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帶著軍火庫闖明末

第三十章 防務(wù)之難

帶著軍火庫闖明末 秋風(fēng)月冷 2496 2020-03-18 16:14:00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古往今來,揚州一直是華夏繁華之地,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yè)。

  它有兩個經(jīng)濟支撐點。

  第一,京行大運河在此貫穿而過,水道蛛網(wǎng)密布,水運業(yè)特別發(fā)達,官府漕運、民間商團南北調(diào)運都在揚州中轉(zhuǎn)。

  第二,鹽業(yè)發(fā)達,鹽商云集,是全國食鹽的集散中心。

  古代的鹽可不比后世那么廉價,光這一塊鹽業(yè)收益養(yǎng)活了官府、鹽商、幫工、酒家商鋪,連秦淮河上的花舫女子都吃得膘肥體壯,為恩客所嫌棄。

  明末時期,大明與建奴關(guān)外交戰(zhàn)并沒有影響到此地的繁華。

  吳三桂打開山海關(guān),北京師易主,這里雖然有所波動,但民富已久,街坊百姓仍能做到自給自足,小有富余。

  然而建奴還沒有南下,江北兩大軍閥高杰和劉澤清卻先一步干起了強盜勾當(dāng),多次闖入城中,洗劫百姓,就連身為知府的任民育也被強行勒索了一把。

  然而朝廷對兩人的態(tài)度呢,一味是忍讓,安撫,因為二人手握重兵,要替朝廷看守北大門,不敢惹毛他們,以至于這兩頭惡犬在城內(nèi)相互爭利時,雙方都打了起來,最終還是史可法前去調(diào)停。

  由此可見南明朝廷無能到了極致。

  揚州百姓經(jīng)過幾輪剃頭式洗劫,生活質(zhì)量普遍下降,商幫損失嚴重,商鋪凋零,經(jīng)濟受到很大沖擊,大部分百姓從小富變成勉強度日。

  盡管如此百姓對朝廷還是擁護的,定王進城,受到夾道歡迎。

  知府任民育攜同一班同僚前來相迎,于府衙接風(fēng)洗塵。

  酒過三巡,朱慈烺道:“任大人,小王一路行來,感知百姓純樸,笑臉相迎,多有問安奉送茶水者,看來百姓對我朝仍然信心百倍,小王十分欣慰,這里必有任大人禮教有方,小王敬你一杯!”

  任民育受寵若驚:“殿下言重了,揚州百姓是在天子腳下,皇恩浩蕩,才讓他們坐擁富庶之地,禮敬定王就是禮敬皇上,下官可不敢居功?!?p>  兩人飲下之后,朱慈烺又道:“小王身授皇命,來此修筑城防,只是此次任務(wù)重大,時間緊迫,需要征召大量勞役,以百姓之熱情,想來他們必會積極參與,小王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下了!”

  任民育突然無語,并不接話!

  張云凡看著任知府臉上有所古怪,好奇問道:“任大人,你怎么了,有問題?”

  任民育一笑,緩和了僵化之色:“張大人說笑了,下官沒有!”

  “那么我們明日一同張貼告示,挑選勞役?”

  任民育一怔:“此事下官也要參與?”

  朱慈烺有些好奇:“任大人還有其它要務(wù)要忙?”

  任民育連忙陪笑道:“沒有,下官遵命!”

  趁沒人注意,任民育扭頭抹了把汗。

  第二日,揚州城,十月花,最大的露天戲臺上,旌旗飄飄,臺面上鋪成了紅色的綢布地毯,戲臺邊上貼上了一份征募告示,要求百姓積極響應(yīng)朝廷號令,為揚州修筑城防,壯年者每人一天一百文錢,年老婦孺減半,每日粗茶淡飯供應(yīng)三餐,夜間若是加緊趕工,則工錢翻倍。

  這份告示是張云凡研究出來的,以當(dāng)時的生活水平而言,這個工價已經(jīng)非常合理了,如果是找一些流民來做,別說給工錢,就算是只給一口稀飯也足于讓他們賣命。

  然而他們在戲臺子上等了一天,百姓的反應(yīng)平平,除了幾個腿腳不好使的,平日生活極其據(jù)拮的應(yīng)試外,鮮有身強力壯者。

  朱慈烺不禁要問:“任大人,為何響應(yīng)寥寥,如工價給少了再加一點!”

  任民育一臉羞愧,猶豫再三后才道:“定王恕罪,其實并非工價之事,而是……”

  “而是什么?”

  任民育對張云凡拱拱手:“張大人,煩請先去暗訪幾家人眾之地,聽聽百姓言論如何?”

  張云凡點點頭:“好!”

  他沒帶任何人,獨自走了幾家人多的集市、茶館,聽到的是一條條令他并不舒服的信息。

  “朝廷那些厚?者還真是小兒心性,蠻夷之輩,能有多少本事,有必要修筑堅城嗎?何況揚州城本已八丈,再修成十丈,勞民傷財!”

  “區(qū)區(qū)建奴,如同癬疥之患,喂他們一點狗食必然離去!”

  “高杰已死,劉澤清乃是惡犬,建奴若是南下,正好觀豬狗之戰(zhàn)!”

  “闖賊逼死先帝,才是我朝大敵,這朝廷倒好,本末倒置?”

  “修城之石要從十里外的大銅山運來,再堆壘其上,實在辛苦,勞役工錢再高又有何用,不去不去!”

  從城南聽到城北,他居然沒聽到一個真正積極響應(yīng)支持備戰(zhàn)的人。

  返回府衙,張云凡怒氣沖沖,喝問任民育:“任大人,這是怎么回事,朝廷要為揚州加固防務(wù)早在幾天前就下來了,你難道到現(xiàn)在還沒有動員?”

  任民育吶吶道:“其實下官早已派衙役廣貼告示,告之建奴之害,朝廷將要征募勞役、鄉(xiāng)勇,以備戰(zhàn)時之需,若有意愿者可提前進府衙報備,然而同樣是響應(yīng)者寥寥!”

  “這是為何?要說他們對朝廷不報希望,又為何又是熱情之態(tài)?”張云凡道。

  任民育一臉尷尬:“本地百姓多有行商,講究的是和氣生財,逢人便是三分笑,他們禮敬定王只是習(xí)慣使然,并非是感念朝廷之恩,本官無能,愧對定王!”

  原來是這樣,那就怪不得了,白瞎了自己對他們的好感,張云凡心里罵了句握草。

  “不過本官可以以性命擔(dān)保,百姓對朝廷還是忠心無二,只是他們對建奴之害并不認知,只當(dāng)如高杰、劉清澤之流,洗劫一番后會走,故而并不積極!”

  任民育一番話,澆滅了張云凡心頭的熱火。

  自己穿越而來,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來揚州戰(zhàn)事服務(wù),抵擋建奴鐵騎,把蓋在殘明頂上的棺材板掀開。

  可是就僅僅筑防這么一件小事,他遇到的困難不是一波兩波,難道歷史是注定的,根本無法改變?

  距離建奴入兵臨揚州也就十來天時間了,以現(xiàn)有的城防,以史可法為首的守城軍只能堅持十天,十天之后城內(nèi)彈盡糧竭,城防破敗,建奴長驅(qū)直入,竊取全城。

  這不算完,揚州城破,巷戰(zhàn)仍在持續(xù),不管是鄉(xiāng)勇還是衙役,是酒坊掌柜還是拾柴的老者,他們都愿意死戰(zhàn)到底,流盡最后一滴血,為民族大義譜寫了一首可泣的晚歌。

  由于揚州城抵抗激烈,造成建奴重大損失,又因揚州富庶,多有隱財,不殺富難充國庫,在多鐸的授意下,十萬建奴在城內(nèi)肆意屠殺,不管男女老少一概不留,十日不封刀。

  十日之后揚州如同鬼城,再無人跡,附近寺院里的和尚行善收殮尸體,清點之后數(shù)字高達八十萬具。

  毫無疑問,揚州百姓并不缺乏直面死亡的勇氣,他們面對死亡甘之如飴。

  張云凡穿越而來,費盡心思想改變歷史,可是這些百姓就是不配合,為什么非到等到不可逆轉(zhuǎn)的那一刻到來才會醒悟?

  由于響應(yīng)者寥寥,三天過去了,連一面城防都沒搞起來,箭垛的加固、女墻的格局更改、內(nèi)墻的設(shè)立、弓箭的配備、盾牌滾木投石都沒有準備完善。

  現(xiàn)在就算有人愿意來服役,張云凡也沒把握及時整頓完畢。

  就在他感到十分失望,打算A計劃轉(zhuǎn)B計劃時又發(fā)生了一件事,令他再次獲得了信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