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來甚是口渴,摸索著下樓,在鐵皮水桶里舀了一瓢涼水,咕咚咕咚喝了下去,甚是解渴。只是喝完水,人已經(jīng)完全清醒了。
離天亮還早。還是返回樓上繼續(xù)躺起。
這人啊,千萬不要在凌晨醒來。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一旦醒來會倍感孤獨。想找個人說說話,也沒有人陪你說。想哼兩句歌兒,又怕影響別人。打開燈吧,又怕浪費電費。不開燈吧,黑漆漆的夜會壓抑得你透不過氣來。
還好,這二樓很通透,醉酒的酒味兒倒沒有留存多少。躺在床上也不舒服,翻來覆去弄得腰酸背痛,就連脖子胳膊也酸痛如麻。干脆坐起身來,靜靜思考。
從哪里開始思考呢?
回想三年的外出讀書時光,匆匆忙忙,彈指一揮間就結(jié)束了。所學的東西,放到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中卻毫無用武之地。踏出校門,到如今,已近三月。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但是我呢?卻沒有什么進步。除了多吃了幾月飯食,竟沒有什么增益。擺在眼前的道路看上去千萬條,但是真正能夠走的路卻沒有幾條。
老師的諄諄教誨“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第一次聽說,那是在初中要畢業(yè)時。那時的意思大概就是那么幾層意思。恕我愚笨,當時是這樣來領(lǐng)會的。
首先一層意思是,成績好的同學既要做好考上中專,讀中專早日工作的準備,又要做好考上高中,讀高中考大學的準備。首選是考起中專,出來工作,這個畢竟是要“尖子中的尖子”才考得起的。中專錄取的高中自然也是錄取的,這就要做一個取舍,一個選擇。無論怎么選,都要好好讀書。
另外一層意思是,中專和高中都沒有錄取,或者錄取了不想去讀,還想考更好的學校,那就要做好“復讀”的準備。只是“復讀生”在來年的考試中會被提高幾十分的錄取線。這樣對“應(yīng)屆生”來講以示公平。讀書也要做好面對一年后錄取政策變化的風險,面對不適應(yīng)“復讀”而造成成績沒有明顯提高,甚至下滑的風險。最后就是耗費了時間,浪費了金錢,沒有取得理想效果的風險。
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無論是考起中專、高中或者“復讀”,這些繼續(xù)讀書的同學要珍惜讀書的機會,爭取多學習知識,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沒有考起的同學就開始進入社會了,無論從事什么工作,無論能力大小,都要遵紀守法,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二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已是中專要畢業(yè)了。班主任老師在最后一次班會上講的。那次班會,破天荒的熱鬧和諧。主課老師都來講了。每老師都對班上三年的點點滴滴做了一個總結(jié),也對同學做了點評,還對過去自己工作中對同學們要求得過于嚴厲,向同學們表達了歉意。對同學們的未來送出了美好的祝福,給每個同學的畢業(yè)紀念冊題字留言祝福。
班主任老師是不上課的,他只負責管理班級,教導我們的人生,潛移默化地塑造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那時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更現(xiàn)實一點了。
“先就業(yè),再擇業(yè)?!毕冉鉀Q生存,再談理想和情懷。感覺學校成了“商店”,我們成了“商品”,用人單位成了“顧客”?!半p向選擇”的主動大權(quán),其實是牢牢地握在他們的手里的。同學們有的去了“白馬水泥廠”,有的去了“深圳賽格”,有的去了“嘉凌摩托車廠”,有的去了廣東“韶關(guān)鑄鍛廠”,有的去了重慶“高壓電瓷廠”,有的去了“新華機械廠”,有的去推銷保險了,有的去開水行送桶裝礦泉水……而我放棄了出川工作的機會,也放棄了在“東方電機廠”或者“二重”工作的機會,選擇了回老家。
我為什么這樣選擇呢?
一方面,因為在當時國企改革的大潮、市場經(jīng)濟和經(jīng)濟危機的浪潮等綜合沖擊下,許多國企都是“朝不保夕”的,都是“嚴重虧損”的,能夠勉強發(fā)得出工資的都是好單位,而拖欠工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今天上崗,明天下崗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另一方面,從實習期間,對工廠的認識情況來看。如果選擇了進入工廠成為一名工人,慢慢成長為一名技術(shù)骨干,一名技術(shù)工程師,終其一生成為一名高級工程師,成為一個專家。這條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干。因為在技術(shù)的世界里,中專實在是太初級了。有很多優(yōu)秀的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前面,這是一座座比珠穆朗瑪峰還難以攀越的“高峰”。其他的各種不可控因素更是充滿不確定性。也許一旦這樣選擇了,我就只能在技術(shù)一線圍繞生產(chǎn)線終老此生。而這不是我理想中的人生。
只是,這些想法都只能埋藏在我的心底。
我只有努力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去走,勇敢地走下去,奮力活成自己希望活成的樣子,才能夠把壓抑在心底的這個愿想釋放出來。
可而今眼目下,卻一事無成,找不到一個突破口。感覺自己還沒有踏上社會這列列車,還在社會的邊緣游蕩漂流。其他形形色色的“機會”倒是很色彩斑斕,充滿誘惑,但是思思“回不了頭”的話卻仿佛還在耳邊回響。
我還沒有到“走投無路”的那一步吧?如果生活總不給我一個機會,我會不會就真的走向“那一步”呢?
我在問自己,在千萬次的問自己。
其實,我不止一遍地告訴自己。無論黑道,還是白道,那有什么“回頭路”可走呢?今天一過就會成為過去,成為曾經(jīng),成為不可更改的歷史。怎么回頭呢?你根本回不了頭。你能夠做的就是要么繼續(xù)走下去,要么調(diào)整方向繼續(xù)走。你想停也是停不下來的。無論你愿不愿意走,社會總會拖著你連滾帶爬地奔向未來。
社會才不會因為你說我還沒有準備好,就為你而停下前進的步伐。你能夠做的只有調(diào)整自己去適應(yīng)它,去跟上它的步伐,那樣你才不會被社會“拋棄”。
要怎么樣才不會被“拋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