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主人乃是虛無之身,魂魄之體。以秘術(shù)聚三魂七魄不散,以宮殿養(yǎng)其神魂,得以茍存。
然,魂魄離體非久存之法,無根浮萍,無肉身滋養(yǎng),終究是空中樓閣。
天地命三魂其一點靈光為元神,元神脆弱,易受外界污穢之氣侵蝕。元神長久的與污穢之氣接觸,輕者三魂不穩(wěn),重者三魂飄散,元神或消散于天地了無痕跡,或化作厲鬼為惡一方。
宮殿主人周身有著淺淺的紅色,這是元神遭受侵蝕的表現(xiàn)。元神遭受侵蝕,或泛紅色為厲,或泛黑色為惡。至于元神泛出金光,或白色圣潔者,乃是有功德加身,或修行有成的仙家。
現(xiàn)在的宮殿主人只需等待白卓三魂七魄顯現(xiàn),后吞噬之。說是吞噬也可以是融合,融合身體原主人的三魂七魄,方能不受肉身排斥,得以長存。
修仙之人經(jīng)過洗禮,元神強度遠(yuǎn)遠(yuǎn)超出凡人,故而在融合途中,修仙之人往往能占據(jù)主動,成為身體的主宰者。
宮殿主人見白卓魂魄久久不出,臉上顯露不耐之色。
雙手法決連掐,口中默念?!八姆綖槔危硭篱T開,指靈為燈,合天地命三魂。”
只見宮殿主人右手食指前伸,余指蜷曲大喝一聲。“聚。”
既然不愿意出來,那本座就來幫上一幫。
宮殿之中陰風(fēng)四起,好似有什么東西要出來一般,片刻之后陰風(fēng)平息。宮殿中除了宮殿主人與倒地不起的白卓外,再無他人。
白卓的魂魄并未匯聚,此前種種如同幻覺,來得快去的也快。
宮殿主人眉頭微皺,明明是朦朧一般的面容,卻能讓人看出皺眉的動作。
宮殿主人將雙指放于白卓鼻前,沒有呼吸。再用手探查白卓的脈搏,依舊沒有反應(yīng)。這些都可以證明白卓已死,雖死,卻魂魄留于身,三魂七魄不出,宮殿主人也就沒有了奪舍的能力。
且不說強行奪舍所需修為之高,單單是在他人主場行竊主之事,兇險異常,稍有不慎身死道消乃是平常。
宮殿主人讓白卓窒息而死,自然是為了保證身體的完整性,畢竟很可能是自己以后使用的,太破損了也不好。
但是現(xiàn)在白卓明明沒有了呼吸和脈搏,魂魄卻未離體而出,這讓宮殿主人很惱火。
不會魂魄直接消散,沒有能力聚顯?這也不是不可能,凡人魂魄是極為脆弱的,宮殿主人在自己的主場行事,仙法直接摧毀白卓的魂魄也不是不可能。
沒有白卓的魂魄作為調(diào)和劑,宮殿主人想要成功入住必定費上一番功夫。這還是其次的,如果白卓的魂魄沒有消散,只是單純的未離體而出。那宮殿主人貿(mào)然入住白卓的身軀,很可能需要在白卓的主場與白卓斗個你死我活。
修仙之人有通天只能,但也是會怕死的,修道尋的便是長生。要不要冒險試試,亦或者等待下一位進(jìn)入者。難題擺在宮殿主人的面前,難以選擇。
現(xiàn)在宮殿主人戾氣纏身,白卓便是其救命稻草,能解燃眉之急,甚至一勞永逸。再等下去,自己很可能是意識陷入混沌,成為孤魂野鬼。
但是不等吧,宮殿主人觀白卓也是有些許氣運在身之人,靈果便是很好的證明。
赤靈果有幫助靈獸開智的效果,普通野獸食之,能入修仙之道。修道妖靈食之,能加快化形進(jìn)度。
人生而為人,便是莫大的氣運。更何況是有靈果在身的凡人。
宮殿主人就怕白卓身上有氣運作怪,無端壞自己好事。
“可恨未習(xí)得那望氣之術(shù),看不透此子虛實。”
氣運因果這樣玄之又玄的東西,對于修道之人來說,尤為警惕。
望氣、相面、卜算之道,以身窺天地虛實。這類人與天地牽扯頗深,稍有不慎便會落入那萬丈深淵。這也是得窺天機者,神神秘秘欲說還休的原因。
修道之人多喜居老林于世隔絕,此番作為,并非無意為之。
宮殿主人準(zhǔn)備在多等片刻乃至幾個時辰,更長的時光都慢慢等過去了,這短短幾個時辰,也還是等的起的。
宮殿主人轉(zhuǎn)身,漫步回到了宮殿主座之上,閉目養(yǎng)神。
————————————————————
“小友,醒醒。小友,快醒醒。”
白卓睜眼,窒息之感消失不見,繼而感受到的是淡淡的暖意。
“小友?!?p> 白卓起身,入眼是無盡白色,以及一位仙風(fēng)道骨白衣飄飄的白胡老者。
老者一身素衣,右手端著拂塵盤坐在這方白色空間之中。
“小友,可曾醒來。”
面對老者,白卓沒由來生出親近之意。老者很符合白卓想象中的仙人模樣,故而恭敬答道。
“嗯,,,”
老者點點頭,拂塵一掃,一方蒲團便出現(xiàn)在白卓身旁。
“你估計有很多疑問,坐下,貧道替你一一解答?!?p> 白卓腦中回想著前世道家見面禮節(jié),回想不起來,白卓只得很江湖的一抱拳,向著老者行禮。
也不知道這抱拳禮用的對不對。
白卓坐下之后,老者便向白卓解釋起來。
老者自稱云中道人,修行幾百載,略有小成。
云岐山便是道人隱居之地,白卓此前見到的云中天宮也是道人手筆。
天宮中存放有一顆蛟龍珠,可助蛇屬褪凡化龍。
云中道人在晚年尋得一條小白蛇,白蛇天資聰慧,道人便將其帶在身邊,算是為其保駕護航了。
但想要修成妖身何其難也,小白蛇在道人羽化之時也未能修的足夠境界,服食那顆蛟龍珠。
道人便在秘境中以幻陣鑄就了云海天宮,一則,為道人挑選優(yōu)秀的繼承人,二則嘛,也是為小白蛇化龍留下一處后手。
小白蛇需要不斷引導(dǎo)合適之人進(jìn)入秘境,繼承道人所學(xué)道統(tǒng),其一可磨煉小白蛇心性,二則可讓小白蛇匯聚功德。
功德加身則化龍難度減小,同理,如果罪孽加身,化龍之路便會艱險異常。如此后不知悔改,便會葬身雷劫之下。
云中道人乃名門正派,小白蛇助其傳下道統(tǒng),使其門派道統(tǒng)不滅,也算是一份功德。由此可見道人多小白蛇何其喜愛,一脈道法傳承,系于小白蛇一身,為了小白蛇多一分化龍之機,道人明知羽化在即,也未主動挑選繼承人。
接受傳承之后,道人弟子自會去尋那小白蛇,將蛟龍珠轉(zhuǎn)交小白蛇,無論那時的小白蛇是否需要,這是一個承諾,是道人對小白蛇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