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玉帝是個好領導,畢竟他自己需要追求的東西是真的不多。而天蓬這三大疑惑,其實是有深意的。
重責兩千,降低這天蓬的修為,要知道,當時這如來來降服孫猴子的時候,那天蓬可是能拖得住如來的。所以這重責的背后,除開改變這天蓬的屬性以外,恰恰是不讓天蓬因為修為的高,而放下修心。
不撤官職,這可是仿照了那孫猴子,抱有自己實驗的心思。
至于武器,這可是專門兒為天蓬打造的,其他人也不專精啊。而不需要專精武器的人,那你這武器就是個廢品嘛。
最后就是干嘛非得改變那天蓬的五行。正是為以后打下的基礎,從佛門需要的流程和當時如來急不可耐的把孫猴子推出西天門來看,那孫猴子必然是如來的一張牌。這玉帝打人的手法,不僅僅是剛好讓這天蓬少那孫猴子一線,還要剛好讓那孫猴子能壓住他。
沒錯,孫猴子屬金,天蓬屬木,剛好克制。所以那孫猴子的大話純粹是在攀比,他還真以為自己跳得出五行之外?
天蓬的事情,哪怕是玉帝再留手,那也處理完了,但是這家伙卻并不是玉帝最親近的人。所謂人生之事,不外乎吃穿住行,旁的并沒有什么,但是這玉帝的轎子,可是專門兒有人幫忙掀開的。這個人也正是玉帝最信任和親近之人。
卷簾的修為,那是遠比不上天蓬的,但是那卷簾一路走來,可謂沒什么福源。他這一生,有且只遇上了兩個對他不錯的人,一個是赤腳大仙,另一個就是玉帝了。
萬年的苦修,這卷簾卻只有修行之心;萬年的苦修,這卷簾卻空付了日久年深;萬年的苦修,這卷簾卻是好歹混了個小學畢業(yè)證。
玉帝從刑場上回來,那卷簾也是木頭,還呆呆的守在通明殿,玉帝的位置前面。說起來其實他也不笨,可謂是大智若愚,武藝高超。問題是,現在的三界,就好似那金老小說的前場篇,招式什么的,全然是花里胡哨,修為不夠的話,用處不大。
當然,卷簾的工作,本就用處不大,也就是看著風光,可謂是皇帝身邊的執(zhí)戟郎。但是說道親近程度,那卻又是兩說了。什么意思呢?隨轎的人,那本不該是天庭的正官,那該是家將。家將者,乃是私人武裝力量,想那李靖身邊的巨靈神、魚肚將、藥叉將等,全由主人生殺。
私兵,是以那李天王第一次圍剿花果山,那是不費一兵一卒。玉帝這里卻不一樣,就這么一個私人保鏢而已。話說誰又能對玉帝產生威脅呢?完全就是為了賣一個面子給赤腳大仙而已。
于是那玉帝打個響指,飛報赤腳大仙,卻低沉著音量,說道:“你跟了我多久了!”
帷內的卷簾將打個驚顫,答道:“一萬三千多年吧!”卻是知道這話的嚴重性。
也是,這玉帝的脾氣,其實極好。想那歷朝歷代,哪怕是免死金牌,丹書鐵券,唯一不免罪的,那就是犯上作亂??蛇@前有孫猴子,后有青毛獅,這玉帝都給放了過去。而現在問及的話語,看樣子是要問罪來著。
那玉帝談了一聲:“一萬三千五百年,似乎,你的修為沒有什么精進啊!”
那卷簾蹭的一下就跪了下來,思前想后,唯有蟠桃會時,手不穩(wěn),打碎了玉琉璃。一杯子能做何呢?卻是玉帝之言,聽起來頗有玩忽職守之意:“臣知罪,護不得陛下周全,實乃萬死?!?p> 玉帝高叫道:“打碎玉玻璃,殿前失儀,推出去斬……”
這一時,前腳還沒說完,那赤腳大仙卻是后腳來了。說起來,這卷簾正是赤腳大仙給引渡的,資質悟性什么的,完全達不到要求,偏生心性好,德行高,乃是大毅力之輩。大仙此來,正聽到了那卷簾萬死之言辭,忙高呼:“陛下,恕罪,老臣來也?!?p> 赤腳大仙這一來,其實心里面打著鼓,閃了一瞬間的念頭,怕不是上次蟠桃會,自己躲在了通明殿足足一天,這下子來找我麻煩吧?當然,一閃之后卻又舒心,且不說這卷簾連個記名弟子都不是,論起這玉帝,也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
那玉帝起身下來,停在了赤腳大仙身旁,悄然言語:“賢卿,可知方才天蓬之事?”
大仙趕忙作揖道:“聽說了,但卻為何,由天界投胎。若按程序,正該走地府,方算是自然輪回之道啊?!辈焕⑹浅嗄_大仙,一言就把握了關鍵。投胎輪回,份屬自然規(guī)則,怎么能從天界直接降生呢?特別是這種修為高的人,豈非下界就能翻江倒海。
玉帝吶吶而言:“你也知道,自古以來,通天之路,只有一條。我們都是從此而來。但是這路卻是極其難行,這從大羅仙的數量既可知之?,F如今,卻又有東天之學,西天之法,雖不免缺陷,但是終歸是一條路……”
話剛到此處,赤腳大仙就已然明白了,常規(guī)路線下,那卷簾將和天蓬,根本就不可能更深入的走下去。好就好在,兩人還年輕,還可以多學學其他知識,說不準,還有些可能呢?
聞此,大仙話鋒一轉,高聲道:“懇請陛下,不念功勞,念之辛苦,留人一線,尚之好生?!?p> “卷簾!”玉帝開口喝道。
那卷簾將急掉頭叩首:“罪臣在!”
玉帝走了過去,悄聲道:“三個事情!下方西牛賀州不穩(wěn),正在東向而動,你下去以后,水底修堤建壩,務必穩(wěn)住它!東來取經僧,你得把他解決掉,想方設法跟到西方。觀學西方教學之法,靜心潛性,庶幾,可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那卷簾點頭,乃聞玉帝旨意,處卷簾杖責八百,貶至下界,飛劍傳胸,七日一歇。
向后七日一次,受飛劍穿胸之刑,那卷簾心智雖堅,面貌卻是越發(fā)猙獰起來。
這廂玉帝處理著自己的小心思,送上先成仙,再學大乘佛法之人。不走自然輪回之道,正是為了避過三災劫難。保留官職,奉送武器,正是留了后手存續(xù)。
那廂觀音參加完了蟠桃會,卻還不走,偏生行至三十三天外,要找一找那李老君,做一做代言人。不料,這不參加蟠桃會的李老君,卻是站在門口等著她呢。
兩廂禮畢,步入兜率宮內,那菩薩直說道:“我佛如來,欲將大乘教法傳入東土,卻只是這經文的貴賤,難以品評,大乘的教義,難以言說?!边@干脆就是直接來求助的。
老君說道:“如來現已身貴,佛法也于南瞻部洲有傳,只要惠及小乘佛法眾,這大乘佛法有益有用,自然也好傳之?!笨蛇@老君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外交辭令一套套的。
觀音來之前,其實也知道事情的難辦程度。但是好辦的話,還需要你觀音出手么。而這玉帝話不周密,還好打理,可是老君卻無欲無求,你能拿什么來打理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