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老頭進(jìn)門,就拜倒在地,口稱:“下官拜見殿下?!?p> “免禮,請坐?!?p> 張恪讓兩個老頭在下首兩把椅子上坐了,才問道:“不知二位姓名,是何修為出身?”
兩人中坐上首的一個紅袍老頭道:“下官李明善,出自清一派,上境丹士修為,因在下于煉器一道略有心得,目下充任從六品上左虎翼衛(wèi)軍器司司副?!?p> 下首的青袍老頭道:“下官陸贊,出自長生門,上境丹士修為,眼下是從六品下左虎翼衛(wèi)軍醫(yī)司醫(yī)師。”
清一派和長生門張恪都聽說過,清一派是僅次于太和的第二大修道宗門。長生門在大宣修道界雖算不上大宗,但也頗有些名氣,其門長于醫(yī)道,精于養(yǎng)生調(diào)理、淬體培元,太醫(yī)局中有不少太醫(yī)就出自長生門,是一個和朝廷關(guān)系很親近的宗門。
張恪問道:“二位可知玉法佩為何物?”
李明善答道:“尋常法符多以符紙為形體,但也有以金銀木玉等物為形體的,便稱金銀木玉法符,又因此類法符多做成佩飾樣子,所以便稱金銀木玉法佩?!?p> “哦,原來就是一張玉石的法符啊?!?p> 張恪心想,那日那老賊起先以為自己身上有護(hù)身法符,并沒放在眼中,后來發(fā)現(xiàn)是玉法佩,掉頭就走,顯然兩者之間并不僅僅是材質(zhì)上的區(qū)別,于是又問道:“玉法佩和尋常法符,除了材質(zhì)之外,還有何不同?”
李明善道:“兩者道理上并無不同,只是要將法術(shù)煉化到玉石里貯存比煉化到符紙里難得多。所以能煉制尋常法符的人不少,五六境氣民稍加學(xué)習(xí)都能煉制些簡單的法符,但真人才能煉制木法佩,丹士才能煉制金銀法佩,玉法佩得人仙才能煉制。以人仙之能煉制出來的玉法佩,其內(nèi)法力自然要比尋常法符高出無數(shù)倍?!?p> 張恪心里一樂,原來玉法佩中貯存了一位人仙的法術(shù),那老頭一個真人,便是讓他不停歇的攻上三五年,他也未必能攻破,難怪他一見就絕望了。
張恪又道:“二位看看我這條帶上的這幾塊玉佩,其中可有玉法佩。”
他說著就將放在一旁的蹀躞帶拿起遞給身旁的小林子,小林子又送過去交給李明善。
李明善和陸贊兩個老頭拿著蹀躞帶仔細(xì)看了看,又略微商議了兩句,李明善才指著帶上那塊云紋形白玉佩說道:“殿下,這應(yīng)該是一塊能抵御五行法術(shù)傷害的五行佩?!?p> “五行法術(shù)都能抵御?”張恪不禁大喜。
李明善卻又指著帶上一塊圓形玉佩道:“這是一塊可以防高墜的墜空佩。”
“還有一塊?防高墜?”
張恪微微一愣,忽然想起了選徒大會上跳崖的情形,當(dāng)日幾乎觸地了才止住,莫非……
他又問道:“可還有其他的?”
“沒了,其他這幾塊都是尋常玉佩?!崩蠲魃拼鸬?。
“嗯,我還有些東西,要請二位先生幫忙辨識一番。”
張恪說著,沖小林子揮了揮手,小林子轉(zhuǎn)身跑入后堂,不一刻就領(lǐng)著幾個小廝,抬著兩口大箱子出來了,勸書尾隨在后。
小林子指揮著小廝們將兩口箱子放在正中地上,勸書從身上摸出鑰匙,開了一口箱子的鎖,掀起箱蓋,里邊滿滿一箱折扇、香囊、手珠等玩物。再打開另外一口箱子,頓時珠光寶氣噴薄而出,大半箱珠玉金銀各色飾品。
兩個老頭一時看得眼都直了。張恪也是暗笑,昨晚他見到這么多東西的時候,也是唬了一跳,原以為充其量也就有幾十件,沒想到有這么多。
張恪道:“我這些東西里,或許還有些法佩之類的,今日請二位來,便是想請二位幫忙辨識一番?!?p> 兩人答應(yīng)著,起身走到箱子旁,就一件件看了起來,每挑出一件,就遞給小林子送給張恪,前后將近半個時辰,兩人看完,張恪身旁的桌上也擺放了七八件東西。
李明善拿起其中一塊玉佩,說道:“殿下,這塊和殿下蹀躞帶上那塊一樣,也是五行佩。”
“又是五行佩?不錯不錯,這真是好東西?!睆堛〗舆^來就塞在腰囊中,暗想正好回頭送給蘇七。
李明善又拿起另外兩塊陰陽魚形玉佩,一合正好嚴(yán)絲合縫合成了一塊圓形太極玉佩,說道:“這兩塊是一對,左佩是避水佩,右佩是避火佩?!?p> 張恪接過來遞給勸書,李明善又拿起一根墨玉發(fā)簪:“這發(fā)簪應(yīng)該是出自修遠(yuǎn)宗某位仙尊之手,有守護(hù)靈臺、滋養(yǎng)神魂的功用,可以抵御迷幻媚術(shù),神念、神魂侵襲一類,平時佩戴也能靜心寧神,妙用無窮。”
張恪接過來遞給勸書,勸書就直接把他頭上的發(fā)簪摘了,換了這根插上。
李明善又拿起一串檀木手珠遞給張恪,說道:“這手珠能防御流矢飛石一類的飛射侵害?!?p> 張恪點(diǎn)點(diǎn)頭,隨手就戴在了右手手腕上。
李明善再拿起一個黃金虎頭帶扣遞給張恪:“這東西似乎是出自鬼修宗門明滅宗,能防御陰魂邪祟侵?jǐn)_?!?p> 張恪接過來遞給勸書,勸書道:“可惜是金的,佩在身上有些俗氣了?!?p> 李明善道:“小娘子有所不知,黃金自帶光華,光輝明亮,最適合驅(qū)鬼辟邪。”
桌上還剩四塊幾乎一模一樣的方形白玉佩,李明善道:“剩下這四件,就請陸道友為殿下解說吧?!?p> 陸贊道:“殿下,這四塊都是出自敝門的固本培元佩,敝門別的本事不大,只是在養(yǎng)生調(diào)理、淬體培元方面還略有所得。這四塊玉佩就有些這方面功效,日常戴著可以舒筋益氣、調(diào)理臟腑、淬化肉身,天長日久自然體魄強(qiáng)健?!?p> 張恪覺得這東西有些雞肋,隨口道謝幾句,又對勸書道:“你從剩下那些物件里,挑兩件好的出來,給二位先生作謝?!?p> “曉得了?!?p> “多謝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