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來的選擇不多,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觀音了。何也?
地位要對等,所以得要是個正規(guī)菩薩;話題要對等,所以都得要論得大乘佛法。這樣的人,只能是觀音了。而其他從小乘轉修大乘的人,最多也只能算是小學畢業(yè),寫還寫不了囫圇的,辯論得什么。
那觀音到了地府,相互漫談,隨后硬要了金蟬子魂魄,了解得“洗腦”之佛事,一路馬不停蹄,親自引送他投胎。這才算是保住了那如來需要的一根獨苗。這件事也給了如來動心思的機會,這觀音,卻是個可以拉攏的人。
而這觀音呢,也是個很牛的人,她可是迄今為止,佛門中三個研發(fā)了真術的人之一?,F(xiàn)卻引金蟬子投胎以后,以男身過境,延看山水,一路向西,到如來處交旨。金蟬子投東,觀音也覺得不尋常,是以多長了一眼。
觀音的手腳很快,如來自然是很滿意,乃親言:“觀音尊者!”這話一出,觀音自然是很高興的,這隱隱有第一菩薩的作勢啊?!澳阋宦沸衼?,賞看山水,這佛法東漸,可有什么線路?!?p> 觀音又不是第一次去東土,而佛法東漸,其實早在王莽篡漢之時,如來就提過。但當時大家一言不發(fā)。而安天大會前,佛會也提過,卻在安天大會后,草草了事。所謂事不過三,現(xiàn)在的如來,在佛門的地位,等同于校長,這話,也就等同于要把這個事情落實。
于是觀音道:“這一路,國不過二三十,山水卻險惡;路不過十萬八,途徑卻沒落。這小乘東漸,乃是先仙佛而眾人,大乘東漸,教育資源似乎不足啊?!边@觀音也是順勢,打蛇隨棍上,既然你喊了,你問了,那是一點兒面子都沒給啊。
如來也懂,這君要擇臣,臣還要擇君呢,觀音是能辦事兒,但是再能辦,你這事兒的規(guī)劃也得要實際啊。而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也似乎并不好。
那大乘佛法,說來說去,最多也只有如來和觀音兩個老師。地藏王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人家那是真正的教育家,而如來和觀音,目的卻都不單純。
這種事情,現(xiàn)在的如來是沒辦法解決的,心有余,勞動力卻不足。是以,這個東西只有求助。求助的話,那就涉及到成本控制,如來的家當在人間算來,也算得上一方通天的豪強;但是匯集四方一看,需要去請求的人員,那就不是一般的物品可以打發(fā)的了。
不說外部,就算是內部,這如來又是講經說法,又是蘭盆會分果子,那也沒有幾個轉口風的。觀音這一席話,直指如來傳法的根本缺點,那就是空中樓閣,沒有可行性計劃。
當然,所謂站著說話不嫌腰痛,那如來自己就是自學成才的,根本就和小乘不是一路。老師帶了徒弟,還得等到徒弟們當?shù)美蠋煹囊惶臁5蔷同F(xiàn)在的結果看,西方貧瘠,這個成才率,還得要小心小乘佛法挖人,也不知要等到那一天去了。
如來等得起么?等不起,再等,等那小乘佛法傳遍東土,那以如來的修行方式,就沒得什么功德好積攢的了。是以,現(xiàn)在的如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還必須要想到個可行性很高的分析報告出來,這樣才會有更多的“投資人”。
但是現(xiàn)在,那如來首先要穩(wěn)住的,就是觀音了。想到此處,如來道:“久聞觀音尊者,神通廣大,卻不知,手下可有什么人?”這如來是要人?不可能,他自己的門下還沒得一個考得起個教師資格證的,觀音門下會有么?
這問題其實就讓觀音尷尬了,她手下也就是木叉一個。何以?我們老是說如來雖然通學很多,但是自己修習的是大乘佛法,而觀音是大小乘都有,彌勒這是專修小乘。那么他們只見的區(qū)別是什么呢?小乘渡己,大乘渡眾。可那是肚子里裝著的,你看到了?
那么大小乘的顯性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人。大乘要人,因為他是渡眾的,人越多,提成才越高,得到的功德才更多。小乘佛法卻不是,小乘是渡己的,身邊人少,最多也就是個把徒弟,或者是當作徒弟培養(yǎng)的人。當然,也有沒找到合適的傳承人的,就是自己在家修煉。
觀音是一個從小乘佛法修煉上來的人,雖然不排斥大乘佛法,甚至于主動接受,但是她的門下卻沒有什么人。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觀音,內修小乘,外學佛法。
是故,觀音尷尬了,但是還得要說:“貧僧有徒惠岸行者!”這話瞬間有點兒冷了。
不過,如來要的只是是這個信息而已,卻立馬又把話題給兜了回來:“世間慧者少,愚者多,富者少,貧者多,貴者少,賤者多。但眾生之所求者,無非更上一層?!?p> “前者佛門做事,往往以化緣為手段,讓人心生憐憫,勸以向善。此法雖可行,卻難免落入窠臼,效率低下,惹人不悅。”
“若以富貴者善學,多置以高閣,然后讓人眾追捧,如此化被動為主動,可也?”
這是要把大乘佛教品牌化,打足廣告,不去渡人,而是讓別人爭相來讓我渡,確實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想法。那觀音思忖三刻,乃言:“善。”
看來這如來冥思苦想,終于是得出了一個讓自家大乘佛法跳過“老師”,而直接讓世人自學的一種方式。而這樣的一種規(guī)劃,在觀音看來,那是具備可行性和操作性的。
那如來解決了這么一個規(guī)劃,終于算是找到了一個盟友,這才準備拋出自己給觀音準備的糖果:“觀音尊者!”
那觀音立馬改口道:“弟子在!”看來大家的心里面真是敞亮啊,這菩薩連那如來下一步準備樣做什么,都已然了解。其實也是,拉攏這種東西,如果沒有實際利益,空口白話的,還會有下一次么?還會有下一個么?
如來道:“今著二十四諸天,助力跟隨,普度眾生!”
觀音笑道:“弟子領佛旨!”
這么一來,觀音的手底下,算是有了一批助戰(zhàn)的人員。至于說信任與否,那還要看觀音的手段如何。
而如來也通過這一次的交易,發(fā)現(xiàn)了送禮的一些機巧。大乘佛法,那要的就是人,但是那些小乘佛法的“老師們”,一個個都是少人之輩,寡人的多,有個傳承的都少。那還不如給這些老資格的“老師們”送上幾個“助教”弟子什么的,不就兩全其美了么。
如來這里剛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廂火里種金蓮的蛟魔王卻是出關而來。望西南,意彳亍,雖想往東,卻也該去告哥哥嫂嫂一聲,當做知曉。
這一來,卻是在西南翠云山處,找到了牛魔王家里。蛟魔王通名門人,正在門外候著,卻不料那牛魔王聽聞自家二弟來了,連聲叫好,卻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