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攻在河邊密林中得知山賊的蹤跡,便單槍匹馬來到熊姥嶺。
當他真的爬上一棵大樹,探知熊姥嶺中山寨時,卻驚異地發(fā)覺百來名山賊竟是團團圍坐在蘇問心身邊。
而蘇問心也開口道:“現(xiàn)在開始你們都要認真聽我說?!?p> 他身旁一團篝火將四周人的面孔都照亮。
果然見到那些山賊都是一臉嚴肅地聽著蘇問心說話。
這時候蘇問心站起身子,上下打量身旁一面石碑。
這石碑通體漆黑,雖然看著古樸卻沒有風化碎裂的痕跡。
而石碑的每一面都密密麻麻地刻著字。
陳攻隔得遙遠,卻能看出上面的文字是小篆。
小篆與如今通行的文字差別極大。
大多數(shù)百姓就算是識得幾個大字,遇上小篆也是一頭霧水。
而蘇問心仔仔細細看了石碑一面上的文字之后,才開口道:“《楊忠謀行兵法》……”
這一句話出,周圍的山賊們便議論紛紛起來。
不少人點頭道:“行,這秀才果然識得怪字?!?p> 而躲在樹上的陳攻心中也是一怔。
楊忠謀此人,如今百姓或許不大記得。
但他曾是前朝一員猛將,手下士兵連挫鮮卑、羌人大軍。
只可惜他不被前朝皇帝喜愛,最后貶為一個守城卒。
如今大梁朝都已過了三百年,也已有墜墜之勢。
前朝一任被貶將領(lǐng),自然沒什么人記得。
在陳攻仔細回憶楊忠謀其人之時,蘇問心卻是冷哼一聲道:“把小篆當怪字,真是不學無術(shù)?!?p> 但他雖然嘴上嘲諷,卻還是照著石碑上的篆字一句一句念了下來。
果然其上寫的是一篇兵法奇文。
楊忠謀一生作戰(zhàn),他將自己行軍布陣的經(jīng)驗全都寫在這篇兵法之中。
就連陳攻躲在樹上,聽了這篇兵法之后也覺得極有啟發(fā)。
當年陳攻作為梁王太子,也是打了大大小小不少陣仗。
只是那時陳攻武藝高超,與人接仗時多半是靠他首當其沖,將敵人精銳蕩平。
在行兵布陣之上并不比別人更強。
但是楊忠謀的兵法卻是淺顯易懂。
他本身即是行伍出身,文字都靠的自學。
而他這篇兵法也只是將自己多年打仗經(jīng)驗總結(jié)了一番,并不故意咬文嚼字。
所以當蘇問心將這篇功法讀完之后,不僅陳攻覺得獲益良多。
就連那些圍坐在蘇問心身邊的山賊們也是不住點頭。
顯然他們也都將這篇兵法聽會了。
這新?lián)飦淼男悴挪⑽凑f謊,他翻譯出來的文字與上一個擄來的秀才說的差不多。
只是那個秀才命太短,不一會就死在綠毛病上。
他們才不得不四處搜尋,設(shè)法再找一個能看懂石碑上文字的秀才。
待蘇問心將最后一句話讀罷,便有個山賊站了起來。
那山賊三十多歲,人生得粗壯,身上衣服胡亂敞著。
旁人看來一身油膩骯臟。
那山賊用手搔著身上癢處,道:“行了,我們知道你會讀這些怪字。
快把另外兩面的怪字也讀一下!”
原來這黑色石碑分為三面,蘇問心讀的只是其中一面上的文字。
這時候蘇問心瞪了那山賊一眼,道:“不識字倒也罷了,求人就這種態(tài)度?”
那山賊頭子聽了這話一愣。
他沒想到這個瘦弱的秀才竟然如此牙尖嘴利,也不怕他們山賊。
蘇問心頂了一句之后,便走到了石碑第二面前,看了看上面文字便開口道:“《步掠術(shù)》。”
之后便是將這石碑上的篆字一口氣讀了下來。
所謂《步掠術(shù)》其實是一門奇門步法。
它能作為戰(zhàn)士列陣御敵之法。
單槍匹馬時也是一門厲害的輕功。
其中《步》與《掠》字各有講究。
《步》代表了此術(shù)講究步步為營,多是進攻的步法,絕少有后退逃逸的步法。
《掠》代表了掠奪。使用此步法的時候,招招搶攻破壞敵人陣腳。
這套《步略術(shù)》是楊忠謀親自教授給麾下步兵的高超步法。
行軍打仗只進不退,節(jié)節(jié)攻略,端是厲害無匹。
顯然這《步掠術(shù)》的功法比起先前一門《楊忠謀行兵法》深奧了不少。
這些山賊們聽了半天,卻只是糊里糊涂。
眾人面面相覷,顯然誰都沒比誰聽懂更多。
那山賊頭子一邊搔癢,一邊又對蘇問心道:“你光是講咱們也聽不明白。
你還得寫下來才成!”
顯然山賊頭子自承不認得小篆,卻還能認幾個大字。
雖然聽這秀才說一次聽不明白,若是能寫下來日日參詳,說不定最終還是能看明白。
蘇問心聽了這話,忽然問道:“你們要我寫下碑文也可以。但若不告訴我這石碑是哪來的,我是寧死也不會幫你們!”
山賊頭子眼看這個蘇問心不過是個瘦巴巴的文人。
說不定過一會便綠毛尸毒發(fā)作而死。
他也不怕告訴蘇問心實情,省得還要再編一套說辭。
就聽男山賊頭子道:“前陣子天下大雨,熊姥嶺滑下一大塊山體,露出一個古墓來。
寨中兄弟一起到墓里看看有什么值錢貨色。
但那墓主人窮的緊,幕里只有這塊古怪石碑。
我性子一發(fā),把那墓主人的身體毀了。兄弟們一起把石碑拉出墓穴帶回山寨。
還是有兄弟機靈,認定石碑上說不定會寫什么寶藏機密,抓了一個秀才來看看寫的什么。
果然這上面就有一套兵法。咱們兄弟學會之后出去打家劫舍倒也方便。
只可惜那秀才死得太快。一會就連毛都長出來了?!?p> 說罷那山賊頭子竟然不屑地笑了起來。
其他山賊也是跟著大笑,誰也沒對那秀才的死露出憐憫。
蘇問心板著面孔看著眾山賊,心中憤恨。
他雖然騎馬跟著陳攻出來,卻因騎術(shù)不精將陳攻跟丟。
之后卻是平地出現(xiàn)一群山賊,將他擄了帶回山寨。
顯然,蘇問心的結(jié)局很有可能與上一個秀才一樣,不知什么時候綠毛病發(fā)作而死。
被這群山賊當做死狗一般隨便找個地方扔了。
蘇問心自從被綁上山后,便已經(jīng)接受了這樣的命運。
但若是還有可能,可以將山寨中的消息傳遞出去,或許可以幫到陳攻陳大俠。
那他蘇問心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蘇問心的神態(tài)從激憤變得平靜。
他這時候坐下來問道:“看來如今江東附近的綠毛尸毒,就是你們傳出來的了。
那怎么你們這么多人卻是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