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成親
“顧公子竟然在這兒。”
齊氏過來,便朝顧盛行了一禮。
云錦朝齊氏看去一眼,并沒有太在意,是位嬌弱的女子,這樣弱不經(jīng)風(fēng)的,莫被風(fēng)吹跑了。
顧盛卻是點了點頭,回頭叫掌柜的將首飾包起來,還交代云錦,成親那日記得帶上。
云錦無奈道:“你已經(jīng)交代三遍了,到時你大可看看。”
“你帶著喜帕我看不到?!?p> 顧盛郁悶的開口。
“成,你可以問我母親,不過這首飾很好看,我會帶的?!?p> 云錦就親眼看著顧盛去交錢,她還刻意將他先前存在她這兒的銀子帶了來,沒想他又賺到錢了。
“一共八十九兩銀子,顧公子難得來小店一趟,送二位新人一對喜戒,討個好彩頭?!?p> 首飾全部裝好,喜戒卻是被顧盛拉起云錦的手給她帶上,說以后是兩人之間的信物,不可取下。
云錦無奈的接下。
被晾在一旁的齊家貴女算是完全忽視掉了。
“顧公子要成婚了,恭喜啊?!?p> 齊氏那嬌柔的語氣中卻并沒有多歡喜,反而帶著酸味,云錦忍不住朝她看去一眼,這姑娘是對顧盛有意思?
顧盛朝她看去一眼,收下她的祝福,便與云錦出了首飾鋪,到了街頭,云錦見天色不早了,說道:“我先送你回縣學(xué)去?!?p> 平素也多是云錦相送,倒沒有什么。
齊氏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咬了咬銀牙,回頭對掌柜的說道:“剛才顧公子挑的首飾,一樣的給我來一份?!?p> 店家只好解釋道:“本店首飾多是一款一份,姑娘若是要這種類似的,我立即叫大師傅打造,但大師傅也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這種辦喜事的首飾,還是不能重樣的?!?p> 齊氏氣得瞪了那店家掌柜一眼,帶著嬤嬤轉(zhuǎn)身走了,還看什么首飾,早氣飽了。
云錦的婚事定在了金秋,月亮正圓之時。
早早的,劉家宅門前就有不少鄰居街坊過來道喜了,以后劉家有了一個會讀書的女婿,門坎也就高了,劉家這是要走運了。
平素不管是魏娘子得罪了的還是結(jié)了怨恨的,都全部釋懷,趕了過來討好。
魏娘子這人就是嘴巴子厲害,心地卻是善良,從來不記仇在心頭,早就忘記了這些瑣碎的事。
云錦穿上新嫁衣,帶上了顧盛再三交代要帶的首飾,就坐在銅鏡前,魏娘子在幫著她上妝。
今個兒的云錦心里有些緊張,兩世以來第一次嫁人,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只是她是終于嫁給了她的夢中少年郎。
前一世的母親曾說過,若是她不愿意嫁,那就不嫁,云家女兒成婚不是必要之事,鎮(zhèn)守邊關(guān)守住燕國的安穩(wěn),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wù)。
于是因為這一句話,她就一直到了二十五歲也未曾成婚。
今日,她要成婚了,爹娘兄長在天之靈,可以看到她走向幸福了,也該安心了,她會好好的活著。
魏娘子見女兒忽然變得沉默,忍不住上前看了一眼,見她在暗自傷神,以為是女兒念著家人,舍不得出嫁。
說起這事兒,魏娘子又抹了把眼淚,一邊為女兒梳頭發(fā)一邊說道:“舍不得啊,養(yǎng)了十五年的女兒就這樣給嫁了,我家四娘啊可是母親的心肝兒?!?p> 云錦被魏娘子的聲音拉回現(xiàn)實,她看向魏娘子,拿出手帕幫她抹眼淚,說道:“娘,我會?;貋淼??!?p> “呸,這話不能這么說,嫁出去的女兒不能老回娘家,會被笑話的,以后逢年過節(jié)跟顧盛回來看看我就知足了?!?p> 云錦笑了,應(yīng)了一聲好。
外頭鑼鼓聲天,迎親的隊伍已經(jīng)來了。
魏娘子又再三看了看女兒,嘆道:“四娘啊,你一定要好好的快快活活的過一生,莫讓父母家人操心,你一定要幸福啊?!?p> 這一番話落入云錦的心田,令她不禁想起仙逝的父母兄長,如同他們也正這么與她說著這些話。
云錦對著銅鏡,她如同立下諾言一般的應(yīng)下了,“好,我答應(yīng)你們?!?p> 外頭劉家大哥來催了,魏娘子不得不將云錦送出閨房。
劉家宅子里那可謂是熱鬧非凡,左鄰右舍的來看顧秀才的風(fēng)姿。
今個兒穿上大紅喜服的顧秀才與往日又不同,一入劉家宅門,看到人都說像是看到官老爺進來,這小小年紀(jì)自有一番威懾,原本喧嘩的宅子里也都變得安靜些了。
云錦由劉雙帶著幾個小侄子相送,告別了劉家父母兄長,云錦竟也生出幾分難舍之情。
相處幾個月,她對劉家有了感情,他們對她無私的好,她會記著一輩子。
望著劉家的宅門,云錦沒有收回目光,顧盛卻騎在高頭大馬之上,卻是勸她,以后想家了,隨時帶她回來。
云錦放下車簾,不想看到魏娘子偷偷抹淚的樣子。
馬車離開了西市街頭,一路往牌坊走去。
出了城,就上了小官道,往石磨鎮(zhèn)九里鄉(xiāng)去了。
到了九里鄉(xiāng)不過是走了半個多時辰的樣子,坐馬車還是挺快的。
入村的時候,云錦又被圍觀了,有人說新娘是大腳,也有人說新娘長得丑陋不堪,還有人說新娘肚子大,吃得多。
云錦裝作沒聽到,想她云大將軍,這一點兒肚量還是有的。
馬車到了顧家院子前,顧美就進去報信兒了。
顧母房中圍著兩個兒媳婦,大兒媳婦王氏溫聲勸道:“婆母,這婚事算是定下了,人也來了,還是要出去吃杯新人茶的。”
顧母朝老實的大兒媳婦看去一眼,心里頭不痛快,她最得意的兒子,就這樣娶了一個殺豬匠的女兒,她怎么可能過得去這一坎。
新娶不久的二兒媳婦趙氏開了口:“婆母,您若是身子不好,要不由公公出去應(yīng)付應(yīng)付,不還有我們幾個,想必新婦入門,婆母不舒服,也該她體諒體諒的?!?p> 顧美在一旁早已經(jīng)被二嫂說動了的,也幫著二嫂趙氏說話。
顧母陳氏點頭,說道:“就這么辦,這新婦還沒入門就將我兒迷得暈頭轉(zhuǎn)向的,書都讀不好了,自是不能讓她得逞?!?p> 趙氏垂下眼簾,揚起唇角,便拉著大嫂和小姑子一同出去。
顧母坐在榻上,也有點兒坐立難安。
小兒子是她最寵著的兒子,她其實還有些擔(dān)心小兒子生氣,上一次生了氣就回縣學(xué)了,這一次可是他的婚姻大事呢,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