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了演唱結(jié)束。
門內(nèi)與門外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一個字——靜!
《我們這里還有魚》這首歌首尾呼應(yīng)。
歌曲的完整度讓門內(nèi)門外的人都大吃一驚。
這!
是新歌?
門外眾人沉默。
海選廳內(nèi)。
不同于其他選手。
他們演唱完后兩位評委老師當即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
整個場面。
一度十分安靜。
有那么一瞬間,甚至連一丁點的聲音都沒有,只剩下攝影機拍攝時微弱的嗡嗡聲。
“額,我唱完了!”
張凡了嗓子略帶沙啞的說道。
奶奶灰的王老師首先發(fā)表看法:
“很好。”
“這首歌無論情感的表達,還是從意境上來講都很好?!?p> “吉他的旋律更是它的亮點?!?p> “可是,我覺得這首歌表達的愛情有些奇怪。”
“但卻又說不上來,你能解釋一下歌詞中的‘魚’是代表什么嗎?”
“另外,找個池塘蓋間平房是何意?”
不等張凡了出聲。
一直沉默著的地中海張老師突然開口:
“我個人感覺這首歌唱的不是愛情,更像是高于愛情的一種表達。”
“所謂‘魚’怕只是一個代稱?!钡刂泻5膹埨蠋燁D了一下,繼續(xù)道:“它或許是對‘未來’的憧憬,又或者是‘希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p> 地中海的張老師又思考片刻:
“至于池塘與平房?!?p> “可能是對某種生活的向往?!?p> 張老師說完后,張凡了人都愣了。
想當初!
自己也曾以為是描寫的愛情,一直到最后才知道是首公益歌曲。
歌曲中的‘魚’也確實是指代‘希望’。
這個地中海的張老師不簡單。
真的不能小覷一個真正的音樂人,因為他只聽了一遍,就能猜出這首歌中蘊含的那種深意。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張凡了先前還因為地中海的發(fā)型有些小瞧于他。
經(jīng)過他這一席話后。
其身形瞬間高大起來。
有些人其貌不揚,卻是真正身懷本領(lǐng)的高人。
“如張老師所說。”
張凡了點頭肯定道。
見到選手肯定自己的說法。
張老師得意的瞟了奶娘灰的王老師一眼,后者無可奈何的白了他一眼。
王老師又道:“歌詞很好,吉他旋律更好,只是,這唱功幾乎為零……”
說完,他顯得有些糾結(jié)。
不好選啊!
單以這首歌來說,那肯定是穩(wěn)過,沒有絲毫懸念。
但是,選手的唱功成功地拖了后腿。
張老師并未對張凡了說什么,他轉(zhuǎn)頭看向同是評委的王老師:
“這孩子,吉他上的功夫沒個3,5年苦練,怕是成不了?!?p> “再者說,我們這是一個大眾化的音樂節(jié)目。”
“唱功上欠缺一點不是大事?!?p> “不然的話,要那四位導(dǎo)師做什么?”
“蒸饅頭嗎?”
王老師聽他說完,翻下白眼反駁道:
“底子真的太差!”
“之前也有唱功不行的,但人家至少嗓子好啊?!?p> “你看這孩子!”
“半首歌下來嗓子都啞了。”
說完,王老師還是搖了搖頭。
張老師提高了音量道:
“辨識度??!”
“這吉他旋律與歌詞一出,你說的那些都是陪襯?!?p> “我打賭這孩子肯定能成?!?p> “創(chuàng)作型的人才!”
“其他方面低上一點又怕什么?”
張老師說完還拍了拍面前的桌子,想以此加重自己說話的分量。
……
評委爭鋒相對。
頓時把一旁的幾位工作人員看傻了。
從第一期海選到這最后一期,不多不少也已經(jīng)六周了。
他們是第一次見評委吵的這么激烈。
反觀場下:
張凡了悠然呆站一旁看臺上兩位評審互掐。
真是奇聞!
五分鐘。
評委互掐的時間總算過去。
二人也算初步達成共識。
雙方各退一步。
張老師氣呼呼地看了王老師一眼,示意讓他來說。
于是,王老師開口說道:“咳咳,我們這雖是大眾化的運作,但畢竟是一個比賽性質(zhì)的舞臺?!?p> 他說完頓了一下,繼續(xù)道:
“考慮到你是一個創(chuàng)作型的選手?!?p> “我們可以忽視一些唱功以及嗓音上的不足?!?p> “但是,孩子?!?p> “你不可能只憑借一首歌就這樣走下去,對吧?”
……
張老師看他這么墨跡,實在有些忍不住,打斷道:“孩子,您這位王大爺?shù)囊馑际沁@樣的?!?p> 無視掉瞪自己的王老師。
他繼續(xù)道:
“你還會不會別的歌?”
“也就是說,現(xiàn)在需要你再唱上一首?!?p> “新歌也行,老歌也罷?!?p> “聽完后我們再做出最終決定?!?p> 二人說完。
目光齊刷刷地看著面前的張凡了。
場上氣氛頓時凝重起來。
別的歌?
這個,張凡了還真沒什么準備。
就連決定用吉他增加辨識度,也是來到海選場地之后的事情。
自己會唱的歌到是不少。
可是,既要適合吉他彈奏,還得是自己會唱的。
那就難選了!
張凡了陷入深思。
整個房間也變得有些沉悶。
二位評委明白。
這樣的要求是有些突兀。
所以,多給選手一些思考的時間也并無不可。
門外。
十幾位好事的選手呆立。
他們還在消化上一首歌帶來的震撼。
在聽到里面兩位評委給出如此高的評價時,他們紛紛覺得103號入選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p> 一時大家都有些意興闌珊。
狼多肉少!
入選空位就那么幾個。
有人通過就代表希望的減少。
聽到最后,兩位評委居然要求103號再來一首歌。
十幾人內(nèi)心又紛紛燃起希望:
“103號他的下一首歌還能這么好聽嗎?”
“不知道,不過剛才那首歌的前奏真的驚到我了!”
“《我們這里還有魚》,為什么我從沒聽過?”
“你沒聽導(dǎo)師說,這位103號是個創(chuàng)作型歌手,也就是說,這首歌是他……”
“希望他的下首歌沒有這么驚艷吧。”
“也是,哪能每一首都這樣……”
“同意!”
“+1?!?p> ……
門內(nèi)。
評委們耐心等待,希望驚喜的出現(xiàn)。
門外。
選手希冀的話語,不確定的議論聲。
時隱時現(xiàn)!
張凡了忽然想到。
他趕來的路上,在手機熱搜上看到的一則新聞。
頓時,心中有了答案!
作為一個聰明人,一個智商過硬的張教授,他肯定要把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全部考慮周全。
辨識度這種東西。
并非單單只有樂器這一種手法而已。
音樂,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共鳴’。
而‘共鳴’是什么?
這個就沒有人能比物理張教授理解的更透徹、更全面的了。
其實,‘共鳴’是大家都看到過的、經(jīng)歷過的,再以一種名為音樂的載體重新帶到大家面前。
曲調(diào)也好、歌詞也罷。
都僅僅是載體的一部分罷了!
簡單來講:
我的劍就是你的劍!
這!
就是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