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漂流人

第一章 北方來的奸細

大明漂流人 沐嵐翊 2067 2020-02-13 10:56:49

  李逸瀾此時的心情是崩潰的。

  就在剛才,李逸瀾確認了一個令他悲痛的消息:熬夜為一個大的甲方客戶寫策劃的他,倒在了電腦桌前,再次醒來,已經(jīng)身處永歷二十一年的大明。

  前世對歷史頗有興趣的李逸瀾回想了一下,南明的最后一個皇帝朱由榔,是在永歷十六年的時候由吳三桂下令用弓弦勒死的。

  而將自己從海面上救起來的這群人,聲稱是奉延平王命令到日本貿(mào)易的大明官商。

  如此想來,此時的延平王,不是指大名鼎鼎的國姓爺朱成功(鄭成功),而是他的兒子鄭經(jīng)。

  想到這,李逸瀾內心更加崩潰了。

  五年前,大明的天子朱由榔、兩蹶名王的晉王李定國和名震東南的延平王朱成功離世。

  三年前,大明最后的兵部尚書張煌言解散義軍隱居海島,結果被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同年,農(nóng)民軍領袖、受封大明臨國公的李來亨被十萬清軍圍困于湖北茅麓山,舉家自焚。

  至此,大陸上公開反清復明的旗幟都已經(jīng)倒下。

  此時此刻,李逸瀾腦海中浮現(xiàn)出的,是張煌言就義前的嘆息。

  “大好江山,可惜淪于腥膻!”

  ......

  就在李逸瀾腦海里還在消化自己不幸穿越的事實時,對面那個看上去氣度恢宏,冷靜沉穩(wěn)的中年人皺起了自己的川字眉。

  這個說官話時操著一口濃厚泉州腔的中年人叫林寅觀,是這艘海船的船主。

  片刻前,林寅觀遠遠看到李逸瀾時,首先觀察到的是李逸瀾的發(fā)式,盡管頭發(fā)較短,但與此時清廷統(tǒng)治下的金錢鼠尾截然不同。由此林寅觀已經(jīng)在作了一個大膽的推斷:李逸瀾和他們一樣,是越來越少的抗清義士中的一員。

  再定睛一看,林寅觀發(fā)現(xiàn)李逸瀾皮膚細膩,一看就是不干粗活,養(yǎng)尊處優(yōu)之人,恐怕來頭不小。

  林寅觀的目光最終停留在了李逸瀾的下半身,準確來說,是李逸瀾那條短褲上。眼光毒辣的林寅觀,一眼就看出來這短褲的材質,為其生平所未見。以上種種,都說明了這李逸瀾不是一般人。

  因而,出于廣結門路的商人習慣,剛才林寅觀還特意吩咐過家丁方治,去船艙中拿一套自己穿的衣物,用來給李逸瀾換上,免得這個公子哥著涼了。

  可是,當李逸瀾開口說話,與船上眾人交談片刻之后,林寅觀逐漸感覺到了不對勁。

  李逸瀾聽不懂閩南話,這倒正常,但是當他用一口帶著北方口音的官話,說自己來自廣東時,疑點隨之浮現(xiàn)。

  ......

  非常時期,自己這艘船上又是執(zhí)行著延平王賦予的特殊使命,林寅觀不希望在還有幾天就能到達長崎的關鍵時期,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壞了延平王的大事。

  一念至此,林寅觀立刻開口問道:“你說你是廣東人,但是為何說南京官話時卻帶著北地的口音?依我看,你是韃子派來的奸細吧!”

  此言一出,已經(jīng)聽出來的人點頭認可,即使有剛才第一時間沒有察覺出不對的人,此時盯著李逸瀾,也帶上了懷疑的眼神。

  李逸瀾苦笑道:“我確實來自廣東?。俊?p>  曾經(jīng)在咨詢公司應付過各種甲方刁難的李逸瀾明白,這是要試探自己的底細了。

  強行使自己從穿越的悲憤中鎮(zhèn)定下來,李逸瀾找到了問題所在: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演變,大明朝用的南方官話,與后世的由北方官話演變而來的普通話有很大差別。

  不幸的是,身為廣東人的李逸瀾,普通話常被人稱贊為標準。

  因此,現(xiàn)在他說的官話,在這群福建人耳朵里毫無懸念地帶著濃重的北方口音。

  李逸瀾嘗試說一些廣州話,以證明自己的身份。

  “我確實系廣州人啊,你哋識唔識聽廣州話?”

  林寅觀等人面面相覷,讓這些籍貫幾乎全部來自泉州和漳州的人辨認一個廣州人說的是不是廣州話,確實有點強人所難了。

  因此,盡管李逸瀾口中的廣州話與當時的粵語其實也有一定的區(qū)別,但此時竟然也能夠蒙混過關。

  看見眾人態(tài)度有所和緩,李逸瀾趁熱打鐵,又編造出一個大明朝李逸瀾的故事。

  李逸瀾,二十四歲,廣州府香山縣人,父親是當?shù)睾郎蹋钜轂懩暧讜r曾經(jīng)跟隨經(jīng)商的父親在京師生活,習得北方口音的官話。

  此后明清鼎革,全家雖然被迫剃發(fā)當了大清順民,但心中郁結,因此李成棟反正時,父親曾經(jīng)出資相助。只是沒想到時隔多年,廣州府的官員拿李逸瀾家族開刀,以資助反賊為由,滿門抄斬,沒收錢財,合伙賺了一筆外快。

  事發(fā)時,李逸瀾恰巧不在府內,聞訊后,李逸瀾和身邊幾個仆人剪掉了金錢鼠尾,連夜跑到寺廟中偽裝成和尚避難。

  如此過了一個多月,李逸瀾終究找到機會搭上一艘走私船出海,前往日本避難,只是沒想到天有不測風云,途中不幸碰上暴風,遭遇了一場海難。雖然大難不死,到頭來也只剩下李逸瀾孤身一人了。

  李逸瀾發(fā)揮自己前世忽悠甲方時的功力,避實就虛,將這一番故事講得動人肺腑,甚至在某些細節(jié)上還引起了船上一些人的共情。

  眾人對李逸瀾的事情紛紛發(fā)表自己意見,主管船上物資調配的財副陳得才二十四歲,注重義理,為人仗義,力主接納李逸瀾;而總管林端年紀稍長,相對求穩(wěn),建議先將李逸瀾關起來,免得壞了延平王的大事。

  林寅觀頗感頭大,本來一個救人的好事,這時候卻不得不謹慎處理。沉吟了一下會,林寅觀吩咐道:“方治,你先帶李公子回船艙,細心照料?!?p>  隨即轉頭對李逸瀾又道:“李公子剛剛經(jīng)歷了這海上奮力求生,想必已經(jīng)精疲力盡,這幾日就好好在艙內休息,等到了長崎,我們再把酒暢談不遲?!?p>  林寅觀一番交代下來,態(tài)度其實還是偏向了穩(wěn)重的林端,將李逸瀾軟禁了起來,方治這幾日將會好好盯著李逸瀾,不讓他亂跑。

  穿越暫且不說,剛一穿越就被人軟禁了起來,李逸瀾搖搖頭,無奈地跟著方治去了船艙。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