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生活

你好律師先生

第二十一章---狡辯

你好律師先生 律風 2367 2020-03-11 21:05:28

  發(fā)問完第二被告,審判長讓法警將第一被告帶進來,兩人又一次同坐在法庭中。

  “公訴人,有無對兩被告共同詢問的問題?”

  “辯護人,有無對兩被告共同發(fā)問的問題?”

  ......

  剛剛該問的幾乎都問了,沒有必要重復,浪費法庭的時間,所以公訴人和辯護人沒有再繼續(xù)進行發(fā)問。

  法官對幾個問題進行了簡單的詢問以后,便進入了庭審的第二個程序。

  “現(xiàn)在由公訴人進行舉證,被告人和辯護人進行對公訴人出示的證據(jù)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p>  所謂的舉證、質(zhì)證,就是由公訴人將公安機關在偵查中取得的各種證據(jù)進行出示,以證明被告有罪。

  而質(zhì)證,就是對證據(jù)進行質(zhì)疑,由被告及其辯護人對該證據(jù)發(fā)表意見。

  公訴人早就準備好了電子模板,已經(jīng)拷到書記員的電腦上,照著念就好。

  “下面公訴人進行舉證,第一份證據(jù)是報案書,證明由受害單位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進行偵查......

  第二份證據(jù)是抓獲經(jīng)過......

  第三份證據(jù)是被告人的供述......

  第四份證據(jù)是《車輛貸款合同》......”

  ......

  現(xiàn)實庭審中,民事案件的舉證可能會一起舉證,一股腦的把所有的證據(jù)出示,而刑事案子都是一證據(jù)一質(zhì)證。

  其實,對于上述的證據(jù),大家都沒有什么意見,合同、銀行流水、微信聊天記錄什么的都是實打?qū)嵉拇嬖谥?,再說被告都認,沒有什么假的真的。

  而對于被告人的供述,各自說自己的。有罪的,能和案件有關聯(lián),相輔相成的,那肯定是沒什么意見;與案件的證據(jù)材料不相符的,諸如張成安之流,將鍋往外推的,不說實話的,不是沒辦法定他罪,證據(jù)確鑿的情況下,也跑不了。

  其實,在開庭前半年多,陸云就將證據(jù)從檢察院閱了出來。公安機關將案子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之日,辯護人就可以去閱卷,這是刑訴法規(guī)定的。

  公訴人不能搞證據(jù)突襲!

  但是辯護人可以,刑訴法規(guī)定庭前公訴人要將所有材料提交但是沒規(guī)定辯護人。

  之前的案卷都是檢察院案管中心的工作人員將紙質(zhì)材料用掃描儀掃描,錄入電腦,律師直接去刻盤就可以。

  不過,這個案子陸云去早了,第一天移送的,第二天就去了,沒辦法,自己用手機一張張的照吧,拍了一個上午,從上班八點半到中午十一點,差點就讓人留下吃飯了!

  本來去的時候,小米內(nèi)存還有三十多個G,完事后只剩下可憐的十幾個G,陸律師可憐的手啊。

  對證據(jù)沒有異議,但是并不代表對公訴人的指控沒有異議。

  “審判長,辯護人對于公訴人出示的銀行流水記錄沒有異議,但是并不能以此來證明被告人犯有合同詐騙罪?!?p>  陸云略微一停頓,看了眼公訴人繼續(xù)說道:

  “根據(jù)銀行流水的顯示,合同詐騙罪所涉及的貸款,最后的還款時間是在XX年的2月份,而被告人在當月被采取了強制措施,進入了看守所,所以他沒有辦法還款。

  而且,合同詐騙罪的案發(fā)并不是因為相關的單位報案,而是因為公安機關掌握了相關的信息,前往相關單位進行調(diào)查,此時,合同詐騙罪所涉及的單位才予以報案,從公訴人剛剛出示的報案書中的時間,可以看出報案的時間是在被告人進入看守所以后。

  故,合同詐騙罪的貸款一直是按期償還,受害單位在公安機關進行調(diào)取的時候,并未有任何的損失,之所以未還貸款是因為被告人被采取了強制措施,無法歸還,這不能歸責于被告?!?p>  “公訴人,有什么補充的?”,審判長聽完陸云的意見后,對公訴人說。

  “審判長,剛剛公訴人出具的被告人筆錄中,兩位被告人皆稱辦理貸款就是為了掙錢,也就是實施詐騙的行為。

  而且他們也承認沒有任何的還款能力,都是靠著透支信用卡來支付購車的首付款?!?p>  “辯護人?”,審判長將目光轉(zhuǎn)向陸云。

  “審判長,雖然被告如此供述,但是我們不能否認還款的事實。

  雖然他嘴上說不還,可是身體上還是很誠實,一直在歸還貸款?!?p>  “的確如辯護人所言,在案發(fā)前是如期歸還貸款。

  但是這只是他們犯罪手段中的一環(huán),被告王進也承認其還幾期以后就不還了,其最終的目的還是歸根在詐騙之上。

  雖然公安機關提前介入,但是這也是在挽回受害單位的損害,”,經(jīng)過審判長允許后,公訴人反駁。

  “一般民事糾紛中,如果對方未還款,出借方一般會采取催收的方式,即使催收不到,那么也會采取民事訴訟,通過起訴的方式來實現(xiàn)債權(quán)。

  即使是諸如信用卡詐騙罪,最高院和最高檢出具的司法解釋都要求發(fā)卡銀行履行督促義務,要求發(fā)卡銀行催收兩次以上才可能構(gòu)成信用卡詐騙罪,而兩次催收的間隔需要一個月以上。

  信用卡詐騙罪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合同詐騙罪呢?

  我們不能確定之后的事情是如何發(fā)生,因為畢竟沒有發(fā)生嘛。

  我們沒有權(quán)利界定今后的走向是什么樣的。

  如果經(jīng)過催收后,那么當事人出于不想觸犯刑事犯罪的心里而歸還了,受害單位不就沒有損失了嗎?”

  “請辯護人注意,被告并沒有償還能力?!?,公訴人提醒道。

  “沒有償還能力和沒有還款是兩回事。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并不代表不還款,其以借款、透支的方式來償還也是歸還。

  至于其借款、透支的后果、性質(zhì)如何,那是另一個法律關系,并不在本案的討論范圍內(nèi)?!保懺品瘩g道。

  “請辯護人注意,公訴人剛剛出具的證據(jù)中,關于貸款的材料方面,被告出具的都是虛假的,其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制作虛假的材料,符合合同詐騙罪的特征。”

  “的確,其材料為虛假,辯護人并不否認。

  但是,其還款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且受害單位在未到還款期限時,便向公安機關報案,好像是受害單位違約。

  實際上,在報案前,他們是沒有任何損失的。雖然材料虛假,但是這種虛假足以使受害單位信任嗎?

  在案涉的某二手車平臺和小貸公司,被告人提交了多次材料,辦理了多次的車輛貸款,材料每次都不一樣,但是仍然通過了審核,這就表明,受害單位對此是默認并且放縱的。

  被告的這種虛假只要一般人細致審核就可找出矛盾點,這種虛假不足以使受害單位產(chǎn)生錯誤的認識。

  相反,受害單位在多次受到不一致材料時,仍然予以放款,其自身對被告的行為是默許的?!?p>  其實,陸云感覺擼車貸這種事,但凡想干就不可能干一輛,次數(shù)多了,難道不會被發(fā)現(xiàn)?

  審核崗的都是吃干飯的?

  能搞到幾十萬、幾百萬,中間有沒有內(nèi)鬼,誰能說的清楚呢?

  有時候也不能說一些公司就沒錯,為了業(yè)務量,掙錢唄。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