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一開,城外百姓蜂擁向前。早有數(shù)十名宋兵手持盾牌搶先出去,堵住門口,兩面一分,將百姓擠到兩旁,中間空出一條通道來。
城外都是些老弱病殘,哪當(dāng)?shù)淖∪绱藬D迫。立有幾人被擠倒在地,亂足踏來,不住哀號。
只是門前勢危,若是眾百姓一涌而入,沈天青等人被擠在城內(nèi),金兵轉(zhuǎn)眼殺至,城門難保,此時靠盾牌擠出一條道路,好教沈天青能率眾殺出。
但門前百姓見城門洞開,后有兇蠻金軍,哪里忍的住,爭先恐后,擠入城來。
李知縣被裹挾在人群之中,他身子肥大,前番不要命的奔跑,早耗盡氣力,懷中又抱著首級,更是笨拙。先前空地之上尚好,如今鉆入城門,竟被擠倒。
周圍百姓哪個還記得他是知縣,紛至沓來,瞬間將他淹沒。
沈天青隱約看見,心里只有唏噓。盾牌手勉強開出一條道路,一片混亂中,沈天青帶著眾人躍馬出城。門前守卒撤盾退回,城外百姓潮涌而入。
陣前金兵早已蓄勢待發(fā),一見城開,沙魯圖一聲令下,兩翼各一百精騎,各領(lǐng)兩百步卒,包抄而上。
金兵此番而來,只帶了兩百馬軍。金兵對宋,屢戰(zhàn)屢勝,靠的就算馬軍。此時兩翼兩百騎殺出,迅雷不及掩耳。
沙魯圖一早領(lǐng)兵疾進,吃了大虧,雖然所傷多半是糾集來的烏合之眾,卻也是引為大恥。此番大軍再來,勢要將這里縣移為平地。這沈天青大是勁敵,只是里縣終究不過五百守軍,以五千精兵吞滅此城,又算得什么。
沙魯圖憋了一口惡氣,早打定主意,今日只出六百精兵,定要拿下這城。是以雖將里縣團團圍住,卻叫四下按兵不動,此時城門一開,立刻派軍搶關(guān)。
兩百鐵騎聲勢已是不弱,馬蹄聲急,若戰(zhàn)鼓若轟雷,風(fēng)卷般殺至。金軍馬陣距城門不足五十丈,轉(zhuǎn)眼已經(jīng)奔到陣中。
《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弊怨殴コ嵌际亲钕轮摺?p> 而若情非得已,必打攻城之戰(zhàn),也有三策。上策仍是不打,繞城而過或是直接策反,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中策圍而不攻,耗盡敵資,借勢圍城打援。最下之法,才是壘土筑臺,云梯強攻,投石器,挖掘地道,水火攻法。
而以馬軍搶關(guān),乃是另一奇策,正適合此際。此間守將婦人之仁,終究還是差了一籌。
沈天青一馬當(dāng)先,身側(cè)三十余人,各挺長槍,一字排開,其余眾人卻是分成兩縱立在身后。
眼見金兵越來越近,敵人一張張猙獰的面孔也看的清楚,沈天青等人紋絲不動。
突然城頭一聲大喝,箭如雨下,奔在前面的十余騎金兵應(yīng)聲倒地,更有馬匹翻倒,后面的避讓不急,跟著撞倒。
里縣有一百弓箭手,另加雷縣尉的二十名弓手,此時大半已被調(diào)到了北門之前。眾兵卒見指揮使大人以必死之氣概帶軍出城,正是其身正,不令而行,雖明知守城無望,卻無一人退卻。
武元成手持硬弓,一箭將沖在最前面的一名金將射落馬下,高聲督戰(zhàn)。
眾弓手人人紅了眼睛,一枝接一枝不斷地朝金兵射去。
黃土滾滾,不斷有金兵落馬。
但金兵勢眾,更是馬快,倏爾已有十?dāng)?shù)騎沖到近前。
沈天青卻不接戰(zhàn),帶著眾人讓出一條通道。金兵先頭十余騎撥馬不急直沖而過。
兩側(cè)宋兵側(cè)面沖上,人人所持皆是丈余長的長槍,兩下合圍,將十?dāng)?shù)金兵圍在一處,盡數(shù)刺死。
此時金兵大隊已沖到近前,沈天青長劍一揮高聲號令,宋兵陣勢再變,六十人為一陣,結(jié)成一個圓陣。陣內(nèi)三十人也結(jié)成圓陣,大圈套著小圈。沈天青居中指揮。
此時百姓才有小半入城,金兵已沖至城下,將宋軍團團圍住。
宋軍在沈天青率領(lǐng)之下,牢牢護在城門之前,半步也不退卻。
此時敵我難分,城上已不能放箭。只是城前狹小,圓陣扼住了要害,金軍一時卻搶不到城門之下。
金兵雖數(shù)倍于宋軍,大多卻被堵在外圍,接戰(zhàn)不上。
沈天青一聲號令,外層圈陣放開一口,立刻又有數(shù)十金軍殺入陣來。
圈陣卻又合攏,反將進陣的金軍圍在當(dāng)中。外側(cè)的宋兵只守不攻,內(nèi)側(cè)的宋兵殺上前來,轉(zhuǎn)眼將陣中的幾十金兵刺倒。
沈天青號令不斷,圓陣變幻,時聚時散,聚時拒敵于外,散時放入敵軍,回身即刻殺死。于數(shù)倍于己的強敵當(dāng)中,一時竟是堅守不退。
沙魯圖遠遠看到,越看越是心驚,暗道:“都到南蠻貪生怕死,軟弱不堪,今日所見,何以如此勇悍?竟比我大金精銳尤有過之,這姓沈的卻究竟是何許人也?先前我等大意中了他的埋伏,雖也是足智多謀,但此時以不足百人,竟阻得我六百精兵不能前進一步。據(jù)平地演陣法以少敵多,縱使往日號稱用兵如神的岳武穆,只怕也不過如此。此等人物居然只做個小小的指揮使,究竟是南朝昏庸,還是江南之地,人杰地靈,真的有這許多英雄好漢?”
陳起趴在城墻向下看去,只見宋兵結(jié)陣大戰(zhàn)金兵,血肉橫飛。其狀之慘烈,自己從軍二十余載,不但見所未見,簡直聞所未聞。武元成雙手緊緊抓住城頭磚石,一雙虎目圓睜,幾乎要滴下血來。
此時城下百姓只余百十人還未入城,但也有金兵終于沖破陣勢,來到城門之前,當(dāng)下?lián)]刀砍殺百姓,搶奪城門。
說時遲,那時快。宋軍雖據(jù)守門前,殺傷敵寇,但沈天青所帶百人轉(zhuǎn)眼已死傷大半,再結(jié)不成陣勢。
沈天青大聲號令,宋兵突然搶回城門之下。蜂擁而上,轉(zhuǎn)眼又將攻到門前的十?dāng)?shù)名金兵斬殺。
守軍高聲招呼沈天青進城,沈天青仗劍守在最前面,喝令身邊虞候,令他帶人回城。
那虞候亦是悍勇,早殺紅了眼,如何肯退,喝道:“大人有令,你等退回城去!”揮刀砍翻一名金兵,反而沖上前去,身側(cè)還有不足二十余人,竟無一人肯回去城內(nèi),人人與沈天青并肩死戰(zhàn)。
沙魯圖鐵青著臉,自古英雄重英雄,兩軍交鋒都是尊敬對方的好漢。原先沙魯圖對沈天青的溢美之言,本多拖延之意,未必肺腑,此時卻也不由得暗暗佩服。
只是此時以眾敵寡,卻遲遲不能奏功,羞怒之情更勝相惜之意。身后數(shù)千兵將,對那宋將所為,盡皆看在眼里,一般的鴉雀無聲。想也是人人敬畏,這仗就算贏了,自己臉上也沒多少光彩。
正自著惱,身旁馬蹄聲響,幾騎突然沖出,當(dāng)頭的正是那姓彭的,沙魯圖心念一動,大聲道:“要活的。”
那姓彭的卻是毫不理會,幾騎快馬沖去,轉(zhuǎn)瞬即到城下。
沈天青等人兀自負隅死斗,突然幾條黑影沖到近前,刀光閃動,身邊立有幾人栽倒。
眼前刀光一動,橫劍一架,虎口劇震,長劍幾乎脫手。定睛看時,眼前一人,正是先前會過的黑衣瘦小之人。
此時這人已經(jīng)脫了面罩,四十多歲年紀(jì),臉上一點表情也無,面皮慘白,顴骨高高隆起,便如已經(jīng)餓了十天半個月的癆病鬼模樣。
沈天青早知此人厲害,也不打話,一劍刺出。
那人嘿嘿一笑,微一側(cè)步,突然刀交左手,右手一探,竟朝沈天青劍上抓去。
沈天青見他竟然敢空手來抓自己兵刃,心道你如此托大,待你抓住我劍,我立刻回手,不將你手掌也削了下來。
略一分神,那姓彭的手臂忽然暴漲一尺,直抓沈天青脈門。這一招他使來看似輕描淡寫,卻是極高明的外家功夫。
沈天青一生在軍中為官,哪見過如此高明的武林功夫。急忙縮手,手中一麻,長劍已被那人夾手奪過,擲在地下。
沈天青一招便丟了自己兵刃,知道自己功夫和此人相比當(dāng)真有云泥之別。
但他一生戎馬,性格更是外柔內(nèi)剛,雖知不敵,卻絕不慌亂。俯身拾了把長槍在手,一式鳳點頭,弓身拔背,單足點地,前虛后實,長槍斜挑,牢牢守住了門戶。
這一式本是岳家槍法,不但軍中,民間會者也是不少。
那姓彭的見他臨危不亂,這招使得甚是干凈利落,顯是下過苦功,點了點頭。
身旁卻有幾人叫好,沈天青斜眼一瞥,這短短功夫,隨著自己的二十幾名宋軍竟然都已尸橫在地,城門卻已關(guān)上。幾個黑衣人站在一旁,有高有矮,抱臂站在一旁,看著他兩人。
沈天青心知這幾人與那姓彭的一路,想來也是武林中的高手,自己只怕一個也敵不過。斜眼一瞥,隨即收回目光,仍是牢牢盯住那姓彭的,竟是絲毫不亂。
此時城門前金兵收攏列陣,領(lǐng)頭的金將面色難看。兩百鐵騎加四百精兵竟沒能從不足一百人手中搶下城門,不知回去將軍要怎生責(zé)罰。帶軍后撤,避開城頭弓箭。
一道道目光都集中在沈天青身上,看此人細皮嫩肉,一副書生模樣,實不信他能率不足百人就將四百精兵拒之門外。
其余幾名高手也是站在一旁,顯然無意上前相助。沈天青遠遠不是那姓彭的對手,幾人都是高手,自然一看便知。
沈天青深吸一口氣,長槍一抖,分心便刺,那姓彭的嘿嘿一笑道:“好一招‘青龍取水’?!笔滞笠环?,又是用手去抓槍尖。
沈天青不待槍勢用老,槍鋒一偏,一式“云橫秦嶺”橫掃而出。那姓彭的手臂一沉,在槍桿上輕輕一推。
沈天青只覺一股大力涌來,長槍幾乎脫手,身子順勢轉(zhuǎn)了半個圈子,長槍一縮,猛地刺出。
這招“白蛇吐信”,正是岳家槍的精華所在。
那姓彭的哈哈大笑,突然連出數(shù)刀。
沈天青只見刀光閃動,每一刀都砍在自己槍桿之上,一刀便削斷一截,還未能看清對方的刀法,手中已只剩下尺把長的一截木棍。若不是此人手下留情,一雙手早被砍了下來。
但此人不下殺手,自然不會有什么好意,定是要生擒自己。
沈天青心如死灰,心道,難道我會讓你擒住要挾部將不成?你將我瞧的忒也輕了。手腕一轉(zhuǎn),半截槍桿猛地向心口扎去,決心一死,誓不能教此人活抓了自己。
那姓彭的呵呵一笑,欺近身來,一指點在沈天青胸前,沈天青頓時動彈不得。
只聽那姓彭的道:“沈大人,乖乖的跟我走吧?!?p> 注1:北宋時按照當(dāng)時國家統(tǒng)計的資料,一般縣城五千到二萬人,一千到五千戶,戶均5口以上,這個數(shù)字到了南宋突然銳減,《宋會要輯稿》所載,從紹興二十九年到淳熙十六年這三十一年間,戶均在1.5口到2.2口間徘徊。很多史學(xué)家認為這是只統(tǒng)計男丁甚至壯年,不計女子,或是為了應(yīng)付朝廷稅賦才用的分戶手段,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注2:宋人不會稱官員為“老爺”或“大人”,因為“大人”只用來稱呼父親。宋人筆記《雞肋編》載:“世惟子稱父為大人,若施之于他,則眾駭笑之矣?!?。見官稱“大人”之風(fēng)是從元朝開始的,明清相沿。小說為方便讀寫,學(xué)者通人勿究。還有一個“您”字,如今使用廣泛,但唐宋以及之前的書籍文章詩詞中,都找不到這個字?!澳背霈F(xiàn)在書籍中,最早也要到元朝,并且指的是第二人稱復(fù)數(shù),“你們”之意,乃是來自包括契丹語、女真語、和蒙古語在內(nèi)的阿爾泰語系。
注3:北宋南宋是后人說法,當(dāng)時的人絕不會說,文中出現(xiàn)多為方便說明或是區(qū)分。
注4:自秦時起,歷朝歷代,都會以某一種語言為全國通用之語,便是如今我們習(xí)慣所說的“官話”。但實際上,秦稱“雅言”,宋稱“正音”,“官話”一詞,乃是明清時才有。自隋唐科舉制度建立,標(biāo)準(zhǔn)普通話的地位更高,讀書人必學(xué)王朝正聲。上古時代,五帝時期和后來的夏、商時期,中原黃河流域地區(qū)是華夏先民的主要活動地帶。夏建都在洛陽,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陽周邊。所以歷代雅言標(biāo)準(zhǔn)音的基礎(chǔ)就是在洛陽,這一點一直到唐、宋、元、明都是如此。但此處所說的是“洛陽讀書音”,并非古代的洛陽口語,更不是今天的洛陽方言,而是洛陽太學(xué)里教學(xué)采用的標(biāo)準(zhǔn)讀書音,是古代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語音。因此南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中說“中原惟洛陽得天地之中,語音最正?!钡终J為即使是洛陽的讀音亦并非純正,如洛陽語“謂弦為玄,謂玄為弦,謂犬為遣,謂遣為犬之類,亦自不少?!?p> 宋朝的官話是取開封與洛陽話的綜合,應(yīng)稱“正音”,書中一律以更為通俗的“官話”相稱。
注5:文中何嘯風(fēng)說,殲敵一千零五十二人,其實宋人正確說法,應(yīng)是一千五十二人。零字在古時乃雨落之延伸,有少、零碎、零落等意,但不能與數(shù)字0等同。公元前4世紀(jì),中國算術(shù)已有零的概念,名叫“無入”,表示雖看不見但是已經(jīng)進來了,不過還沒有專門符號。
12世紀(jì)宋代蔡沈《律率新書》中用方格表示“零”,秦九韶在其著作《數(shù)書九章》中大量使用符號“〇”來表示零,但都只為表空之用。而為什么“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以算籌計數(shù)之時,空位往往就手放上一枚銅錢,形似而已。而零錢一詞的由來,大約也于此有關(guān)。零真正添加數(shù)字“0”的含義,要到19世紀(jì)的清代。書中不會強調(diào)這些細節(jié),隨性之處,第一章開篇,權(quán)作賠禮。
注6:宋時一兩銀子相當(dāng)于如今的六百到一千元。文中我們統(tǒng)一按照一兩銀一千元,一兩金一萬元。后文有較詳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