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敗寇,這原本就是萬古不變的定律。
長思明了,父母身亡,很有部分是父親早年反叛的原因。因而她對于容疏真正的的心結(jié),其實一直扣在楚隱這里。
多年前楚隱是他們當(dāng)中最乖的一個孩子,聰明,有耐心,從小就看得出有過人之才。不過生而上天不眷顧,有娘胎里帶出來的眼疾。是以常年白綾覆面。
他沉靜,溫柔。雖然眼盲,卻心靈明澈。長思比他小一歲,平時若是被木彥瞻和綰音欺負了就來找他,他雖不會去把那兩人爆打一頓,但總是會幫自己出口氣回來。到了年節(jié)時,他會做飯,會做花燈。說來奇了,明明看不見,卻比別人做得都要好。
他常說:“長思我?guī)湍愫貌缓???p> “長思你喜歡就好?!?p> “你別生氣了,我替你收拾他們?!?p> “長思你笑著我就開心。”
在長思那永遠不舍得忘的年少時,楚隱是心頭的白月光,白衣少年郎,是情竇初開的對象,是此生再無法忘懷的良人。
她早早芳心暗許,誰料十四歲時,楚隱因為偷盜之罪被宮人抓去了牢里,連累太傅也請辭歸鄉(xiāng)。再復(fù)學(xué)時,長思便遇到了容疏。當(dāng)時那個宮廷盜竊案便是他查的,十五歲的少年皇子,草草定了楚隱的罪,然后頂替了他的位置,學(xué)習(xí),射箭,在宮中耀武揚威。
長思也問過綰音,為何自己在這宮中混跡這么久,從未見過容疏。綰音道容疏本是先皇流落民間的皇子,如今才得認祖歸宗。
這一認祖歸宗就抓住了偷盜太后玉釵的楚隱,最終還是太傅求情,容疏才肯太傅帶著楚隱辭官回鄉(xiāng),永不再入皇城一步。
初見是庭間微風(fēng)送,榕樹輕搖,離別是他被侍衛(wèi)押著帶去下獄。自此之后,長思再未見過楚隱。
年少時的那個小郎君,清淡的身姿,淺淺的笑,終究是永別。
她至今無法弄明白,容疏為何要冤枉楚隱,那個清秀傲氣的男孩,別說金釵,就是給他一坐金山他也不會碰分毫。這么拙劣的證據(jù)和理由,沒人相信,可容疏是皇子,他信了。
于是長思對于容疏的恨,從那個時候就深入了骨髓,如今更是一發(fā)不可收拾。即便容楚二人之間似乎有著令人匪夷所思的像,身材相貌,甚至低沉的嗓音,唯獨容疏多一雙明亮清冽的眸子。但長思看來,那雙眼睛生了猶如沒生。否則,何以冤枉人?
楚隱,家人,一段段的過往和血淚都似乎是由容疏親手鑄造,長思幾欲捏碎手里的瓷盞。自己現(xiàn)在居然是他的美人,真是惡心透頂。
與人游
下大雪啦,愿有情人皆成眷屬,一路相伴至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