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東陽街頭,一個撇著腳走路的老乞丐拄著根破木棍子,搖搖晃晃的走到莫小笙家茶樓門前,對著店員刺迷著眼睛笑。
店員年紀小,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平日里見到誰都是怯生生的抬不起頭。但是見到這個又殘又窮的破老頭兒,莫名其妙就帶了幾分氣勢。
“你來干什么?”
“去去去,小毛孩子別擋道,莫老板呢?我找你們莫老板!”
這個乞丐年紀長,也有些資歷,干脆沒有給這個小店員面子,只是伸著脖子向店內(nèi)探看,嚷嚷著就要往里擠。
“誒,不許進!”
小店員胳膊一揚,便將乞丐擋在了門外。
他一板一眼道:“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們老板忙著準備今天午宴的節(jié)目呢,昨晚忙到大半夜,正休息呢,沒空出來?!?p> “嘿你這個倒霉孩子——”
老乞丐氣不打一處來,指著小店員嘟囔了兩句,又伸長脖子叫道:“莫老板?莫老板!”
“大清早兒的,這是誰在叫我?。俊?p> 莫小笙打了個意味深長的哈欠,揉著眼睛從店里走了出來,一身明綠色的袍子看上去有些皺巴巴的,想來是昨晚隨便找了個地方一窩便睡了。
“誒莫老板,是我!”
莫小笙見到老乞丐,醒了醒神兒,瞇著眼笑道:“王伯,您怎么來了?”
老乞丐見到莫小笙,連忙滿面笑容地迎上去,道:“前兩天叮囑我送的東西已經(jīng)送到了,您看這銀兩……”
莫小笙困得狠了,又閉著眼睛點點頭,迷迷糊糊地問道:“嗯……他收了?”
“對,那個侍衛(wèi)問我這是誰人相贈,我就按照莫老板說的,說是段織織段小姐關(guān)心晏公子的傷勢,又不便出面,托小人前來的?!?p> “啊——”
莫小笙一個哈欠沒人住,又伸了個懶腰,問道:“那您看他們的樣子,是信了嗎?”
老乞丐一笑:“您瞧您說的,若是不信,誰肯含含糊糊地就這么收了呀?”
莫小笙聽罷微不可查的一笑,也沒有再說什么,只是招呼店員道:“快去店里給這位王伯結(jié)銀子,以后見人客氣點兒,別駁老人家的面子?!?p> 店員悻悻地應了,老老實實地帶著老乞丐離開。前腳剛走,后腳楚應便從店里走了出來,疑惑道:“小笙,既然你有心給晏銘送藥,為什么不親自去,還要借著段小姐的名號呢?”
“不為什么?!?p> 莫小笙扶著頭左右扭了扭腰,做了個伸展運動:“這次烏道峽出了這么大的事,整個東陽城都是人心惶惶的。反正咱倆回來的早,也沒人知道咱們倆在那待過,何必非要把自己牽扯進去呢?”
莫小笙說得沒錯,這次烏道峽的事情確實在東陽掀起了巨大風浪。
城守當夜發(fā)動三千兵馬圍攻烏道峽,而后又封鎖了東陽各大街道城門,白天晚上都有成隊的官兵在城里的街道來回晃悠。這么大的動靜,不可能不引起百姓的注意與恐慌。
段從錦只透露出兵是為了捉拿反賊,然后便對事情的細節(jié)三緘其口。
于是在東陽民間瞬間引發(fā)了諸多猜測。
捉拿反賊?反賊是誰?反賊謀反不去京都找皇帝老子,不去西北邊境找守邊大軍,來烏道峽做什么?
更令人揪心的是,這位舉全城之力捉拿的叛賊,遲遲沒有落網(wǎng)。
于是乎,又有一系列關(guān)于烏道峽叛賊的傳言:有人說那里多年匪患不絕,那些叛賊極其可能是黑風寨的余黨,如今已經(jīng)混入了東陽的百姓之中;有人說那里有一道天塹,可以直通關(guān)外,讓叛賊逃之夭夭;甚至有人說那里陰氣過重,城守大人其實不是去捉拿叛賊,是為了驅(qū)邪……
民間傳得一個比一個邪乎,當然,都是臆測,沒人親眼見過。
自那晚,烏道峽已經(jīng)被段從錦的守軍封鎖的嚴嚴實實了。
那晚,晏銘、王守余、段織織隨后都被秘密送回了住處,平日里都閉門不出,謝絕來客。
莫小笙那晚回來后,雖然覺得晏銘雖然自導自演了這出大戲,有點兒招人恨。但是看他那晚的臉色,著實是傷的不輕,也就將將吊著一口氣。
更何況,自己和他還有生意,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死了。
于是這才有了讓老乞丐送藥這一出。
至于她和楚應,是一點兒也不想跟這件事扯上關(guān)系了。
……
莫小笙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問道:“二鐵,你的傷怎么樣了?”
“我沒事?!背πΓ粗◇?,突然擺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嘿,干什么呢,盯魂兒呢?”
莫小笙讓他看得渾身不自在,在楚應面前猛地一揚手:“我說,你該不會是在烏道峽呆了一晚上,撞邪了吧?”
“去你的?!背αR一聲,又突然正經(jīng)道:“小笙,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你這些日子變了不少?!?p> “變?”
莫小笙一愣,又開玩笑似的道:“那你說。具體是怎么變了?變好了還是變壞了?”
“變得更謹慎、成熟了,很多事情你在做之前都會考慮更多,也很少沖動了。不像之前,只是算是一個營商的機靈丫頭,現(xiàn)在更像是能擔得起大事的東家了。”
楚應思量了片刻,很是認真的答道。
莫小笙挑了挑眉。
哎,二鐵這個老實孩子,為什么夸人都感覺有一半是在罵我呢?
“我一直都很成熟的,那是你之前沒發(fā)現(xiàn)……”
莫小笙不滿地嘟囔了一會,又突然張開雙臂,大聲道:“我莫小笙自小便天資聰穎、足智多謀,你覺得我以前沖動沒腦子,只是我之前沒有碰上什么大事兒,才華施展不出來罷了。”
楚應:“……”
路人看莫小笙大早起在這里發(fā)神經(jīng),不由得紛紛側(cè)目,莫小笙倒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繼續(xù)鬼哭狼嚎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烹羊宰牛且為樂!今天元宵節(jié),一定得好好吃一頓!”
眾人:“……”
“二鐵,走,我們?nèi)タ纯唇裉熘形绮嫉牟?!?p> 莫小笙長臂一揮,又轉(zhuǎn)身對著圍觀的百姓很接地氣地說道:“各位父老鄉(xiāng)親們,今天中午我們茶館準備了最新鮮的牛羊肉和水晶元宵,還有專門排了節(jié)目為大家免費助興,大家可千萬別忘了來看??!”
“免費節(jié)目,是什么節(jié)目???”
“是不是臺子戲???”
“我要看小寡婦上吊!”一個小孩子一舉手臂,大聲道。還沒等他說完,后腦就被人拍了一巴掌。
“呸呸呸,你這孩子,大過年的,觸什么霉頭?。俊?p> “我想聽說書的,莫老板前幾天在茶館里讓人講得那出水滸,就很是精彩!”
“我想聽皮鼓,配著弦子和小曲兒,那真是絕了……”一個人陶醉說罷,竟然比起蘭花指自顧自地吟唱了幾句,引得眾人一陣發(fā)笑。
“莫老板,究竟是什么節(jié)目???”
“保密?!?p> 莫小笙眨眨眼睛,又道:“簡而言之,保證各位之前絕對沒有見過,看完只覺得身心舒暢、振聾發(fā)聵。而且只限今天,機不可失,失不再來?!?p> 說罷,莫小笙便神神秘秘地一笑,轉(zhuǎn)身回了店里。
眾人又是一陣嘩然。
這得是什么節(jié)目,才能讓莫老板敢這么大放厥詞?
一位商戶在這條街的另一頭開了家酒樓,平日里便常被莫小笙搶生意。見到莫小笙又在這里推崇她的茶館,當下又氣不順道:“我看,就是這個小丫頭片子拿出來哄人的,我在咱們東陽生活這么多年,看過的表演也不再少數(shù),縱使遇到過好的,又哪里像她這樣嘩眾取寵過?!?p> “誒,我說,此話不妥吧?!?p> 一個年輕人站在一旁,一副聽不下去的樣子。他撥開圍觀眾人,走上前道:“莫老板在東陽城營商兩年多來,哪一次不是說到做到。不說別的,咱們在這西北之地能喝上江陵的毛尖兒,能用上東夷的琉璃盞,還能在店里買到蠻族人的小彎刀。大家說,莫老板什么時候讓大家失望過。”
周圍人越圍越多,聽到這年輕人的話,竟然也都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誰知那商戶越發(fā)不服,扯著嗓子道:“誰說她莫小笙厲害了?誰不知道她現(xiàn)在把所有的貨品都拿出來,是為了在倉庫里儲存那些沒人要的蠶紗。之前巴結(jié)那位主事大人,結(jié)果熱臉貼了冷屁股,現(xiàn)在又搞了這么一出。我看啊,她就是枯井里的鯉魚,垂死之際蹦跶兩下??尚χ翗O!”
周圍人見這人不僅罵,還站在人家店門口指名道姓的罵,一時間都七手八腳地將此人攔住,勸道:“大過節(jié)的,都是開門做生意的,不要把話說得這樣難聽?!?p> 這個商戶在茶館面前鬧了這么一出,可以說是名目張膽地挑釁了。
眾人都知道,這位唯恐天下不亂的莫老板可不是那么好惹的,平日里遇到這種情況,就算再不濟也會拎著棍子出來嚇哄兩句。誰知現(xiàn)在,卻絲毫沒了動靜。
這倒真是個稀罕事兒。
年輕人站在一旁,露出一個輕蔑的眼神,又輕飄飄道:“我看某人才是生怕人家賺了錢,狗急跳墻?!?p> “你!我賺不賺錢輪不到你來多嘴!”
那商戶氣的又要沖上來打人,人們連忙又按住他,對著那年輕人指責道:“你看看你,見他生氣就不要再去拱火了。一會當真打起來可怎么辦?”
年輕人聽了教訓,也不再爭辯,但又好似因為不服氣,遲遲不肯離去。
半晌,年輕人突然又張了口。
“既然這位老板固執(zhí)己見,不如,我們打個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