驅動物質變化的一個條件,光有能量,而沒有時間,萬物就不會變化,空間也不會膨脹,能量也會靜止,不會變化的世界是沒有意義的。
而這種世界在修仙者的定義里,就是紫府,紫府內(nèi)沒有時間只有能量,所以儲存在紫府內(nèi)的法力只有使用的時候才有意義,不存在內(nèi)部消耗這一說法。
也正是因為這一手,兩儀落在偷星世界的才會顯得束手束腳的。
他在使用法力的時候,就是空間扭曲的時候,畢竟萬物吸收的時間越多,它變化的就越快。反之則時間越慢。這同樣也與質量相關,空間扭曲越大的地方,吸收時間的速率則越低。而效率最大的,無疑就是零質量物體在真空中所吸收時間的速率。
當初他僅用筑基期的法力,強行扭曲了那個時間點形成時間閉環(huán),半封印那幾個小家伙的時候,就是如此。
而他一旦達到結丹期,浩瀚的法力形成的引力場足以顛覆普通宇宙,讓他直接回到一個宇宙的起始點。
扭曲空間的巨大引力,甚至可以直接上溯到了時間維度,這有助于兩儀落修煉時間方面的神通。
不過要達到這個情況,除了引力,還可以是運動,因為運動優(yōu)先于引力。
所謂能量和力量,其實就是速度施加于質量的相關系數(shù),很多強大的修士看起來力量無匹,能量無窮,就是因為其質量無限,又掌握空間,質量的空間變化,就是能量。所以那些強大的修士近乎直通能量法則。
這就是不同宇宙間時間有差別的原因,速度越滿,能量越低,相對時間越長,能量越低。
之前就說過了,空間,時間,能量,速度,都是相對于運動而誕生的屬性,能量就是對一切宏觀微觀物質運動的描述,沒有運動就不存在能量。
正因如此,兩儀落對于涼冰的時間理論才不看好,文明發(fā)展過于低級的存在,哪怕給予了她思想中最成熟的臆想,可真要對比上整體規(guī)則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完全是一竅不通。
這也是兩儀落不喜歡很多科幻作品里關于時間旅行的原因,因為這有違道家的理念中的諸多真實。
在傳統(tǒng)的研究里,時間是不可逆的,但宇宙可以回到過去的狀態(tài)。
超脫時間而不改變“歷史”的存在有嗎?有!在哪里?大羅和太乙!
哪怕是燭龍這樣定義時間的存在也擺脫不了,所以祂的存在才會被記錄下來。
如果能夠超越時間,那就代表時間對其已經(jīng)沒有了意義。
符合兩儀落等修仙之人理想的時間超越者,就是大羅和太乙。
這二者一在起始,一在終末。
咳咳,扯遠了。
九洲的天地也是從那時起形成了一塊巨大的方形大陸,它攬闊了如今的九洲整體,包括所在世界的質量。
那時候的天地是沒有星辰的,萬物想要光明能依靠的就只有燭龍。
這就是最初的九洲,第一尊神燭龍,稱其為——山海界。
而后來的存在對其也有一個其他的稱呼,昆侖!
大陸被天地包容籠罩,形成天圓地方的世界觀,那時的地界中的湖泊就是后來的海洋。
這也正是太古所記載的蓋天說,大地為方,天如蓋子將之罩住。
而后是缺失了四分之三的百族卷。被記錄在三百支竹簡中的歷史。
那是后來山海界被碎成三大塊,以及分離出諸多小碎片的故事。
從那個時候開始,九洲的體積縮小了近千萬倍,除了保留下來的大部分和一些不曾飄蕩到天外的小碎片,九洲已經(jīng)開始形成宇宙世界觀。
碎片形成天外星辰,同時山海界更名神州大地。
那時的人在觀測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因為整體的天與地依舊渾然一體,像個大大的雞蛋。所以他們認為地是蛋黃在中間,天是蛋殼把蛋黃團團圍住,日月星辰都鑲嵌在蛋殼上。
這就是渾天說。
神州之后就是人文的起始,各個遠古部落被授予了人之概念的那些人類開始管理世界,他們將非人者的生靈定義為“妖”,將信仰的圖騰定義為“神”,將部落的首領定義為“帝”,將心中的欲望定義為“魔”,而對自己的定義則為“巫”。
巫的意思是使用工具降神,也象征兩尊巫女揮袖舞形溝通上天的意思。最初的巫與工同意。
巫覺得人不是天地的主宰,所以他們追隨“帝”,信奉“神”,壓制“魔”,驅趕“妖”。
如此形成了早期的人文史,當然,在最早的時候,魔的概念還不是魔,而是“磨”,即折磨。
在人無法克制自己欲望的時候,人就會以折磨的方式宣泄出來。
最早的折磨方式就是陰陽相合,所以才會有出現(xiàn)放縱入欲成魔的說法。
第三次變動是正式奠定了夏朝誕生的那一次,夏王禹打造了九尊鼎,整壓了當時因為建木斷裂而導致的三塊陸地分離,最終形成了九塊大小不一的大陸。
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很多的碎片也在聚合,所以才會有第十洲和九島的出現(xiàn)。
這之后的歷史就如同真正的史記中記載的那樣,神的存在逐漸被取代,人開始自我獨立。
直到戰(zhàn)國時期,第三種是“宣夜說”,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產(chǎn)生的,那時的古人認為天是無形的空間,日月星辰在這個空間里,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速度運動。
宣夜說的產(chǎn)生是因為九洲的縮小,以及舊金烏涅槃失敗而產(chǎn)生的。
也正是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道和佛兩種派系,他們都將魔納入了自己的體系中。
但卻因為核心理念的不同,而產(chǎn)生了巨大的分歧。
道家講超脫,往上超脫。
佛家講覺悟,回頭是岸……上面走不通,就不走了,往下超脫……
道與佛這兩種文化思潮,對立且又統(tǒng)一。
一個站在宇宙的角度,認識到了最高境界,繼而制定了一個理想目標。
一個站在生靈的角度,認識到了人力有窮,繼而給出了一個現(xiàn)實方案。
宇宙文明,大多數(shù)是求道者,可有求道者,自然就有半途而廢者。
哪里都不缺咸魚……愿意在茫茫沒有盡頭的苦海之中,探索未知,負重前行,需要不懈地堅持與莫大的勇氣。
所以才有了佛國的出現(xiàn),佛國放到現(xiàn)在有一個很貼切的名字,元宇宙!
佛是曾經(jīng)的求道者,祂以自己對世界的理解為基礎,創(chuàng)造出了可以停下探索的自我世界。
放在現(xiàn)在就是一群科學家不想繼續(xù)搞科研了,所以創(chuàng)造了一個以現(xiàn)實為基礎的虛擬世界。
直到道佛的理念徹底分散,歷史才算步入了現(xiàn)代社會文明。
而落哥這一手,就是佛教所謂的掌中佛國,基于他對現(xiàn)實宇宙的理解,他輕易就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