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唐軍在一陰暗潮濕的地宮牢獄之內(nèi)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掃北王羅通,經(jīng)此一役羅通對廟堂與社稷已沒了興趣,向唐王辭行之后,便只身離開了長安。
有人說羅通是被侯君集、暗夜仙尊等人折磨的喪失了斗志,也有人說羅通只是厭倦了廟堂的生活,其實羅通只是想回山西神槍門看看自己的師尊,因為這些被囚禁的日子讓他想通了很多事情。
昆侖派眾人在平叛之后,并沒有接受李世民的封賞,而是在第一時間離開長安回昆侖去了,當然沈道人沒有離開,依然守護在魏相府??;無念大師因為身體有傷,留在魏府調(diào)理身體;只有一開始最抵觸廟堂的袁天罡與李淳風接受了李世民的封賞,袁天罡被封為大唐第一國師,而李淳風則被封為大唐第二國師,并且兄弟二人也為李世民測算了大唐國運,雖然很多話聽起來神乎其神,但哄得李世民相當高興,若不是袁天罡及時推了一下李淳風的后背,李淳風一口氣怕是要推算到后世幾萬年!
太子李承乾雖然參與了侯君集叛亂,但念在其最后舍生保護唐王,李世民終究還是原諒了這個不成器的太子,只是太子承乾離世之后,李世民再也沒提過立儲之事,眾大臣知李世民心跡,也無人上書此事,時間就這樣緩慢又快速地過去了兩年!
......
李逆回到泰山的第二年,在眾多支持者的擁護下,李逆在泰山腳下成立了一個幫會,以救扶百姓,打擊奸邪,扶危濟困為幫會宗旨,同時幫會也在全天下打探一個人的消息,因為正是那個人殺害了李逆唯一的至親之人,此幫會名叫憶齊幫,取追憶齊王之意,也時刻在提醒著幫眾不可忘記三叔李元吉之大仇。
廟堂之上,國公秦瓊與尉遲恭相繼離世,瓦崗三老之中只剩程咬金一人;太子之位依然空懸,每一個皇子都躍躍欲試,據(jù)說就連楚王李寬也在四處運作,準備爭一爭這太子大位;魏府在魏子慕的帶領之下依然是長安城最有話語權(quán)的府邸,雖然魏子慕依然沒有官職,但她有李世民親賜的令牌,可以隨時調(diào)動天下兵馬,出入宮禁,參與國事討論!
大唐的國力也在這兩年有了更加顯著的提升,不僅百姓安居樂業(yè),而且引得世界各地藩國前來納貢稱臣,國之強盛一時之間達到了頂峰!
上一年又一次的昆侖決大會在昆侖之巔舉行,天下第一依然是術法大師袁天罡,已知的最強高手覺遠大師根本就無心名利,長安之亂后便再一次進入深山閉關;無念大師傷好之后依然執(zhí)著于游歷天下,昆侖決大會之時他正在南疆一帶傳揚佛法,自然無法參加;李淳風曾經(jīng)一心想著與自己的師兄爭奪天下第一,可自從做了大唐的國師之后,真可謂是兢兢業(yè)業(yè)??!每天都觀星占卜,為大唐盡自己綿薄之力;劍圣鹿迦倒是又一次出現(xiàn)在了昆侖之巔,雖然劍法又精進許多,但仍舊不敵袁天罡,最后狼狽而逃;還有一位老熟人也去了昆侖之巔,他也參加了長安之亂,與鹿迦一樣半路逃走,不過他的百鬼夜行術倒是愈發(fā)成熟,與袁天罡激戰(zhàn)了三天三夜才以一招惜??!
李逆的這些老朋友、老對手這些年在江湖都有音訊,唯獨一人自長安之亂后就像消失了一般,再無任何消息,這消失這人就是殺害三叔李元吉的兇手楊見,兩年來李逆派出了無數(shù)的幫中弟子在天下各處打探楊見的消息,但沒有查到任何的蛛絲馬跡。
若是楊見有心躲藏,恐怕窮盡李逆一生也無法找到,但李逆深知楊見是一個愛慕虛名之人,絕不可能一直隱藏于暗處,終有一日他必將再一次出現(xiàn)在江湖之中,而且到那時江湖定然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楊見出身少林,武學根基極好,理解能力也不差,當年他突然受了暗夜仙尊多年魔功,非但沒被魔功吞噬,且轉(zhuǎn)眼間就可與李逆一戰(zhàn),如今消失兩年,又有青龍劍傍身,魔功怕是早已融會貫通,所以這兩年的李逆除了處理憶齊幫事務,就是日復一日的練習武功,研習術法,因為他有預感自己與楊見之間一定會有一場曠世之戰(zhàn)!
單思思自與李逆離開長安之后,二人朝夕相伴,再也沒有分開過一天,雖然沒有舉辦婚事,但在憶齊幫數(shù)萬弟子眼中,這位絕色美女早已是幫主夫人的不二人選,一切似乎都看起來極為美好,可單思思仍有一心結(jié)未解,那便是她的大仇,她與李逆一樣,也是從小就勵志報仇,只是如今皇城深遠,她恐怕再也沒有報仇的機會。
而且當日在魏府李逆懷抱魏子慕時關切的眼神也讓單思思在數(shù)個夜晚突然驚醒,生怕有朝一日她連李逆也再一次失去,長此以往,單思思的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
晴空朗日,泰山之巔!
李逆一早便下山去處理幫中事務,而單思思則是留山頂調(diào)理身體,泰山之巔本來就是李逆師尊明玄真人的住所,從前只有幾間普通的石屋,李逆歸來之后不僅重新修繕了這些石屋,而且在泰山頂搭建了嶄新的道觀,名曰:明玄神觀!漸漸地也有當?shù)匕傩丈仙角笏?,久而久之明玄神觀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每天都有很多百姓上山求藥,為家人祈福!
正在單思思閉目養(yǎng)神之際,一封書信落在了她的身前,當她睜開眼時只能看到來往的香客百姓,卻不知是誰送了這一封書信。
看過信的內(nèi)容之后,單思思沉默了良久,接著雙目漸漸變得冰冷深邃,起身便走出了明玄神觀,因為寫信之人給了一個見面的地點,若是旁人單思思絕不可能去冒險相見,可偏偏這寫信之人是一個熟人!
很多時候,人在沒有希望時可以平順的過完一生,可一旦心中燃起希望,尤其是那極難實現(xiàn)的“希望”之時,心靈也會逐漸成為“希望”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