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轉校生
臨近畢業(yè),又是一個分別的時間點。有一些同學不會在本地上學,他們回去父母工作的地方去上初中。還記得在很早之前,我問過林旭初中在哪兒讀的問題,他表示他也不確定,他父母有說讓他去另外一個地方。在后面的上學期間,我也沒有再見到他,那時我只是認為時間錯開了,或者我沒注意。在后面才知道,原來他早就轉學去其他地方了。
我還以為他是會讀到畢業(yè)才換學校,沒想到是在中途就轉學。那時就是有的人來,有的人走。來的人是因為畢業(yè)的戶口所在地問題,離去的就是有條件的去追求更高的教育。
在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班來了一位新的轉校生,呂陽,是從浙江寧波轉過來的,因為她戶口所在地是在這里的,只能回到這里讀到小學畢業(yè)。呂陽的身高特別高,有160cm。當時在我們班里,是身高最高的。與她身高不符合則是一張娃娃臉,還有一雙有星辰大海的眼睛,惹人喜愛。平時都是扎著高馬尾,戴著精致的發(fā)夾。
她也是一位學霸,跟小夢不相上下,后面被老師選為了學習委員,還是本校的三好學生代表之一。她有一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聲音也很好聽,記得當時老師讓她去朗誦?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4.2大掃除
在學校里,每周四都要大掃除。下午的課程上完就開始做清潔了,班里的成員分配成了不同的小組,各個小組分工明確,小組內的工作自行安排。在每個小組內,還有一位組員們推薦的小組長,組長則是帶領組員們去完成本組的工作。工作完畢后,組長會一一的檢查,如果發(fā)現不合格,就能夠及時的彌補。
組長們檢查完工作后,就去叫班里的勞動委員來確認工作完成的進度。勞動委員視察完工作后,這個小組的成員就可以放學了,要是還有什么紕漏,就得改善完畢過后再放學。
我任然記得大掃除的工具除了掃帚,其他都需要我們從家里帶,沒辦法,學校里資源不夠多,只能讓我們自帶,這樣才能提高我們做清潔的效率。
當時我是在擦瓷磚這個組的,每周都帶一張抹布去學校。后來也不想這么麻煩的帶抹布,我就把它掛在課桌旁邊的掛鉤上。需要擦東西的不止我們一個組,還記得當時有帶水桶和盆的同學,真是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他人。
4.3 學校的翻新
在大教學樓后面的那一排小教學樓已經在時間的流逝下成為了過去,已經被夷為平地。當時是有一個人對這所小學投資了一筆巨款,就是為了更好的建設這所學校。
后面的教學樓被拆遷過后,教室顯然是不夠用了,學校為了解決這一個問題,就把食堂旁邊的雜物間打掃出來,當做教室。本來小賣部也在食堂的另一邊,后來搬遷到了校門口保衛(wèi)處旁邊的位置。那個雜物間挺大的,不過一個教室坐那么多學生,老師也管不過來,在最后面的也聽不到老師講課,于是這一個雜物間被幾塊木板分隔成了兩個教室。
木板隔開了兩個教室,但并不隔音。兩個教室同時上課,這就要看同學們是否專心了,空間很大,學生也多,要做到百分百的專心比登天還難吧。當時我還挺羨慕的,那么多人一起上課。還有,教室就在食堂的旁邊,我是不是在教室里坐著,快中午下課的時候,我就能聞著飯菜的香味,提前知道今天中午吃什么。想想就特別有趣,想要親身體驗,可惜沒有機會。
后面建了一棟新的教學樓,不過,不全是上課的教室,里面還有圖書室,我們可以向老師辦理借書證,可以在圖書室借課外書來看。我借了一本小說,是美國作家弗蘭克.鮑姆的?綠野仙蹤?,這是一個奇幻冒險童話故事集,一共有十四本,我只看了其中一本。
里面還有標本室,不過我們也沒有進去看過,是從教室的后面,通過窗戶看到里面的標本,那些標本感覺有點陰森森的。化學實驗室也有,我們依舊沒有進去過,可能后面的學生們都進去看過了。當時快畢業(yè)的我們,已經不需要上這些課程,抓緊語文數學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現在新建了一個食堂,以前那個破舊的食堂就被閑置了,新食堂就像現在的那些食堂一樣,寬敞明亮。舊食堂只是煮飯的地方,每天中午的飯菜都是送到教室里的。新食堂也是這樣,這一點并沒有什么變化。
在我們這一屆,首次建設了宿舍,有了住讀的說法。當時,學校還舉辦了一個活動,專門為住校生舉行的,那就是折被子。在兩棟教學樓之間,有幾個乒乓臺,他們就是在乒乓臺上折被子比賽,比賽后的前三名還有獎狀。
4.4興趣選修課
這個學校多我們這一屆的學生開展了興趣選修課,是免費的。這些興趣課上課的地方就在新教學樓里面,里面有很多專門為了這些興趣課修建的器材。
我當時選的是舞蹈,教室自然是舞蹈室,一周也只有一節(jié)課。每周二下午放學過后,就去上選修課,當時沒有像大學一樣,有什么學分制,興趣選修課是為了學生們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學習的樂趣。
舞蹈課一般就壓腿,拉韌帶,說來慚愧,我一字馬現在也下不去。我們班有兩位學拉丁舞的女生,也選的是這個興趣課。她們兩跳舞特別厲害,此處有來自啥也不會的我的崇拜與羨慕。
進教室要脫鞋的我們,選擇了自備一雙拖鞋,就在上這課的時候穿,下課后,還能去洗個腳。走到洗碗池旁邊,用自己的碗接一碗水來洗,別問我為什么不去廁所,問就是廁所沒有水龍頭,連一個洗手的地方都沒有。教室那棟樓倒是有,在最邊緣的樓梯間有一個洗拖把的地方,兩層樓只有一個。不過上完課就該去食堂了,也會懶得再跑去教室那邊了。
當時上了幾次舞蹈課后,還挺后悔的。因為我發(fā)現旁邊的音樂課更好玩,每個人一臺電子琴,感覺特別好玩。琴鍵上都貼著do、re、mi的,所以不存在不知道哪個鍵是哪個音。好像還有書法課,繪畫課。同學們都選了自己喜愛課程的去學習,可以增強我們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也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利用時間去提高自己。
4.5晚自習
小學五年級的我們,就開始上晚自習了。當得知其他學校都不用上晚自習時,自己的內心十分的抗拒,晚自習不是初中才會有的嗎?別的小學都不上,為啥這學校必須上晚自習?
晚自習的課程也不多,吃完晚飯后,就兩節(jié)課。這兩節(jié)課有時候還挺好玩的,有時候是音樂課,有時候是美術課,有時候是體育課,反正沒有什么數學語文。其實下午放學后,再到上課時間挺長的,不過走讀的學生卻不能回家吃飯,必須在學校吃。那時候我的家搬到了鎮(zhèn)上,中午也是回家吃飯。突然來了一個晚飯必須在學校吃的規(guī)定,那就不得不按照規(guī)矩來,晚飯必須在學校吃,還不能出校門。
晚上吃晚飯就是去食堂吃,飯菜還不錯,比我現在學校的好吃。每周二還有餃子吃,每周就念著周二的餃子,吃貨就是日常期待下一頓飯菜。第一次打完飯,吃完過后,還會去添飯,那段時間我吃的特別多,身高也還算可觀。
下午放學后,我們也會做作業(yè),然后在那兒聊天,玩游戲。上晚自習還是好玩,很輕松。有時候老師還會放電影給我們看,具體觀看的是什么電影,我已經忘得一干二凈了。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放晚學的時候,學校規(guī)定每一位家長來接孩子,叫了名字,沒家長來接的就先留下來。我不是怕放學麻煩,我是怕我家長沒來接我,或者是來的很晚。接我回家過后,還得在那兒抱怨,抱怨接我放學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