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碼了3700字,今天全沒了,哭死!
宋仲珩將手中“馬”越過楚河漢界,落子時微微一歪,不動聲色,輕輕橫指一推,將棋子擺正,道:“丐幫俠義為先,難道也會行暗殺此等鬼祟之事?”
史嘲風(fēng)橫車抓馬,笑道:“老叫花說說而已,說說而已?!?p> 宋仲珩橫車護馬,道:“那就好?!?p> 樓下歐陽宗言心中得意,笑道:“接下來該沈兄出題,不知是哪位出手?”
沈放一邊一時卻無人應(yīng)聲?;ㄝp語心情惡劣,沈放還在相勸。
紇石烈光中正想說話,卻聽林懷玉搶先道:“我和瑩兒兩個,想來一局‘打馬’,還請賜教。”
席間瑩兒一直甚少說話。若不是林懷玉此際喊了她的名字,眾人都忘了還有這么一個人。
花輕語猛地回過神來,遲疑道:“林家妹子,這規(guī)矩你懂么?”先前已經(jīng)輸了一局,若是再輸,可就大事不好。
林懷玉忍不住噗嗤一笑,道:“姐姐放心,閑來無事,這‘打馬’我跟瑩兒都是玩摜了的?!?p> 打馬在宋時最為風(fēng)行,乃是李清照最為中意的賭戲。陸游也有《烏夜啼》詞云:“冷落秋千伴侶,闌珊打馬心情?!?p> 打馬類似雙陸,兩人以上,五人以下,皆可玩。每人手中二十枚馬(棋子),擲骰子行棋,全部棋子最先走到終點者為勝。
林楚玉眼睛一亮,道:“‘打馬’么,好極,好極,我和雷大哥也愛此道,正好切磋切磋?!?p> 林懷玉道:“咱們也簡單一些,四人之中,哪個全馬先到終點,便算贏了,不計帖數(shù),也無需等所有人完賽,如何?”
林楚玉一口答應(yīng),道:“就是如此?!币咽擒S躍欲試。
三樓之上,史嘲風(fēng)連著將一匹馬,一只車送入地陣,笑道:“換了兩個小姑娘,這是準(zhǔn)備‘打馬’么,咱們?nèi)缦惹耙粯?,各選一個下注,再說幾句真話如何?”
宋仲珩飛起一只相,也將一只車越過楚河,至此兩人還在布陣之初,都還未損一子,應(yīng)聲道:“正有此意,我瞧離方兄的閨女成竹在胸,定是能扳回一局?!?p> 史嘲風(fēng)道:“好,那我就選兩個丫頭?!?p> 宋時有四種打馬玩法,分別是關(guān)西馬、依經(jīng)馬、宣和馬、易安馬,大同小異。
燕京所玩多是易安馬。其玩法分鋪盆、本采、下馬、行馬、打馬、倒行、入夾、落塹、倒盆、賞帖、賞擲共十一項。
打馬棋譜形似棋盤,從棋盤中間開始行棋,沿著棋盤的四周繞行一圈,從另一側(cè)回到棋盤中央。
起點為“赤岸驛”,每隔九路便有一“窩”,一共十一個窩,依次是赤岸驛、隴西監(jiān)、玉門關(guān)、陽監(jiān)、沙苑監(jiān)、函谷關(guān)、太仆寺、天駟監(jiān)、騏驥院、飛龍院,終點是尚乘局。
每兩窩之間有八路,每一路都以古代名馬命名如曳彩、流珠、翔云、越影等等。共十一窩,八十路,加起來為九十一。如李清照《打馬賦》中所言:“用五十六采之間,行九十一路之內(nèi)?!?p> 眾人尋了張桌子,林懷玉、瑩兒、林楚玉、雷武龍四人對面而坐。打馬之馬材質(zhì)各異,值錢一些的,犀角、象牙、金、銀、銅都有。尋常棋子都是一模一樣,上以顏色文字區(qū)分。
有人愛將棋子雕成馬形,固然好看,但往往棋格之中會有多馬,擺放卻是不便,故而絕大部分的棋子都如厚銅錢一般。
得意樓的打馬棋子卻是五種材質(zhì)都有,比尋常打馬的棋子大了一倍,棋面上一個馬頭栩栩如生,也不需刻字,誰的棋子都是一目了然。
四人擲骰分先,林懷玉點數(shù)最大,先取了銅質(zhì)紅馬第一,林楚玉選了金馬第二,瑩兒持了象牙白馬第三,雷武龍倒霉擲出個幺,持了犀角黑馬最末。
準(zhǔn)備已畢,第一步乃是鋪盆。備帖若干,各人均分,每人以部分帖入盆,是謂“鋪盆”。帖子便是籌碼。
打馬本是賭博之戲,這帖數(shù)多少關(guān)系輸贏,但先前林懷玉已經(jīng)說了,只比誰先撞線,故而帖數(shù)便不重要。
但既然是玩,規(guī)矩還是做足。
隨后便要擲骰,定下本采。
行棋打馬時要使用三枚骰子,一齊擲出去,一共會產(chǎn)生五十六種組合,也就是五十六種采,根據(jù)骰子的點數(shù)之和,分為賞采十一、罰采二和雜采四十三種,各有所指。
以第一次擲骰為準(zhǔn),各人所擲點數(shù),被認(rèn)作“本采”。本采必須為“雜色”四十三采中之一,若擲得“賞色”或“罰色”則不能認(rèn)作本采。
本采在玩時作用重大。本采有真、傍之別,原樣為“真本采”,只點數(shù)相同為“傍本采”。比如“皂鶴”是兩個五點,一個三點,計十三點,叫“真本采”。而“大槍”為雙六,一么,也是十三點,雖然點數(shù)相同,但色樣互異,所以只能叫“傍本采”。
四人依次擲出骰子,定下各自本采,林懷玉是二、四、五本采、林楚玉擲了個三、四、四,瑩兒乃是一、五、六,雷武龍擲出二、五、六。本采已定,接下來就是下馬。
下馬乃是根據(jù)所擲出的采決定下馬的匹數(shù)及賞罰帖數(shù),每人均有二十枚棋子,要分散投入局中,有譜為準(zhǔn)。如擲得“堂印”(四渾花,即三個四點。下同),下八匹馬,外賞八帖。假若擲者本采為十二點,此又?jǐn)S得三個四點,那么再下兩匹馬,共十匹馬。所賞之帖由盆中公帖出。
下馬后才能行馬。
行馬也是先打骰子,三枚骰子擲下,得出一組采,依此行馬。一個點數(shù),既可以由單獨一匹馬來走完,也可由多匹馬來分享,非常靈活。持棋之人,必須綜合分配子力。
打馬的關(guān)鍵之處,就在于“打馬”。數(shù)方棋子在盤中行走,自然要相遇。打馬的規(guī)矩是以多打少,有馬在某處,后馬行至,假如前馬數(shù)少于后馬或二者馬數(shù)相等,則后馬皆可打去前馬。
被打掉的前馬,要返回起點赤岸驛,重新來過。
此外,若是馬在窩中,后馬也不能打。入窩者還有賞,可再擲一次骰子,多一次行棋機會。
四人投入子力,四色馬在方寸棋盤之上展開駿足,頓時斗的難分難解。
果不其然,四人個個都是此道高手,行棋滴水不漏,四色馬錯落,暫以雷武龍當(dāng)先。
沈放與花輕語都不是很懂打馬的規(guī)矩,紇石烈光中一旁低聲指點?;ㄝp語一點就通,聽的雙眼放光,沈放卻是聽的頭暈眼花。
沈放自己也是奇怪,自己平常腦子甚是好用,學(xué)什么都快,為何反是聽的云山霧罩。忍不住問了些話。紇石烈光中耐心回他,結(jié)果越解釋,沈放反是疑惑越多。
紇石烈光中終于明白,笑道:“沈兄弟,你這性格太愛刨根問底,對規(guī)矩過于鉆研。這本是玩樂,規(guī)矩都是人為游戲而設(shè),細枝末節(jié)你想的太多,反而糊涂。”
沈放心道:“光中兄說的不假,我圍棋、象棋,樣樣稀松平常,當(dāng)年學(xué)圍棋,規(guī)矩也是問個沒完。或許也是瞻前顧后,自己想的太多,不能通達?!?p> 想想也是好笑,自己不愛墨守成規(guī),最愛鉆規(guī)矩空子,養(yǎng)成了機變的性子。但凡事有利有弊,另一面反是又走了極端,過于看重規(guī)矩,以致被限了格局。
道理也是簡單,所謂別出心裁,破而后立,沒有規(guī)矩,又如何破除?自己的幾招意境功夫始終比“金鎖”差了不少,想也是有束縛未能破解。
喜歡破壞規(guī)矩的人,卻也是最尊重規(guī)矩的那一個。世間矛盾,往往如此。
蕭平安也是兩眼一抹黑,沐云煙一旁教他。說了片刻,蕭平安腦袋已經(jīng)被沐云煙敲了七八記。
沐云煙不住搖頭,連道:“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
四人斗的精彩,圍觀眾人也是看的興高采烈。
轉(zhuǎn)眼四人的頭馬已經(jīng)近函谷關(guān)。函谷關(guān)乃是棋局一大坎,至此,必須湊成十馬方許過關(guān)。十馬過關(guān)后,同一人余馬不拘多寡,皆可隨后過關(guān)。
至函谷關(guān)時,少馬不許超過多馬,如前后都有他人多馬。則自己不準(zhǔn)行馬,等多馬移動后并已過關(guān),自己方可依點行馬。
凡遇打馬,遇入窩等情況,均可倒行。倒行步數(shù)也按所擲點數(shù),如擲得么、二、三,合為六點,可前行四步倒行二步。
此時仍是雷武龍領(lǐng)先,他十馬已在“飛翮”,只需再擲出二十點,便能入函谷關(guān)。
林懷玉與林楚玉稍稍落后?,搩洪_局不利,剛剛出發(fā)便被林楚玉打落三馬,卻是最慢,墊在最后。
按規(guī)矩,凡十馬先到函谷關(guān),可倒半盆,即取盆中全部帖的一半。在局之人需再添,湊足原數(shù)。但林懷玉已經(jīng)說過,只論全馬到終點,并不計帖數(shù)。
歐陽宗言心中得意,笑道:“雷兄一馬當(dāng)先,此局已十之八九矣!”
宋源寶反唇相譏,道:“小心林姐姐趕上,打了他的馬,竹籃打水一場空?!?p> 此際林懷玉棋子分作兩部,一部有十二馬,緊跟在雷武龍身后,若能擲得“賞擲”,又連續(xù)擲出大點,就能趕上,以多馬將雷武龍的十馬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