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楓早已滿臉喜色,將行囊和一袋東西放置在高坡一干凈的石臺上,一邊高聲吟誦著:“獨(dú)寐寤歌,永矢弗過??紭勗陉懀T人之軸,獨(dú)寐寤宿,永矢弗告?!币贿叴蟛接松先?,他鄉(xiāng)遇親人,將老頭兒一把抱住,歡快地大叫道:“陳老師,怎么會在這里遇到您呀?!”
老者見坡上有人吟誦自己背不下去的《詩經(jīng)》,先是一愣,凝神一看,立即滿臉喜色,迎著林溪楓張開雙臂。兩人互抱著端詳了好一會兒,想不到會在這里見面。陸竹喧仔細(xì)一看,才發(fā)覺不到一個月之前和這個老者在一塊吃過飯,此人正是陳家溝太極傳人陳宮嗣,趕緊過來和陳老見面。
三人又走進(jìn)那家農(nóng)家樂敘話,陳宮嗣要了一碗青菜面條,邊吃邊聊。林、陸才知道陳宮嗣也是早就仰慕終南山的隱修生活,想趁現(xiàn)在身體好,在這里住上幾個月,和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提高練習(xí)太極拳的境界。兒女們很有孝心,對他的行為表示支持,一個月前在前面山谷中一片空地上給老父親蓋了三間里外相連的房舍,置備了基本的生活用品。兩個兒子陪著老人過來,還在這里住了一個星期。因?yàn)殛惣覝线€有教授任務(wù),才讓老人自己住了下來。他們還將不定期來看他,無論如何只允許老父親住到十月份天氣變涼的時候。老人今天下山是到農(nóng)家采買日常食物來了。
常言說,“他鄉(xiāng)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喜事,在現(xiàn)代社會,這種感覺正在逐漸變淡。當(dāng)拋棄一切現(xiàn)代化的浮華,重新回歸自然,人們才會感到這句話的真實(shí)性。在終南山遇到了自己的老師,林溪楓自然比“他鄉(xiāng)遇故知”還要快樂得多,今天下午不用拼命趕路了,晚上也有落腳的地方了。現(xiàn)在只恨平時事情多,和老師溝通的少了,否則直接來找陳老師不就行了,多方便呀!陳宮嗣也是非常高興,有人來和自己作伴了,生活會方便得多。
三人重新出發(fā),林溪楓好奇地問陳宮嗣:“陳老師,你剛才為什么在背《詩經(jīng)》呀?你在研究它?”
陳宮嗣像個孩子似地笑了起來:“我哪有這個專研古文的水平?我茅屋附近有一個修行者小蘇在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工作,聽說是研究古代詩歌的。他和我認(rèn)識之后,找我聊天,說描述中國隱士生活的第一首古詩就是《詩經(jīng)》中的《衛(wèi)風(fēng).考槃》,在終南山生活不可不知。他把這首詩寫在紙上,給我講解了意思,我覺得有趣,就拿來背著玩兒。哈哈!”
“山里還有這么高雅的人,我們倒要好好見識見識?!绷?、陸二人都感到了終南山的神奇?!皠偛拍窃娛裁匆馑佳??”陸竹喧問,學(xué)習(xí)醫(yī)科的她,文科知識雖然豐富,仍然無法通曉中國古代燦若星海的文化。
“就是一個健碩高雅的人在山里隱居,在澗邊、山頭、地面擊樂、放歌、睡覺,享受隱居生活,始終保持高潔的情操不變?!绷窒獥鹘忉?。
“哦,挺有古樸的味道!”
“對對對,小蘇就是這樣解釋的。你們見了面,肯定有話談。”
下了高坡,又要爬山道,三人將鞋上的泥土在巖石上刮了刮,開始登山。林溪楓扛著一袋土豆和胡蘿卜,手里惦著陸竹喧的比較陳重的包裹,陸竹喧提著林溪楓的行囊,陳宮嗣掂了一小袋大米,前后魚貫而行。山上怪石嶙峋、樹木參天、流水淙淙、鳥語啾啾,越往上走越幽深靜謐。
“竹喧,你一個女娃子住慣了城里的生活,現(xiàn)在到山里來,恐怕要吃苦了?!标悓m嗣邊走邊關(guān)切地對陸竹喧道。
“沒事,我在老家農(nóng)村呆了好幾年呢!我吃得了苦。”陸竹喧答。
“好嘛,能吃苦的年輕人都是好樣的。你們這次進(jìn)山的目的是什么?”
“在城市生活累了,在這里放慢生活的腳步,感悟感悟終南山的氛圍。”林溪楓答。
“好好,我勸你們一句,在山里感悟感悟可以,千萬別看破紅塵。年輕人還是應(yīng)該以事業(yè)為重,為社會做出貢獻(xiàn)?!标悓m嗣一臉凝重,語重心長地說,“我和教我《詩經(jīng)》的小蘇也是這樣說的,他贊同我的話?!?p> “陳老師教誨得有道理,我們沒有看破紅塵的境界,不會出家的。不過我并不認(rèn)為出家為僧為道是躲避社會,逃離世俗。我感覺他們也在為社會做貢獻(xiàn),只不過是以一種不同與眾的方式罷了?!绷窒獥鞯馈?p> 陳宮嗣好奇地問:“怎么個不同與眾?”
“真正的出家人,嚴(yán)格遵從佛教、道教界規(guī)定的各種清規(guī)戒律,不殺生,不吃葷,不浪費(fèi)糧食,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克制與消滅自己的各種欲念,把人的基本欲求通過修養(yǎng)身心降到最低,他們實(shí)可稱為社會道德的楷模、大眾心靈的撫慰者、人類精神的守望者。這些群體的存在,敦促人們追求崇高的精神信仰,對世界有所敬畏,不會陷入自然界的弱肉強(qiáng)食法則和叢林法則。出家人以最高道德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而我們普通人卻要用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來約束自己,但社會上還存在那么多不按法律辦事的潛規(guī)則,你說我們社會的道德水準(zhǔn)和高僧大道該差有多少等級?”
陳宮嗣聽了微微頷首,看著前面的山路沉思著走了一會兒才說:“你說的有道理,確實(shí)是這樣。他們很苦,很不容易?!?p> 陸竹喧道:“欲望已滅,應(yīng)該感覺不到苦了。人一旦適應(yīng)一種生活,還會感到快樂。大眾的敬仰也會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滿足?!?p> 陳宮嗣道:“雖然如此,人類都像他們那樣,豈不是要自我消亡?”
林溪楓邊走邊沉吟了一會道:“我想應(yīng)該這樣解釋,因?yàn)榭吹饺说撵`魂墮落,人類遭受了災(zāi)難、讓人類滅亡的問題?!?p> 陸竹喧贊道:“說的太好了,倒是人的靈魂越墮落就多了?!?p> 林溪楓一席話將陳宮嗣說得不斷點(diǎn)頭:“這樣說,出家人倒不希望看破紅塵的人越來越多,而是越少越好。這也是辯證法呀!”
三人繞過一個斜坡,半山腰一大片茂密的森林橫在眼前,松柏、杉樹、漆樹、黃檀樹、紫檀樹、獼猴桃樹、野山楂樹等樹木無計其數(shù),非常繁密,綠茵蔽日。有幾個山民模樣的人在一片漆樹下割漆,見他們經(jīng)過,向他們熱情地打著招呼。曲曲折折的一條小溪于山林中穿流而出,從一塊大巖石上噴薄而下,跌入山澗,飛珠濺玉,不知又流向何方。
步入林中,三人頓時感到?jīng)鏊孢m,于是放下東西歇息。到山溪邊掬水而飲,山泉甘冽異常。林溪楓攀上樹,摘了一些獼猴桃和野山楂,在溪水中洗洗,三人吃了,原生態(tài)的野果味讓林、陸二人贊不絕口。歇息完畢,繼續(xù)向密林進(jìn)發(fā),前方出現(xiàn)一只紅腹錦雞,金黃色羽冠、深綠色背脊、腰腹部羽毛呈深紅色,在一叢苦竹旁悠然地尋覓蟲子。看到三人走近,錦雞昂頭側(cè)目而視,打量著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氣度雍容。林溪楓一聲輕嘯,那紅腹錦雞立刻撲棱起翅膀向密林深處低飛而去,留下一道絢麗的背影。
再朝上行,在長滿蕨菜的密林邊,一只野兔突然竄出,蹦跳著在山石上奔跑,轉(zhuǎn)瞬不見了蹤影。陳宮嗣告訴林、陸二人,他在山中還看到過梅花鹿、麻羊、野豬、野驢、地老鼠、刺猬等野生動物,終南山不但氣場強(qiáng),而且是各種動植物的天堂。
正說間,陸竹喧突然驚叫了起來,原來在密林和山壁交界處竟然立著一只野狗,一動不動地站在那兒,一雙兇眼冷冷地看著他們。林溪楓立刻想起了陸竹喧們紫閣山之行李璐被狗咬傷一事,幸虧當(dāng)時有個青袍老道長在旁解救。林溪楓道:“不要怕,有我和老師在呢,狗傷不了人。如果野狗敢來行兇,我們一定像你們上次在紫閣山遇到的老道長一樣,將狗踢死。惡狗現(xiàn)身說不定是好事,上次救李璐的老道長可能就在左近呢!”
“如果能再見到那位老道長就好了,李璐在寢室中時常提起這老道長,對他崇拜的五體投地,當(dāng)時人多,沒有詳細(xì)地和老道長交流溝通,她都后悔死了。這次如果見到老道長,我聯(lián)系李璐,她一定過來?!?p> 三人走近巖壁邊,林溪楓放下行囊,拾起一塊石頭子兒,向前面的野狗砸去,那野狗渾身一抖,“噢”地叫了一聲,顯然是被砸中了,沿著巖壁和密林交界處的一條小道快速向右前方跑去。陳宮嗣告訴二人,崖壁太陡不可攀爬,他們也要沿著這條路走,前面有一個幾十米長的幽寒山洞可以穿行,然后再走一段路,才能到山頂。
走得長了,李璐累得有點(diǎn)麻木,有兩個武術(shù)高手在旁保護(hù)自己,她不再感到害怕,山上的好風(fēng)光不斷向客人炫耀自己的姿色,也確實(shí)減輕了她的疲累感,時歇時走,一直跟著兩人前進(jìn)。果然看到前面那條狗鉆進(jìn)一條一人多高的山洞中,影蹤不見。
林溪楓見到山洞,忽然興奮地說道:“我們要見到道家高人了,那位老道長真要現(xiàn)身了呢!”
陳宮嗣、陸竹喧都笑道:“你會掐指一算呀?”
“你們聽說過‘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吧?”
二人都說聽說過,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典故,也不知道這和老道長有何關(guān)聯(lián)。
林溪楓道:“咱們進(jìn)洞吧,邊走邊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