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身旁,心卻遙不可及;遠在天邊,心卻相互牽掛。當你身在遠方,我對你百般期盼;當你近在咫尺,我對你視而不見。你與我身處同一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手與手無緣相牽;你與我分隔兩地,心中卻緊緊相連。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奇妙而又神秘的距離!讓人懷念又讓人憎惡。
心與心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的那種奇妙的情愫,更多于距離之中產(chǎn)生。身邊的人總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遠方的人總是最受牽掛的。水中望月,霧里看花,這種距離帶來的朦朧感是最讓人牽腸掛肚的。
我們的心一方面是熱情的渴望與別人交流,而另一方面又是謹慎的隔斷與別人交流。遠方的人能讓我們的真情流露,是距離,淡化了這層薄薄的拘束,讓兩個人的心靈緊緊相擁,讓溫暖席卷而來;對待身邊的人,我們心中的圍墻卻越來越厚,互不信任,互相猜疑,甚至出現(xiàn)了感情隔閡,各自將心門緊閉,被冷漠徹底淹沒。這就是心與心的距離。
愛與愛的距離
距離有時又像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卻生生地折磨著兩個人的心,明明心里愛得死心塌地,表面上卻強裝淡定,誰都不肯踏出那一步,勇敢的去表達,是心靈的顧忌,是距離的迷惑,前方的路如夢似幻、似假似真。多少次的擦肩而過,多少次的心靈交錯,因為距離,誰都不愿踏出那一步,因為踏對了是愛情,踏錯了是傷害。我們總是期盼對方更勇敢,幻想著愛情的甜蜜,讓愛情更一次次幻想中消失殆盡。
周星馳在《大話西游》中曾說過:“曾經(jīng)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或許就是我們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因為是愛與愛的距離,而后悔終身。
生與死的距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是生與死的距離。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認為時間還很長,還有時間可以好好孝敬父母,可是時間就像是水一樣,悄無聲息、一路向前,我們抓不住,它不會為誰停留。也許是我們沒有見過生與死的距離,漸漸的將他遺忘在一旁,當我們真正見到了的時候,一切都晚了。余光中先生在《鄉(xiāng)愁》中寫道:“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面對這生與死的距離,我們有的只??蘼暫脱蹨I,但一切卻已無力回天。
夢與夢的距離
夢想總是催人奮進的,讓人充滿動力,就像艾青在《盼望》中寫道:
“一個海員說,
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
那一片潔白的浪花……
一個海員說,
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fā)出的
那一陣鐵鏈的喧嘩……
一個盼望出發(fā)
一個盼望到達?!?p> 我們總是盼望夢想的結束,盼望著夢想的開始,盡力去縮短夢與夢的距離,去完成一次次夢想的追逐,實現(xiàn)一次次的超越。
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近,是心與心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希望延長,是生與死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期望抵達,是愛與愛的距離;有一種距離我們盼望縮短,是夢與夢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