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學堂中間休息時,她看到有學童將寫錯或?qū)憠牡募垼瑏G到墻角的垃圾簍里,心里不由一動。
下學后,她故意等到大家都走了,叫冬兒打掩護,把紙簍里的紙撿出來,一張張在地上撫平,卷好,高興的拿了回去。
為了能有更多的紙練字,她后來一直都撿這種紙回去練字用。
五天后,不知柳姨娘是如何說動田老爺?shù)?,悠然下學回來,趙姨娘激動萬分的告訴她:“老爺讓人傳話,明早帶著你和欣然一起去行拜師禮,書箱、啟蒙書和筆墨紙硯都送來了?!?p> 悠然心里松了口氣。
送來的書箱、書和筆墨硯臺,雖然都是舊的,大概是前面三個姐姐用過的,但這已經(jīng)很好了,她不用為筆墨硯臺發(fā)愁了。
次日拜師后,田悠然和田欣然正式在學堂里做起了學童。
這時離張小穎穿過來,已經(jīng)過去五個月了。
悠然第一次見欣然,這位六姐,就給了她個下馬威。
一見面,她就規(guī)規(guī)矩矩的對欣然行禮,喊了聲“六姐姐!”
欣然沒有還禮,只是蔑視的打量了她兩眼,說了句:“你就是那小傻子?離我遠點兒,別跟人說你是我妹妹。”
冬兒很生氣,剛想開口,悠然拉著她就走開了。
她一點都不生氣,她一個二十多歲的人,怎能跟六歲的小娃娃計較?離遠點就離遠點唄,好歹也是借了她的光,自己才能正式到學堂讀書的。
正式入學后,悠然在學堂里話最少,學習最刻苦。
她和欣然入學晚,啟蒙班已經(jīng)學完了《四字歌》里的字,如今正在講《百字文》。
她每天不僅要學好當天的《百字文》,還向夫子或?qū)W兄們,請教前面她沒學到的《四字歌》里的字。
她每天都堅持學三句,十二個字,一個來月,就把前面的所有課程都補上了。
回到家里,她也是一頭鉆進屋里,埋頭苦練毛筆字。生生把胳膊都練腫了。已經(jīng)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兩個月后,她就成了書院啟蒙班,學得最好的學生之一。
文夫子和他爹文老夫子都很欣賞她的苦學精神。
老夫子私下還對她的便宜爹說:“這孩子若是個男孩,假以時日,一定是個可造之材?!?p> 田仲卿聽了頗感納罕“明明是一個癡傻孩子,怎么現(xiàn)在就變成個可造之材了?難不成是貴人語遲?大智若愚?怪哉!怪哉!”
他有些不信,讓夫人派人去打聽了一翻,得到的答復是:這孩子每天起五更熬半夜,日夜練字、苦讀。少有的好學。
他想了想,這也許就是勤能補拙吧?也就撂過不管了。
因為在他心里,一個女孩子讀書再行,也不能去考功名,還是無用。
悠然其實是想用埋頭苦讀的種種表現(xiàn),將原身的智商,在田府合理的給找回來。
她想讓大家覺得,傻孩子的智商,是可以通過學習提高的,這樣以后她有什么過人之處,也好有個解釋,不會讓人猜疑或太過吃驚。
畢竟,她不愿意一輩子被人當傻子對待。
啟蒙班的教材,她在三個月后,已經(jīng)學完背會了。
但她從不表現(xiàn)出來,只是悄悄的讓冬兒去借田家庶長子,她的便宜親哥哥,田宏武的書來看。
冬兒的哥哥長青,是田宏武的書童跟班,她有這個便利條件。
便宜哥哥大概也聽說了她學習不錯,雖然沒怎么理過她,但也沒拒絕過,給她借書看。
半年下來,她將書院大班的教材,也學完背會后,已經(jīng)沒啥好學的了。只能通過大哥,去借父親書房的書看了。
看了許多書,她才弄明白,這個朝代,并不是前世歷史上存在的朝代,她穿越的是一個平行異時空,至于是和歷史上哪個朝代相仿,她現(xiàn)在還搞不清楚。
不過文化,禮儀,道德規(guī)范等等封建體制倒和前世的古代大體一樣。
夫子們的講課進度很慢,書院的啟蒙班學生,都是準備學幾年后,考童生或秀才的,短期教授的知識量,不是很多,根本不夠她學的。
加上她學習的目的,跟學堂里的男孩子不同,他們主要是學做文章和詩詞歌賦,是為了考功名。
而她只是為了識字,為了能看懂書,了解這個國家的國情,制度,經(jīng)濟,律法和風土人情,以便自己以后在這個時代立足。
現(xiàn)在,她基本的知識儲備已經(jīng)有了,律法之類的,以后有的是時間,去看書學習,畢竟她現(xiàn)在才六歲。因此,她不再那么拼命苦讀,大量的時間都用在練字上。
半年多來,她起早貪黑用功學****的身體,已經(jīng)瘦了下來。當然,這也有她為了身體健康,刻意少吃的原因。
但是,趙姨娘卻不這么想,她覺得悠然是學習太苦,還沒有肉和雞蛋吃,才瘦的。
為了給她爭取到有營養(yǎng)的食材,趙姨娘把月銀都給了廚房管事的,去換雞蛋和羊肉。
當然不能白換,還要給好處費,錢少了,她還要陪小心,看人臉色,受了許多下人的折辱。
悠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憑趙姨娘對一個癡傻孩子,都如此珍愛保護,就知道,她是一個多么善良和真心疼孩子的母親。
慢慢的,悠然心里,真的把她當做自己的親娘了。
為了不讓姨娘作難,受委屈求人,她不得不想著早點掙錢。
她一直找機會,想出府了解一下這里的生意行情,看看自己能找到什么掙錢的途徑。
恰好趕上今天府里辦喜事,她決定抓住這次機會出府一趟。
于是這才有了,趁著二姐怡然出嫁,比較忙亂之際,她偷跑出去,了解市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