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昌明心中西北最繁華的城市里,蘇寒帶著笑意沖宿舍門房的大爺表示感謝。
電話里蘇昌明將他作為父親的威嚴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雖然比在小賣部污言穢語文明了很多,但該有的責罵和交代還是應有盡有?;蛟S是覺得自己在小賣部已經(jīng)獲得了足夠的面子,電話臨了蘇昌明才明確表述了他們兩口子的意見。
當兵,沒問題。
但是要活著回來。
別跟個愣頭青一樣啥事都往前沖。
那不叫英勇,叫送命……
蘇寒沒有任何反駁,全都應了下來。
雖然他自己向往部隊的生活,但部隊到底是個啥樣子,在這個信息嚴重不發(fā)達的年代,依靠電視和報紙獲取的有限信息也只能讓蘇寒對軍隊停留在淺薄的印象當中。
不過,總有一些詞匯是刻板地跟軍隊牢牢綁在一起的。
比如不怕犧牲。
比如無私奉獻。
或許也正是這些詞匯,才會讓軍人變得光榮而偉大。也正是因為這些詞匯,才會讓自己放棄即將獲得的優(yōu)渥的條件,毅然決然投筆從戎。
蘇寒帶著幾分期待,朝學校武裝部走了過去。
交大那么多部門,武裝部是位置最偏僻,存在感最低的一個。若非去年冬季開始有征兵公告出現(xiàn)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或許很多人直至畢業(yè)都不知道學校居然還有這么個機構(gòu)存在。
說是武裝部,其實就是在行政一辦公樓的一樓最盡頭掛了塊牌子的大辦公室。
此時辦公室內(nèi),兩位武裝專干相對而坐,手指間夾著煙緊皺著眉頭。
“王干事,公告我都貼出去了,跟各學院的領(lǐng)導也都溝通過了。只是,唉……”
結(jié)果如何,一聲意味深長的慨嘆就足以概括。
這年頭,地方征兵雖然嘴上說難,可難的是人太多挑不過來。但大學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像他們所在的重點大學,這征兵簡直比他們自己生個孩子都難。
上級領(lǐng)導沒有給他們強行攤派任務。
但王干事還記得當時宣讀大規(guī)模鼓勵大學生應征入伍的通知時,上級領(lǐng)導看著他的那個眼神。
那是殷切的期待,是深切的鼓勵。
這座城市有大大小小三十多所大學,但無論教育地位還是學術(shù)地位,交大都是坐頭一把交椅的。
如果征兵入伍工作能夠從交大打開局面,哪怕有一個應征入伍,就算體檢或者政審被卡,也足以帶動其他學校的學生積極參與。
想法是好的,可真施行起來就一個字,難。
“小李,別氣餒。其實這種結(jié)果也是咱們早就預見的不是。要我說,咱們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所有想到的宣傳手段都用上。至于結(jié)果,不在咱們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p> 被稱為王干事的中校拍了拍對面小伙子的肩膀,真誠地安慰著這個剛剛轉(zhuǎn)業(yè)過來的后生。
去年負責征兵的武裝專干就他一個人,不也是在滿懷期望之后陷入長久的絕望當中走過來的。
“這么說吧,去年全國有一百一十四萬大學生畢業(yè),這個數(shù)夠多吧?但你知道被批準入伍的大學生有多少?”
王干事豎起兩根手指搖了搖:
“就兩千多一點。而且根據(jù)統(tǒng)計,跟交大一個級別的大學入伍人數(shù),不到十個。所以說,咱們的工作啊,也算是一場時間長遠的戰(zhàn)斗了。去年不行,今年不行,那就明年后年嘛。只要咱們宣傳透徹到位,總有胸懷報國志向的優(yōu)秀年輕人踴躍報名的?!?p> 王干事這番話純粹是為了鼓舞面前這個意志消沉的后生的。
不過效果還是很好的,至少一個大辦公室里好幾個武裝部的干事都忍不住為這兩位肩負壓力的專干鼓起掌來。
剛剛有些失望的年輕人經(jīng)過這樣一番激勵,無精打采的眸子里倒是閃爍著幾縷光芒。
正當他充滿了干勁準備繼續(xù)帶著宣傳材料出門張貼的時候,武裝部的門被輕輕敲響。
“您好,冒昧問一下,我有幾個問題,不知道能不能咨詢一下負責征兵報名的首長?”
剛剛有些嘈雜的大辦公室瞬間靜了下來,似乎掉根針都能清晰可聞。
但眨眼的功夫,這份安靜便被闊步走到門口,近乎拽著將蘇寒請進們的王干事打破。
“來來來,快進來。你還沒入伍呢,別叫首長,生分。我姓王,叫我王同志。不,叫王叔,王哥也行,老王更親切?!?p> 王干事臉上哪里還有剛才關(guān)著門跟小李說話的那份任重道遠的鄭重,笑容燦爛到感染了他身邊的每一個人,以至于當蘇寒被拉到一張椅子上坐下后,整個辦公室八九號人全都圍著他坐下來,就像是看什么稀世寶物一樣看著他。
“小哥是咱們交大的?今年大幾了?”
王干事親手遞給蘇寒一杯水,這讓蘇寒有些受寵若驚。
他長這么大,從來都是他給長輩端茶倒水。被王干事這樣看起來級別就不小的軍官這樣對待,饒是他這幾年在學校也經(jīng)歷了不少,可還是有些坐立不安。
連忙從椅子上下來,雙手接過王干事遞來的水,微微躬身道謝后,就這么站著認真回答道:
“首長,我叫蘇寒,是機械學院大四的學生。我是想來問問,如果我今年應征入伍,我能明年六月份請假回來做畢業(yè)答辯嗎?”
蘇寒的問題并沒有得到王干事的直接回答,他非常敏銳地觀察到,王干事剛才還笑得跟花一樣的臉開始有些僵硬的趨勢。
蘇寒似乎知道了答案。
可是他有些不甘心。
去年當他得知大學生可以參軍入伍的時候,征兵工作都進入了最后階段。
今年,是他最后一次機會了。
他希望自己能夠投身行伍保家衛(wèi)國,但是他也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考慮。
大學畢業(yè),和大學在讀,進入部隊的待遇顯然是不一樣的。即使不考慮這些,他也有必須拿到畢業(yè)證的理由——蘇昌明和王秀珍十幾年的辛苦不能因為自己的夢想,就得不到及時的回報。
這種回報可以不是用工作和工資來體現(xiàn),但重點大學的畢業(yè)證,卻是必須存在的一環(huán)。
“首長,我不是太清楚新兵需要遵守的規(guī)定。但是我真的只需要參加畢業(yè)答辯,最多兩天時間。
我現(xiàn)在還有兩門課學分就修滿了,如果是因為參軍,我想學院會同意我提前考試的申請,成績絕對沒什么問題。畢業(yè)實習從暑假的時候就在做了,咱們學院的一個自動化項目,我有點小成果。
去年征兵我知道的晚,錯過了報名體檢。今年是我最后一次機會了?!?p> 蘇寒的真誠和緊張全都寫在臉上。
最后那句話讓幾個轉(zhuǎn)業(yè)的干事心里都是一揪。
面前這個小伙子的心情,跟當初他們面臨轉(zhuǎn)業(yè)時的心情何其相似。
一邊,是對部隊無限的熱愛和留戀;另一邊,是現(xiàn)實無情的逼迫和敲打。
王干事忍不住嘬了嘬牙花子。
面前這個蘇寒他是真的不想錯過。
無論出于迫切想要打開重點大學征兵的局面的考慮,還是出于對人才的愛惜和同情,他都希望能夠給蘇寒一個明確而且肯定的答案。
可是他不能。
大學生參軍入伍也就是這一兩年才展開的工作,蘇寒這樣的情況沒有先例可循。如果根據(jù)征兵工作條例僵硬地給與保留學籍這樣的處理結(jié)果,將心比心,對蘇寒來說委實不公平。
但條令條例也有明確規(guī)定,原則上義務兵期間不享受探親假,除非家庭出現(xiàn)特殊情況,還需要經(jīng)團以上單位領(lǐng)導批準。
可是部隊的情況瞬息萬變,誰都不知道前一刻批準的假條,下一刻會不會因為戰(zhàn)斗警報拉響就變成廢紙一張。
難,真的難。
王干事思來想去,終究還是沒辦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想到一個合理的辦法。
“蘇寒同志,實話實說,這個問題我無法準確回答你。甚至當你到部隊,你的上級也無法準確回答你?!?p> “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因此放棄參軍入伍的想法?!?p> “我會去跟接兵的同志談一談,讓他們問問總部的意見。我會向我的上級領(lǐng)導反映情況,他們同樣會予以重視。我也會去爭取學校領(lǐng)導的支持,盡全力為你參軍入伍的夢想開辟道路。”
“你不要覺得我是在敷衍或者說空話。我們軍隊,歡迎每一位有志青年走進部隊大家庭,也珍惜每一位有志青年對我們的選擇和向往?!?p> “我只希望,你不要因為暫時的困難,就放棄參軍的想法?!?p> “小李,取一張報名表給蘇寒同志?!?p> 說了一大堆話,見身邊的小李木訥的樣子,王干事感覺心累。
這時候就該抓住一切機會讓面前的小伙子堅定決心,而且說了這么多,王干事有充分的信心蘇寒會接下這張報名表。
只是這個小李,在部隊里呆久了思維嚴重僵化,連這點機靈勁都沒有。非得讓自己提醒,才能把報名表拿過來。
王干事覺得,交大的征兵工作,自己還得賣好幾年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