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
祖國西部,有一條長長的內陸河--寧西河,猶如西北大地的一條母親河,洶涌澎湃、滔滔西去、氣勢磅礴、頗為壯觀。
寧西河谷,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阡陌交錯,自古以來,是寧西地區(qū)各族人民群眾馳騁的樂園。
2020年的春節(jié),對淼淼來說,是個特殊的春節(jié),是他大學畢業(yè)后渡過的第一個春節(jié),也是他二十多年來第一次“宅”在家里渡過的春節(jié)。
對全國人民來說,也是個假期最長、“宅”在家里不外出、靜養(yǎng)的春節(jié)。
這個特殊的春節(jié)里,初一拜年、開門炮仗,初二女兒回娘家,初三燒門神紙、禁食米飯,初四祭財神,初五破五放鞭炮---
這些風俗似乎都淡化了,這些傳統(tǒng)習慣在這個春節(jié)都顯得不那么重要了,人們的關注點全都被新型冠狀病毒轉移了。
淼淼大舅家的大表姐一家三口大年三十,從千里迢迢的外地趕回寧西市與長輩團聚。
大姨家的二表姐錢歆歆遠在千里迢迢的京漢市工作,原計劃除夕那天,歆歆和云暖這對新婚夫婦,乘機飛回寧西市過年團聚。
二姐歆歆和姐夫云暖都是醫(yī)療人員,倆人臨行前接到緊急任務,醫(yī)院通知全體黨員要放棄節(jié)假日休息。
歆歆和丈夫云暖脫下時尚的冬衣,換上白色工作制服,立即投身工作崗位,加班加點與放棄節(jié)假日的同事們共抗疫情。
淼淼發(fā)現,“戴口罩、勤洗手、過年不串門”代替“春晚、搶紅包、集五?!背蔀檫@個春節(jié)的代名詞。
手機微信朋友圈在以往的春節(jié)里,發(fā)的都是如何狂歡過節(jié)、到電影院看賀歲片、商場大采購、KTV唱歌、滑雪場滑雪-----
在這個春節(jié),朋友們轉發(fā)的都是共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措施和建議。
連家在江寧市的大學同學,都在朋友圈發(fā)了“宅”在家里旅游的幾個“景點”:陽臺峰、床頭山、臥室巷、浴缸湖、淋浴大瀑布、客廳大裂谷、沙發(fā)游樂園------
看著同處一室四年的舍友在微信圈里的消息,原本為江寧同學捏把汗的淼淼,看著舍友發(fā)來的樂觀詼諧的短信,心中有些釋然。
大學時的淼淼同宿舍共有四人,淼淼長得高大挺拔,白皙的皮膚,濃眉狹長的眼睛,高挺的鼻梁,略微的大絡腮胡須,被校友稱為“美男子”,他跟舍友如同親兄難弟,很關心他們的生活。
看來,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江寧某企業(yè)上班的舍友小周,依然很樂觀,江寧人民很樂觀,也很堅強。
對于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淼淼與周圍所有人一樣,元旦過后,從電視新聞上看到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報道。
起初,淼淼和家人都沒當回事,從早期的風平浪靜,到疫情的擴散,還沒反應過來。
寧西市人民政府下屬部門衛(wèi)健委,大年初一,就已經通過各種媒介廣泛宣傳。
諸如“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特殊時期,建議減少外出和聚餐”之類的短信。
這一刻,淼淼才感到不能輕視這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抗擊疫情人人有責。
從爺爺奶奶家拜年回來的淼淼,來到姥姥家后,第一時間趕緊把手機微信上的短信給伊家老太太看。
退休教師、老黨員伊老太太覺悟高,馬上通知自家兒女要積極配合寧西市政府的號召,靜靜“宅”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