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宇宙界皇

第一百九十六章 人之意義

宇宙界皇 江流幻晨 2007 2020-08-09 23:58:56

  因此從邏輯上看,即使是決定世界的最高力量,也必然有上限。

  在人類還不懂宇宙本源之前,一方面正在努力地探索,另一方面則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假想一種可能的解釋。

  近代西方文藝復興以前,普遍的世界觀一致認為,世界是由上帝創(chuàng)造的。

  這一點,各個宗教都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在《圣經(jīng)》中,有上帝創(chuàng)世的基本記載。

  而在華夏的神話傳說中,也有女媧造人的記錄。

  《圣經(jīng)》中,上帝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人類,亞當。又從亞當?shù)睦吖侵谐槌鰞蓷l創(chuàng)造了女人,夏娃。

  后來因為亞當和夏娃在蛇的唆使下偷吃了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園。此后,人類繁衍至今。

  但從科學的角度,這種說法是不足為信的。因為缺少直接的證據(jù)。

  近現(xiàn)代,科學蓬勃發(fā)展。誕生了一個主流的創(chuàng)世理論,由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

  馬克思寫出《共產(chǎn)黨宣言》、《資本論》等著作,就受了《進化論》的影響。

  進化論的核心思想是事物適應環(huán)境不斷地優(yōu)化自身功能的過程。

  誠然,支持并認同《進化論》的人很多,但《進化論》并不是無懈可擊。仍舊存在著一些漏洞,令人們無法解釋。

  如果真的有脫離客觀物質(zhì)世界而人類無法理解的抽象存在,必然有一個決定整個世界的最高量級,正如食物鏈有一個終點。

  但是,以目前人類的認知能力,究竟是哪種情況,不為得知。

  就如物理學界對“奇點”的定義,質(zhì)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時空無限彎曲,熵值無限接近于0,最為關(guān)鍵的是人類已知的一切知識理論都不再適用。

  這首先看起來就有些怪異。斷然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和想象的。

  半小時后,第二輪比試也結(jié)束了。比起第一輪接近延長了一刻鐘。

  600名選手有一半晉級,進入下一輪比試。

  而人們的注意力也逐漸轉(zhuǎn)移到了即將開始的更為精彩的賽場上。

  界盟智力榜的第一名將會在這300人中誕生。

  人們總是想驗證自己的眼光,親眼目睹第一名會不會是自己看好的那一個人。

  此外,瞻仰杰出的人的風采也是人們的一大共同點。

  若非經(jīng)歷挫折、打擊、非常人能夠承受的苦痛,人們的本能都是積極向上的。每個人都想更好地立于這個世界上,爭奪更多的資源,繁衍更多的后代。

  這就是人作為一種動物最原始的本能。但人畢竟不只是一種普通的動物,人還有思想。

  人們總是更希望向強者學習,見賢思齊,不斷地完善自己。

  當然,也會有一類人。在他們眼中,無所謂美丑、高低、強弱。他們總是以自己獨有的目光審視著這個世界,探索人類永恒的話題:人生的意義,世界的本源。

  他們特立獨行,不以世俗世界的標準衡量自己。他們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先行者,也是世界最為深刻的悲傷者。

  放在遠古,這一類人有一個共同的稱呼,那就是圣人。

  無所謂美丑、高低、強弱,無善惡、黑白、是非。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世界的一種假象。

  正如一句佛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揭示的那樣。

  既然是空,為什么還要費盡心思去爭?

  就像《紅樓夢》中對王熙鳳的判詞,“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但是,在這世界,思想覺悟高的人畢竟只是少數(shù)。

  大多都是庸人、俗人,人們的一切行動都由內(nèi)心的欲望驅(qū)馳。

  每個人都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而不惜巧取豪奪,不擇手段,刀兵相向。

  于是,社會誕生了,矛盾沖突出現(xiàn)了。

  有人用一句話高度概括這一點,總結(jié)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世界上哪里有多少偉人?有多少人不是為了自己而去做任何事?

  自私的人如此多,致使這個世界本就沒有那么美好。

  能夠經(jīng)受挫折活下來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哪里還有余力去做造福蒼生的大事?

  世界對每個人都不那么友善,歸根結(jié)底還是人們太自私。

  如果每個人都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只一味索取,從不付出,不肯吃一點虧,又談何奉獻?

  這個人人滿意的世界又如何能能夠建立起來?

  沐塵要統(tǒng)一全人類,首先要為界盟建設(shè)獨一無二的文化,讓人們不要那么自私。

  不要做只為利益驅(qū)動,只為欲望捆綁的動物,人們更應該有思想。每個人都應該樹立理想,每個人的理想都有權(quán)利實現(xiàn)。

  建立一個人人滿意的世界,多為他人著想,在奉獻中獲得快樂,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這也許就是人生的意義。

  或許,也有人致力于建設(shè)一個人人滿意的世界。但是,一個人的力量太過渺小。

  人們的壽命太短,根本不具備踐行這目標的條件。

  因此,有人會說,“不要立下不切實際的目標,多想想現(xiàn)實可行的方案”。

  那些擁有遠大理想抱負的人是偉大的,可是他們不僅得不到大眾的理解,還要四處遭受嘲笑、譏諷。

  付出了那么多,給全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貢獻,最終得到的只是后世對他的肯定。

  這份姍姍來遲對當事人沒有實際價值的回報,顯得不公平。

  雖然他們的初衷本就不是為了回報。倘若為了回報,他們也不會有力量支撐他們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

  但是,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不能虧待了締造人類歷史文明的功臣。

  不然,在這個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世界,只會讓那些有志之士心寒。

  人類文明無法發(fā)展進步,也終究會有一天,人類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消失于茫茫宇宙中。

  人類滅亡也將如人類誕生一樣,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偶然事件。

  說不定隨便一顆行星撞擊地星,太陽稍有差池,人類就將萬劫不復,走上自取滅亡的道路。

  而如果人類文明能夠充分發(fā)展,就可以通過自身的能力拯救自己,讓人類免于滅亡的災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