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警長的求助
在吳醫(yī)生因為S的事情遭到警察的調查后,過了一個星期,他接到了何警長的電話。
“我是何警官,上次到你那兒調查過案件的。”
“你好,你好!”
當吳醫(yī)生接到他電話時,首先想到的想到S的案件,難道又有什么新情況?
“警察”,這兩個字總是給普通人予心理上的壓力,因為它代表著國家和法律的權力,可以直接剝奪一個人的自由乃至生命。
以前作為心理專家被警方邀請時,還收取咨詢費和講課費,現(xiàn)在被作為案件相關人被詢問調查,心里當然感覺不一樣,他還是喜歡自己被作為心理專家對待,那樣的感覺很棒。
接到何警長的電話,吳醫(yī)生的直覺是沒什么好事,因此語氣說不上熱情,而是例行公事。既然警察找上門來,還是必須要配合他們的。
“哦,何警長,請問有什么事嗎?還是上次的案件嗎?”
“不是,不是,是這樣的,吳醫(yī)生,”何警長在電話里有些支支吾吾的,完全不像上次來查案那樣干練利落,這倒讓人有些奇怪。
他停頓了一會,像是遇到了什么難題,不知怎么說起。
“因為孩子的問題,我想找你咨詢一下?!?p> “孩子要做咨詢?”聽到這,吳醫(yī)生的心放了下來,又找到咨詢師的感覺。
被警察調查時,吳醫(yī)生處于弱勢地位,由警察主導問話和整個流程。而面對來訪者,他則是醫(yī)生的角色,心理上的感覺和地位就完全不一樣了。他的聲音又因此變得明快和響亮,拿出專家的態(tài)度,“可以,你們想什么時候來?”
“嗯”,警長又顯得有些猶豫,“孩子不太愿意去你們咨詢中心。我們可不可以約你在外面聊聊,我請你吃飯?!?p> 警長提出的問題,對吳醫(yī)生來說并不意外,很多人雖然覺得需要心理上幫助,但是不愿意或者忌諱到心理咨詢室,特別是帶孩子咨詢的父母經(jīng)常提出這樣的要求,但都被吳醫(yī)生拒絕的。
“如果只是朋友聊天,隨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如果咨詢的話,那么在咨詢室對你們更有幫助?!?p> 在這一點上,吳醫(yī)生堅持咨詢的設置,所以接著解釋說,“在咨詢室這個特定場合,有特定的心理場和特定的設置,更能起到心理咨詢的效果,同時也更能保障個人隱私,在外面效果不太好?!?p> 何警長聽了這些話,覺得也有道理,略沉吟了一會,還是決定聽從吳醫(yī)生的建議,所以說:
“最近孩子的問題讓我們很擔心,一直想找個心理醫(yī)生看看。上次在你那兒,看到你很專業(yè),特別是對病人的隱私保護得很好,堅持原則,這一點很打動我。我回來后考慮再三,與老婆說了一下,她也認為孩子應該去看心理醫(yī)生。我覺得你是最好的人選?!?p> 吳醫(yī)生想起何警長上次來咨詢中心的情形,難怪當時看似隨意地問了一些有關的咨詢問題,還仔細看咨詢室,原來是別有用心。
何警長繼續(xù)說了下去:“事情是這樣的,我這個孩子是個女孩,今年15歲,開學就上初三。一直乖巧聽話的,學習成績也好,懂事。因為我工作忙,陪她的時間不多,但只要與我在一起,就很粘我,有說不完的話,確實是貼身小棉襖。平時她性格也很好,見誰都有禮貌,說不上特別外向,但一點也不悶。
但這段時間,大約兩三個月了,我們都覺得她性情大變,見到我和她媽都不怎么說話,看上去有些回避我們,總覺得有什么心思。平時也不怎么出去,見到人感覺有些怯怯的樣子,變得很靦腆內(nèi)向,現(xiàn)在幾乎不怎么出門,看到人就躲,臉紅,怎么看都有些不對勁,怪怪的。
我們問她,她說沒有什么事,讓我們不要瞎想,再多說,就發(fā)脾氣,不理我們。
在家時,常把自己關在屋里,以前經(jīng)常不關門,上廁所有時都不關門,現(xiàn)在在屋里看書寫作業(yè),都把門關上,甚至里面扣上了。
我們與她班主任老師聯(lián)系,問她在學校里是否發(fā)生了什么?被誰欺負了還是怎么的?
班主任也覺得奇怪,但沒有發(fā)現(xiàn)在學校發(fā)生什么。他也覺得我女兒在這學期期末的時候,表現(xiàn)有些變化,考試成績也有很大滑坡。
我和她媽都很擔心,怕她被傷害,怕她出事。她媽與她談,她什么也不說。我與她談,更是回避,根本就不坐在你面前,不給你談的機會。我們就有這樣一個女兒,也知道青春期孩子心理比較敏感,容易在心理上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想帶她到你那兒咨詢咨詢。
我讓她媽與她說了,她說自己沒問題,是我們有問題。所以我們才想在外面吃飯時聊,也不說是專門看心理醫(yī)生,這樣她能接受,也不會有心理陰影?!?p> 確實可憐天下父母心,警長說到女兒的情況,情緒、語氣與上次來調查案件完全不同,聽到的完全是一個普通男人和父親對孩子的擔憂和困惑。
這種情況,在咨詢中比較常見,特別是青少年咨詢,很多時候都是父母很著急,很焦慮,而孩子不愿意來,甚至很抵觸。
吳醫(yī)生給了警長一些解釋和指導,告訴他,如果真的讓孩子做咨詢的話,需要孩子本人有意愿,這樣才有改變的動力,也才會有效果,如果只是騙她來聊一聊,這樣用處不大。如果是他們夫妻倆自己也為此很焦慮,孩子又不愿意來咨詢,那么他們自己可以先來咨詢。
因為孩子的很多問題,往往有父母的原因。再說,父母越焦慮,對孩子的康復越不利,本身就是一個負面影響。
警長聽了這些話后,答應決定盡量讓孩子來咨詢。
吳醫(yī)生告訴警長,這樣最好,確定來的話再與我聯(lián)系,到時預約一個時間,我會盡力幫助他的。雖然隔著電話線,吳醫(yī)生還是能感受到電話那端的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