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時間轉遍整個爛桃山,沒有任何發(fā)現(xiàn),高強度思索令陸言都有些魔障了。
“靈臺方寸山,我看是狗屁靈臺方寸山,根本就不存在!”
陸言心情越來越今晚,卻沒想罵完這一句后突然愣住了。
不存在?
會不會是靈臺方寸山不在真實世界,或者是單獨開啟的空間中呢?
仿佛一道閃電劃過腦海,須菩提祖師能教出孫悟空這般徒弟,并且連如來和玉帝都不知其所在,境界絕對深不可測。
如此大能單獨開辟一方世界自然沒問題!
想到這里思路瞬間打開。
靈臺方寸山山,斜月三星洞,如果按照字謎來推算,靈臺方寸,是指“尋”,斜月三星,即指“心”字,,連起來便是“尋心二字”。
“尋心,要想求道先問心?!?p> 陸言眼中精光閃爍,單純問自己內心自然不可能從內心進入方寸山,這屬于極端唯心主義。
那么就只有一個可能,須菩提祖師借此機會考驗求道者內心,也就是考驗心境。
“孫悟空一來就有樵夫指路,而我給問心,真實人比人得死,人比猴更是罪該萬死?!?p> 陸言返回爛桃山山頂,站在山巔稽首道:“晚輩陸言,于紅塵中苦苦掙扎,而今終于聽聞靈臺方寸山祖師大名,歷經無數(shù)磨難終于靈臺方寸山,還望祖師垂憐?!?p> 說完便要跪倒在地,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膝蓋下仿佛被一股偉力所阻擋,根本跪不下去。
而阻擋他的力量正是他所熟悉的山脈之力,無論他用何種辦法都無法撼動阻擋的力量。
陸言臉色大變,山脈力量不受控制自動阻擋于他,說明須菩提祖師不愿收他為徒。
“用我山神力量阻擋我拜師,會不會是嫌棄我山神之身,不愿意收鬼神為徒?!?p> 仔細一想還真有可能,三界仙人大多鄙夷神道,認為神道受拘束,不得超脫、逍遙,上古之事封神大戰(zhàn)便是明證。
但他卻不這樣認為,神道代天牧望終生,山川河流、行云布雨、生死輪回、乃至日月星辰運轉,都是神祇主持,何來高低貴賤之分!
可須菩提因這個原因不愿收他為徒,這就讓他為難了,這可是西游第一機緣,一旦拜師可謂終南捷徑。
他又怎能放棄。
陸言臉色陰晴不定,深深吸了一口氣,臉色凄然,隨即仰天長嘯。
“求道惟愁不遇真,得真翻惑是何人。
但將德行為梯磴,甘愿攀緣自苦辛?!?p> 吟詩結束陸言躬身再拜,仍然被山脈之力阻擋,始終拜不下去。
以詩言志,他已經說了為求大道不畏艱辛,可仍然沒有打動須菩提祖師。
莫非覺得我功利心太強?佛家講因果,道門講緣法,因緣不到強求不來,看來還得表達淡泊之心才行。
心中一動,又吟一詩。
“饑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
說完再拜,結果仍然一樣,陸言心境不免有些亂了,求道之心太艱不行,淡漠名利也不行,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他突然想到須菩提真正傳授孫悟空長生之術時曾說過,道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旁門皆有正果,然后便一一列舉了術、流、靜、動四大門類可成正果的法門。
術字門包括燒黃裱、請神仙、劃沙盤、問吉兇,據(jù)祖師說“能知趨吉避兇之理”,這其實是典型的蒙騙婦孺的算命戲法。流字門包括儒、釋、道、陰陽、墨、醫(yī)等幾個流派。
后世有很多猜測,有說須菩提便是佛教菩提祖師,有說其是道家隱居高人,也有說他精通旁門左道,云山霧繞,各有道理。
莫非須菩提是佛門,所以對道詩反感不成?
陸言突然想到這點,試探來了一首具有禪味的求道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等了很久,自然沒有任何動靜,陸言心中發(fā)狠,他就不信打動不了須菩提。
后世道佛兩家詩詞何止萬首,其中精良甚多,就不信沒有一首能打動須菩提祖師。
“金鸞寶殿多情種,白馬老寺少春風。
悟道修禪明本性,人生幾何也匆匆?!?p> …………
陸言神色誠懇,每念誦一首前世道詩便試探下拜,一夜之間吟道詩三百首,直到天亮仍然一無所獲。
金烏高掛,山中霧氣消散,沉寂的爛桃山再次恢復了喧囂,只是陸言的心卻是越來越冷。
能用手段全部動用了,該表的決心也表達了,道詩中蘊含的求道、悟性等也顯露出來,仍然打動不了須菩提祖師。
莫非須菩提祖師真的只看跟腳不看悟性嗎!
陸言心中冰冷,事情發(fā)展到這般地步他感覺拜師的希望越發(fā)渺小。
當然,他也可以繼續(xù)留下死纏爛打,以求感動須菩提,但他有自己的底線,這種手段非逼不得已絕不動用。
心中暗嘆一聲,邁步往后走去,看來第二次拜師學藝也失敗了。
要想找機會只能等孫悟空到來,等孫悟空出現(xiàn)他就寸步不離跟在孫悟空身邊,他就不信對方還能躲著不見。
陸言心中再次升起希望,做不了孫悟空的師兄大不了做他的師弟。
回首最后望了一眼后山,心中不免有些苦悶,前世有電視中男主角醉酒抄詩百篇,最終名動天下,想他一夜丟出去三百首竟然一點效果都沒有。
是他不是真正的男主角,還是說做文抄公已經沒有前途了?
正要轉身離去,他突然想到這樣走會不會被須菩提祖師認為沒有毅力半途而廢。
當即回身最后吟誦一首詩表達心意,說完便扭頭就走。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稻,退步其實是向前?!?p> 靈臺方寸山中,斜月三星洞,一位身材消瘦的道人突然睜開眼睛。
“咦,怎么走了?吟詩停了嗎?”
道人神色驚訝,自從第一首詩出口時他由衷欣賞那位山神。
隨著一首首蘊含道佛至理的詩詞出口,他不免沉浸其中,忍不住想繼續(xù)聽下去,卻是誤了收徒時間。
心中不免埋怨起來,你說你一次性作那么多好詩干嘛,使他忘了收徒。
唉,緣法如此,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