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
晚飯后,淼淼主動洗碗筷,露露又跟沒骨頭一樣黏在男孩的身后。
淼淼起身告辭時,又被榮昌以同樣的理由留宿過夜,榮昌和孔佳晚上去辦公樓加班。
孔佳推開門,室外一股涼爽而清新的濕氣撲鼻而來,下雨了,她欣喜得發(fā)現(xiàn)寧西市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春雨,心里想到,下吧下吧,這場春雨趕緊把全國的瘟疫沖刷掉吧。
絲絲縷縷的春風帶著細密的春雨,在這個沉悶的冬季迎面撲來,帶著春的氣息、生命的氣息,朦朦朧朧的、似霧非霧般得來到了大地。
春雨像絹絲一般,又輕又細,春雨細無聲,聽不到淅淅瀝瀝的響聲,也感受不到雨的淋漓,就這樣悄無聲息的來了。
遠處的山巒、大樹、高樓、路燈,朦朦朧朧,就像浸在一片薄霧中,伸手去接春雨,根本接不到雨滴……
涼涼的感覺從指尖直潛入心脾,惹得人心癢癢的、涼爽的、愜意的感覺,二樓客房室內(nèi)的一對人兒如同被春雨滋潤的大地,干涸了一冬天的大地,彼此吮吸著對方甜潤的雨水……
遠在千里之外的江寧市,因是疫情重城,93年出生的歆歆,在江寧市某醫(yī)院的生活和工作,要跟遠在寧西市“宅”在家里的91年出生表姐鈺鈺、97年出生的志愿者表弟淼淼和00年出生的表妹馨兒相比,同樣都是90后,卻是冰火兩重天、霄壤之殊。
在江寧市奮戰(zhàn)的90后們,23歲的如意經(jīng)過4天3晚騎車、搭車,輾轉(zhuǎn)300公里,拼了命也要回到抗疫第一線;
29歲的曉燕剛踏上回鄉(xiāng)的火車,聽到號召,她立刻下車返回江寧市;
22歲的梅玲鼻骨骨折卻推遲手術(shù),雖然很疼,但穿上這件白大褂衣服,她認為她就是一名戰(zhàn)士;
24歲的李成剛,參警一年的他,趕在江寧市隔離前連夜返回單位,負責醫(yī)院附近的服務(wù)工作;
20歲的子弟兵李浩執(zhí)勤下哨后,疲憊但笑容依然燦爛。
……
這就是90后,了不起的90后,這里沒有休閑、悠閑、輕松之詞,這里沒有漫不經(jīng)心的生活,有的都是緊鑼密鼓的忙碌、奔波、緊張和疲倦,有的都是醫(yī)護人員夜以繼日得用生命詮釋人生價值、用行動阻斷無情疫情的場面。
歆歆、云暖、李大姐、周老等無數(shù)的老中青三代醫(yī)護人員用擔當和責任,向世人展示平凡人也是英雄,這次大疫上世紀30后到本世紀00后都投身這場鏖戰(zhàn)中。
和平的年代讓無數(shù)人成為英雄,讓國人再次看到了“白衣天使”的力量,讓“白衣天使”這個純凈美麗的稱呼,再次走進了千家萬戶的心里,滋潤溫暖著人們的心。
近一個月的奔波忙碌,歆歆、李大姐、云暖等醫(yī)護人員都瘦了,都瘦的脫了形。
歆歆清晰的記得一個月前,與胖乎乎的李大姐初次在這間宿舍見面時,她粗如水桶的腰身,像極了遠在千里之外的媽媽的腰,給歆歆留下了深刻影響。
可是,今晚看著李大姐從衛(wèi)生間洗澡出來后,發(fā)現(xiàn)她粗圓的腰身不見了,已經(jīng)顯得苗條而瘦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