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魯王
魯王在書房處理公文,魯王的封地有廣南省,青云省,臨貴省,還有川西省南部。川西省北部歸西北王管。
管家在書房外:“王爺,兩位陳先生來了”
“請進來”
走進來是魯王的幕僚陳大和陳二,陳大長得胖乎乎,陳二卻瘦苗苗的。
“給王爺請安”
“免禮,兩位先生,請坐”
“謝王爺”
“趙王來信約本王一起發(fā)兵,兩位先生有什么建議?”
陳大遲疑:“皇上?”
“趙王日前派使臣進京請安,沒見到皇上就被趕回來了,內線說皇上頂不住了”
陳大和陳二一驚。陳二:“那王爺怎么辦?”
魯王:“如果不和趙王同時發(fā)兵,趙王是個急性子,他要是自己發(fā)兵,被太子震壓下,那就不妙了。”
陳大說:“確實是,在下有個建議?!?p> “先生請直說”
陳大:“既然都要發(fā)兵了,何不逐個突破,請王爺和趙王各自約好各自占領哪個省,把京城包圍起來?!?p> 魯王說:“這也是個辦法?!?p> 陳二說:“每過一個省就可以得一個省的兵力和糧草,再說這次雪災太子管轄的省有幾個很嚴重,何不趁熱打鐵”
魯王:“好,派密使去西北”
陳大說:“不可,說不定京城暗探認識密使,請王爺用最隱秘的法子”
魯王:“這個我想想”
三天后的下午,趙王妃收到遠方親戚的來信。
趙王妃想了想,吩咐貼身丫鬟去廚房端了幾盅碗銀耳蓮子羹,裝在食盒里,親自拿去給書房。
書房里還有幾個幕僚在和趙王說笑著,趙王妃把食盒交給趙王貼身小斯就離開了。
趙王和幾個幕僚一起用了蓮子羹,又在書房繼續(xù)討論書畫直到傍晚才散去。
此時貼身小斯從懷里掏出一張紙遞給趙王,這是那封趙王妃遠方親戚的信。
趙王找出一本書對照信紙譯出幾行字,看完沉思許久,他看著墻上的大型地圖。
趙王的封地有肅省,北寧省,海定省和川西省的一半川北。
趙王吩咐小斯去請幾個心腹幕僚來書房。
幕僚來到書房聽明趙王所說的意思,個個沉思起來。
其中一個叫黃軒的問到:“王爺,魯王可曾說過一起攻幾個省?”
“兩個,魯王攻打粵東省和湖林省,本王攻打陜中省和太原省?!?p> 另一個幕僚張誠說到:“魯王這是要包抄,可是魯王比我們順路,”
幕僚馬建東說:“我們必須攻打陜中省,太原省,承德省,商丘省,這才順路好攻打,王爺可以建議魯王也打四個省。”
黃軒說:“魯王不一定只打兩個省?!?p> 趙王也點點頭。
張誠也說:“魯王不會相信王爺只打兩個省,倒不如一起攻打,王爺和魯王一字排開,這樣誰也不吃虧”
趙王想了想:“還是問魯王清楚一點,也好早做準備。”
又一封密信送到魯王手上,魯王也招來幕僚商量。
魯王:“趙王來信問本王,說本王比較順路,他建議不能只攻打兩個省,干脆一字排開,你們怎么看?”
陳大:“王爺您的方向確實比較順路?!?p> 陳二也說:“反正我們和趙王都不會只攻打兩個省”
魯王:“好,就這么辦,和趙王一致行動,一字排開攻打。”
趙王收到消息也覺得這樣好,同時行動可以牽制太子的兵力。
京城皇宮,太子正守在老皇帝床邊,老皇帝已經(jīng)有點意識不清了,心里倒還有一絲清明,就是說不出來,算了,反正那兩個兒子一定會攻打京城搶奪皇位的,哪個強哪個當吧。
想通了,老皇帝放心的咽氣了。
太子面帶悲傷的叩了三個響頭,走出寢宮外和幾個大臣商量辦老皇帝的喪事。
太子:“父皇駕崩要不要送信給魯王和趙王?!?p> 丞相:“老臣覺得送和不送,兩位王爺都會帶兵進京的?!?p> 其余大臣也點頭。
太子:“那現(xiàn)在只能拖一拖了,前幾年干旱,剛好轉又碰上雪災,國庫已經(jīng)撥了不少銀兩賑災,要是魯王和趙王兩面夾擊恐怕頂不住”
眾大臣也點頭同意太子的說法。
沒幾天,魯王和趙王同時收到內線發(fā)出老皇帝駕崩的消息,但是太子不公布天下,也只好各自偷偷在內室設了個靈位。
太子派人暗中盯著魯王和趙王,都不見他們有什么動靜,于是暫時松了口氣,但還是吩咐繼續(xù)盯著。
贛州城內百姓的生活逐漸恢復正常了,店鋪也重新開門了,菜市場也慢慢恢復原來的生意,張少波的書店也開門了。
張少波的書店,書籍便宜貴的都有。有些讀書人只買得起一兩本,甚至一本,但一本兩本書的知識是不夠的。
林智群回來吃晚飯時提了一句,我隨口說了一句:“讓買不起書的人租書回去看,登好名字和地址收押金,再收每天的租金,看多少天就收多少天,還書就還押金,損壞另算,珍貴的書不借,”
林智群:“明天去和東家商量商量?!?p> 張少波聽了林智群的建議覺得這樣也可以呀。干脆有哪個字寫的好的,也可以在后院閣樓抄書,一個版本的抄三本,就可以得一本書,當然了只是限一般讀書人需要的書。
“嗯,就這么辦,這樣就可以把原版藏起來,等天下太平了再拿出來,不然光你們幾個抄是來不及的?!?p> 說干就干,張少波在書店貼了張紙,內容大概就是可以交押金和租金租書,有哪個字寫的好的可以抄書,抄兩本就得一本等各種規(guī)矩和條件。
一時之間,倒也有家境貧寒的學子字寫的好的愿意抄書,家境稍微好點的愿意付押金租書,家境中等的又租又買,家境好的又樂意預定買字寫的最好的。
我叫張少波特意弄像我們現(xiàn)代作業(yè)本小方格那樣的格子的紙張,專門寫精致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或者詩經(jīng),古詩詞等合適兒童啟蒙的書,裝訂好。還蠻受有錢人家孩子的歡迎。
這里沒有活字印刷,書籍只能靠抄寫流傳下來。
張少波書店生意興隆起來。可張少波卻不是很高興,因為他知道要準備打仗了,唯一有點心安的是他珍藏的,絕版的,有價值的書都差不多抄完和藏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