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諸天無限

環(huán)太平洋中的機甲戰(zhàn)神

環(huán)太平洋中的機甲戰(zhàn)神

天涯云飛 著

  • 諸天無限

    類型
  • 2020-01-11上架
  • 385870

    連載中(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1 【蒼穹之劍】

  “警報,警報,太平洋海底穿越口發(fā)生異動?!?p>  “一共出現(xiàn)了五頭怪獸。”

  “根據(jù)能量監(jiān)測,三頭第三量級怪獸,兩頭第二量級怪獸。”

  “三頭怪獸成扇形向南海分部轄區(qū)游來,其中包括一頭第二量級怪獸?!?p>  “兩頭第三量級怪獸的的方向分別是京津和滬海,第二量級怪獸的方向為江城。”

  ......

  環(huán)太平洋防衛(wèi)組織,南海分部。

  六旬左右的老將軍林國祥得到這個消息,眉頭緊蹙。

  以前怪獸都是單獨出現(xiàn),但這一次居然出現(xiàn)五頭。

  還好其中一頭第三量級和一頭第二量級怪獸朝著米國方向去了。

  但是兩頭第三量級,一頭第二量級的怪獸,以現(xiàn)在南海分部的實力,仍然舉步維艱。

  林國祥看著衛(wèi)星顯示的怪獸路徑信號,思考片刻,然后下決定。

  “讓【暴風赤紅】和【天乩者】去京津守衛(wèi),都城不能有事?!?p>  “讓【烈火】和【厚土】守衛(wèi)滬海?!?p>  “讓【女媧】去江城?!?p>  旁邊記錄命令的助手小張疑惑問:“老將軍,【女媧】是第一代機甲,恐怕?lián)醪蛔∧穷^怪獸?!?p>  林國祥瞇著眼,眼皮跳了跳。

  “去江城的怪獸只是第二量級,而且那些人不是抱怨機甲太耗費資源,在江城修建了實驗性生命墻嗎?”

  助手很識趣沒在多問,隨后將命令全部轉(zhuǎn)發(fā)。

  一時間,環(huán)太平洋防線因為怪獸的大舉入侵而變得風起云涌。

  ..............

  江城,一家廢棄的汽車維修廠里。

  林風關掉數(shù)控機床,將手里的噴槍也扔到一邊,仰頭看著面前自己的杰作,心中豪氣頓生。

  穿越到這個世界十年了,通過穿越后大腦強化獲得的超級學習能力,還有三千六百天廢寢忘食的學習和研究,林風終于親手打造完成自己的第一臺機甲。

  【蒼穹之劍】,很霸氣的名字,而它的外表閃爍著黑亮的金屬光澤,凌厲威嚴,宛如劍中皇者。

  機甲高20.35米,重377.5噸。

  機甲外殼使用柔性高速鋼打造,由506塊柔性高速鋼板緊密卡接而成。

  機甲內(nèi)部使用微型銥元素裂變反應堆做引擎。

  機甲采用模擬操作系統(tǒng),主要武器是雙手配置的十米長的鏈劍。

  就是這么一臺機甲,花費了超過五億的資金,而且這還是林風節(jié)約材料用量的結(jié)果。

  他十年來依靠穿越者優(yōu)勢賺的錢,都耗在了【蒼穹之劍】上,甚至還略顯不足。

  因為武器方面沒有配備熱武器,什么大口徑火炮,什么導彈,這些加起來,黑市價格超過五千萬。

  黑市商品價格偏高,買機甲的主要零件和技術(shù),已經(jīng)讓林風吃力,五千萬的熱武器裝備,他暫時買不起。

  不過對付怪獸,熱武器也沒有冷兵器好用,這是林風看過《環(huán)太平洋》電影后的感悟。

  如今穿越到類似《環(huán)太平洋》世界中,林風秉承了自己原來的觀點。

  雖然冷兵器殺死怪獸更容易造成流血,但相比熱武器,冷兵器造成的流血要少得多,對環(huán)境的污染也小得多。

  為了減少沒必要的污染,這個世界的機甲武器系統(tǒng),很多都是配備冷兵器的。

  當然,熱武器裝備也有,但是比較少,一般都采用穿甲彈內(nèi)爆炸的熱武器。

  林風穿越前作為一個機械類專家,他對機甲情有獨鐘的,相對于眼前這臺二十多米的機甲,林風更想打造一臺七八十米高的機甲。

  可是私自建造機甲本身就是違法的,機甲越大,被發(fā)現(xiàn)的幾率越大,而且建造那么大的機甲,必須要有生產(chǎn)線。單靠一個人開著機床拿著扳手,估計一輩子都造不了。

  林風倒是想加入環(huán)太平洋防衛(wèi)組織,但他的身份審查沒通過。

  因為別人穿越都是魂穿,而他卻是身穿,雖然身體變回了十六歲的模樣,可單單一張身份證,是經(jīng)不起組織調(diào)查的,平時交易還可以,但改變不了他黑戶的事實。

  身份問題不是靠錢就能解決的,好在黑市上買東西不需要身份證。

  但環(huán)太平洋組織卻不可能將機甲交到一個身份不詳?shù)娜耸掷?,那樣太危險了。

  無奈之下,林風只能自己偷偷打造,為了掩人耳目,他特意選擇這家偏僻、而且已經(jīng)廢棄十年的汽車維修廠,作為機甲建造基地。

  十年時間,林風外表從一個十六歲的青蔥少年,變成了現(xiàn)在快奔三的青年,事業(yè)、愛情,什么都沒有,一顆心似就撲在機甲上。

  天道酬勤,如今總算成功了。

  望著眼前的龐然大物,林風終于可以自豪的說一句:

  “這,就是我的機甲,屬于我一個人的機甲。”

  周圍散落的各類工具都顧不得收拾,林風迫不及待換下臟兮兮的工作服,穿戴好納米防輻射服,興致勃勃進入【蒼穹之劍】駕駛艙。

  看著眼前熟悉的操作盤,熟悉的屏幕顯示,熟悉的卡位裝置......現(xiàn)在的林風,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

  將特制頭盔帶好,林風下達語音命令。

  “動力系統(tǒng)啟動。”

  “動力系統(tǒng)啟動中,倒計時5.....4.....3.....

  機甲的動力系統(tǒng),主要是微型銥元素裂變反應堆引擎,引擎輸出功率2.83萬馬力,相當于一百臺渦輪增壓直系四缸柴油發(fā)動機輸出功率的總和。

  隨著動力引擎啟動,機甲胸前的反應堆開始燃燒,如同一個大火爐,將工廠內(nèi)照的通亮,并且源源不斷的為機甲提供動力。

  機甲啟動第一步完成,一切正常。

  然后。

  “啟動神經(jīng)接駁?!?p>  “神經(jīng)接駁啟動,倒計時。5.....4....3....”

  神經(jīng)接駁技術(shù),是這個世界最大的黑科技之一,它能將駕駛員神經(jīng)元和機甲微電子脈沖完美融合。

  神經(jīng)接駁之后,機甲就變成了駕駛員身體的一部分,如臂使指。

  然而這個技術(shù)并不是絕對的保密技術(shù),很多大型游戲公司,都拿這項技術(shù)開發(fā)虛擬游戲。

  即便如此,林風當初也花了三千萬,才在黑市上買到這款技術(shù)。

  隨著倒計時結(jié)束,林風的神經(jīng)和機甲完美接駁。

  頓時,林風腦海一沉,如同身上壓了千斤重擔。

  這是神經(jīng)負荷。

  神經(jīng)接駁技術(shù)不是完全沒有限制,他要求駕駛員的神經(jīng)強度足夠,不然龐大神經(jīng)負荷,會瞬間將其壓垮。

  機甲越大,負荷越大。

  所以那些巨型機甲,都是使用雙駕駛模式,兩人各控制一半,分攤負荷。

  但【蒼芎之劍】才20多米高,體積和重量都遠遠比不上那些巨型機甲,林風完全能夠承受其負荷。

  深吸一口氣,林風沉靜片刻,他才緩緩伸出右手。

  同樣,機甲也緩緩抬起右手。

  林風伸出左手,機甲也抬起左手。

  “出劍。”

  瞬間,機甲的雙手同時伸出一條軟綿綿的鏈條,鏈條一蕩,變得筆直,燈光照耀下,閃爍著冷冷寒光。

  雙手鏈劍,是【蒼芎之劍】唯一的武器,

  鏈劍長十米,寬1米,劍背厚30公分,其初始形態(tài)如同動物脊骨,由五百三十塊合金鏈條組成,軟綿綿的,鑲嵌在機甲手臂上,不妨礙機甲手臂活動。

  但出劍的時候,每一塊合金鏈條都會被機械固定,三秒內(nèi)完成鏈劍的組裝。

  當機甲雙手持劍的時候,林風手上也出現(xiàn)了鏈劍的投影。

  他興奮之下,右手持劍,狠狠在地上劃了一下。

  只見電光火石之間,水泥地面被劃出了一條深一米,長五米的裂口。

  而鏈劍,完好無損。

  之后,林風又駕駛【蒼穹之劍】,嘗試其他動作。

  甚至他使出了簡單的劍術(shù)。

  林風前世是搞研究之余,為了強身健體,空閑的時候,跟著樓下的老大爺學過幾年武術(shù),穿越到這個世界后,他突發(fā)奇想將武術(shù)轉(zhuǎn)嫁到機甲上。

  讓會武術(shù)的機甲和怪獸大戰(zhàn)。

  林風很期待。

  可惜,試驗效果不太理想,劍術(shù)主要講究輕靈,而機甲則太過笨拙了。

  雖然采用了戰(zhàn)斗模擬系統(tǒng),但每一個動作機甲使出都會有延遲。

  笨拙的身形和延遲,讓林風耍出的劍術(shù)不倫不類。

  試驗過后,林風心中有了決定。

  “使用劍術(shù)是不太可能的,或許拳腳功夫還有點用,不過這都得需要試驗?!?p>  然后,林風又試驗了幾套簡單的武術(shù)招式,雖然動作有些牽強,但勉強也算是完成了,這讓林風對自己的觀點得到了證實。

  興奮之下,林風駕駛【蒼穹之劍】一次又一次的做出了武術(shù)才有的動作招式,而且樂在其中。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直到腹中傳來饑餓感,林風這才依依不舍走出駕駛艙。

  抬頭望著近在咫尺的【蒼穹之劍】,林風心中對巨型機甲的渴求卻更加迫切。

  可是......

  “唉.....”

  良久,他長長一聲嘆息。

  “慢慢來吧,小型機甲已經(jīng)造出來了,巨型機甲還會遠嗎?”

  點了份外賣,回到自己小屋里。

  打開電視,林風一邊吃飯,一邊看新聞。

  因為怪獸入侵,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的所有國家聯(lián)合一起,成立成立環(huán)太平洋防衛(wèi)組織。

  組織最高指揮是議會,由各個國家代表組成,地點設在北美,又稱為環(huán)太平洋防衛(wèi)組織總部。

  而議會將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劃分為五大板塊,同時,挑選了五個科技工業(yè)實力強大的國家牽頭,組成五大分部,分別防御五大板塊出現(xiàn)的怪獸入侵。

  華夏所在的分部,名為南海分部,負責防御的區(qū)域,不但包括華夏本土沿海線,還囊括了南海國家的大部分海域。

  除此之外,還有北海分部,東洋分部,澳洲分部和北美分部。

  環(huán)太平洋組織的成立,正式開啟了浩浩蕩蕩的大機甲時代。

  現(xiàn)在很多新聞都有大篇幅機甲和怪獸的報道。

  了解別人的機甲,分析其機甲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這是林風閑暇時的一點小樂趣。

  可這次,新聞報告的卻是怪獸來襲的消息。

  “據(jù)可靠消息,有一頭第二量級的怪獸正朝著江城游來,一小時后登陸。”

  “因為怪獸的腦袋像一把斧頭,所以被命名為‘巨斧’”

  “南海已經(jīng)派出【女媧】機甲前來阻擋怪獸。”

  “江城沿海線,有高100米,寬20米的生命墻阻擋。相信這次怪獸只能無功而返?!?p>  ........

  生命墻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幾年前,環(huán)太平洋總部的有部分議員,對建造機甲的防衛(wèi)機制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機甲建造不但耗費巨大,而且與怪獸對抗逐漸表現(xiàn)出劣勢,已經(jīng)不適合應付越來越強大怪獸的入侵。

  所以他們開始嘗試一種新的防御機制。

  那就是在沿海線一帶修建高大的鋼筋混泥土墻,防御怪獸。

  因為只是嘗試,所以只在部分大城市實驗性的修建了一段生命墻。

  而江城,作為一個為數(shù)不多的沿海大城市,海岸線便修建了五百公里的生命墻,半年前剛完工。

  可作為穿越者,林風知道,那些生命墻,根本擋不住怪獸,只是徒耗財力和人力。

  生命墻不可靠,而所謂的【女媧】第一代機甲肯定打不過第二量級怪獸。

  似乎,江城有危險。

  江城曾經(jīng)是一個省會城市,人口超過千萬,因為怪獸入侵,大部分人口內(nèi)遷,即便如此,現(xiàn)在的江城仍然有有三百萬人口,如果被怪獸突入,那將是災難級事故。

  雖然還有戰(zhàn)斗機、裝甲部隊可以和怪獸火拼,但戰(zhàn)斗造成的損失也是難以估量的。

  十年前,怪獸第一次入侵北美,戰(zhàn)斗機和坦克不間歇攻擊了整整六天,終于將怪獸擊斃,但是這六天時間,五個城市被摧毀,幾十萬人罹難。

  那還是第一量級的怪獸。

  江城是林風的前世的故鄉(xiāng),穿越后也生活了十年,林風不忍心看著這座城市化為硝煙的戰(zhàn)場。

  林風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么,【蒼穹之劍】也應該迎來它出世的第一戰(zhàn)。

  雖然【蒼穹之劍】相比怪獸的體型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但小也有小的好處,小的機甲比怪獸和巨型機甲,靈活了許多。

  而且,不是還有【女媧】配合嗎?

  如果能配合【女媧】斬殺怪獸,他就是江城的英雄,環(huán)太平洋防衛(wèi)組織對身份審查也會寬松很多,以后才有接觸那些巨型機甲的機會。

  否則林風這輩子就只能建造一些小號機甲,還得偷偷摸摸的,太憋屈了。

  “不管如何,賭一把!”

  林風剛產(chǎn)生這個念頭,卻隱隱又感覺哪里不對,他重頭分析,將記憶捋了捋。

  電影中,好像生命墻一開始是能擋住怪獸的,但只是能擋住第三量級以下怪獸,后來沒能扛住第四量級怪獸的破壞。

  而‘巨斧’只是第二量級的怪獸。

  想到這,林風思緒頓了頓。

  或許因為自己穿越所帶來的的蝴蝶效應,自己身處的世界,類似《環(huán)太平洋》,但又不完全是按《環(huán)太平洋》劇情走。

  很多人物,名字,都有所改變,甚至時間線都變動了。

  這些改變,林風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

  但即便這樣,力量體系總不會變吧。

  如果第二量級的怪獸都能撞破生命墻,那只能證明一件事情。

  生命墻建造過程弄虛作假,建成了豆腐渣工程。

  不過這種幾率不大,畢竟是環(huán)太平洋防衛(wèi)組織負責的工程,誰膽子那么大敢胡來。

  額.....

  仔仔細細一分析,林風發(fā)現(xiàn),好像剛剛是自己想多了。

   PS:看到很多人提到。好吧,那本書也是我寫的,只是成績太爛。書名不一樣,但筆名一樣,而且,書友群也是同一個,所以不存在抄襲,如果說抄襲,那也是我自己抄自己。如果有那邊網(wǎng)站的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那本書現(xiàn)在的章節(jié),風格完全不同了。

  因為我感覺那適合系統(tǒng)文,不適合本書,所以我大改了很多細節(jié),重新發(fā)的起點。但前期劇情,還是高度重合。只是30章后的劇情,開始不同。比如本書五十萬字內(nèi),是絕對不會出現(xiàn)變形金剛的,甚至完本都不會出現(xiàn)。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