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王倒下去的一瞬間,群臣皆是愣住,目光盡皆投向項明,忽然間他們明白了此中用意。
陛下面對鄭雄辱罵而無動于衷,確是在隱忍,不亂方寸。如今之際,終于以諸葛亮之手滅殺了當朝唯一的王。
仔細一想,恐怖如斯!
“先生,你下手重了?!?p> 項明面對如此場景,只是淡淡一句,別無他意。
諸葛亮上前,跪倒:“臣也是一時失手,沒想到真武王如此弱小,在臣攻擊之下,不堪一擊?!?p> “正如先生所言,真正的金丹強者,永遠不是虛丹可以相提并論,真武王與先生比試,實力不敵而亡,此乃一份殊榮?!?p> 項明正色道。
“劉培林,將真武王以國禮厚葬?!?p> “臣遵旨?!?p> 承文殿內。
“白起?!?p> “臣在?!?p> “朕命你為神武大將軍,加封你為武安王,統領郢都所有兵馬?!?p> “臣叩謝陛下?!?p> “申公豹,夏姬?!?p> “臣在。”
二人齊聲道。
“朕封你們?yōu)樽o國國師和護國夫人?!?p> “謝陛下?!?p> 二人大喜過望。
群臣皆是不敢不服。
這幾人,他們都察覺到了一股莫大的威勢,比之諸葛亮,更加的可怕。
大楚皇朝,沒有宗人府長老院庇護,也是時候需要一些強者站出來為大楚保駕護航,震懾宵小。
現在有傳聞宗人府就是當今陛下所帶人滅殺。此間看來,有這么多強者相助,也不無道理。
項明高坐龍椅,俯視眾臣,淡淡道:“朕今日登基稱帝,肅清朝野,整頓六部,撤二相,設內閣,此皆不過須臾功夫罷了。然而大楚皇朝如今百廢待興,仍是需要諸多人才填補各處空缺,為大楚之崛起而添磚加瓦,不在此一時,諸位覺得此欲長遠,該如何?”
大楚的政治制度,有點類似華夏唐代,卻又有不同,無三省,有六部,可以說是一個殘缺體。
如今項明要把它補上,但人員配置跟不上。于是乎跟諸葛亮商量一番后,只能先暫時設立內閣,至于三省,還要斟酌一番。
此話一出,群臣默然。
“諸位但說無妨,無論對錯,朕不與追究?!?p> 項明道。
諸葛亮站了出來,講道:“陛下,臣以為大楚如今局勢,政不通,則人不和,人不和,則事不順,事不順,則國難治?!?p> 此話一出,群臣皆是愕然。
能夠道出這般話來,絕非一般人能夠擁有的見識。
于是乎,群臣也在議論起來。
“敢問南陽王,何為政不通?”
說話之人乃是軍機協助大臣兼工部尚書周深。其人甚是好奇諸葛亮這一番話,其實這為政之道,諸多法門與兵法有類似之處。
故而周深十分想要知道這一個答案,甚至如果可以,他也想把后面的幾個問題一并問清楚。
如此情況,也正是許多大臣的心聲。
諸葛亮也已經做好了回答的準備:“大楚皇朝之所以政不通,乃是因為上下不齊心,故而難以相通。如今之朝廷大員,諸如在場諸位,大部分應當也是通過家族步步而來,而非從寒門崛起,如此則不解民意,傳達政令之際,出現各類偏差。
下則皆是豪門世家的門生子弟,對于民意更是置若罔聞,只是滿足自身利益罷了。難以有真正為人民服務,為大楚服務,為陛下盡忠的人?!?p> “周大人,不知在下說得是也不是?”
周深沉默了一會兒,道:“的確如此,南陽王說得不無道理。
“那此弊病就無解乎?”
“非也。”
諸葛亮搖了搖頭,道:“陛下,臣以為大楚想要崛起,首先必要廢除官場世襲特權,使之公開?!?p> “朕正有此意?!?p> 項明點了點頭,道:“先生之言,振聾發(fā)聵,讓朕清醒過來,官場世襲特權決不允許在持續(xù)下去,不然大楚之腐敗,必然動搖根本,而且此事朕萌生一個想法?!?p> “吏部侍郎陳燊,何在。”
“臣在。”
陳燊立即出列,叩見朝拜。
項明淡淡道:“傳朕口諭,自今日起,大楚皇朝尊儒家為官方學說,待明年開春后開進士科,分縣試,郡試,府試和殿試四個等級。凡大楚皇朝境內學子,皆可到相應地方報考。過縣試者,稱童生。過郡試者,稱秀才,見官不拜;再到過府試者,稱舉人,此類人可應召為官;若可在殿試過關者,授進士。”
“遵命。”
陳燊應聲道。
“黃齊亮?!?p> “奴婢在?!?p> “即刻擬旨,傳召在皇宮養(yǎng)心殿設立翰林院,令大儒方閑,于青子和王昊陽三人立即他們召集門人,于下午在翰林院見朕?!表椕鞯?。
“遵旨?!?p> 黃齊亮立即擬旨。
這一刻,項明廢世襲,改進士科,立時讓朝堂引起不小轟動。
“陛下圣明!”
諸葛亮立即稱贊。
群臣見狀,也是高呼萬歲。
“陛下,若是尊儒家思想為大楚皇朝官方學說,恐有不妥。而若以此為標準,卻又不知要拒絕多少天下有才之士?!敝苌顡牡?。
項明笑了笑道:“愛卿無需擔心,這只是權宜之計,如今大楚皇朝境內儒家盛行,若是擇其他而錄用人才,難免耗費太多時間,待到條件允許,朕自會做下一步打算?!?p> “既如此,確是臣冒味,還請陛下見諒?!?p> 周深退了下去。
“非也?!?p> 項明道:“愛卿愛國深切,朕歡喜還來不及,又如何見怪。
對了,朕覺得文有進士科,武一方面,應該也不能落下。依照愛卿所見,可有何見解?”
“臣受陛下啟蒙,倒是有些建議想要說出來給陛下?!?p> 周深出身兵部尚書,對于此類問題,觸類旁通。
“但說無妨。”
項明一笑。
“臣以為,武科考,應該為大楚選拔將帥之才,文武之道,不可或缺?!敝苌顟?。
廢話!
項明以為周深有什么好的建議。
原來是這個屁話。
卻在此刻,黃齊亮入殿。
“陛下,奴婢方才令人攜圣旨傳召三位大儒,但他們拒絕應召?!?p> “拒絕應召?”
項明冷聲一笑。
無形之中,一股殺意橫生。
群臣皆是顫栗。
“為何不應召?”
“他們說陛下……”
“說?!?p> “亂殺無辜!”
黃齊亮終于道了出來。
“呵,朕現在算是明白了這些人的心思?!表椕鳈M眉冷眼,傳令:“白起?!?p> “臣在?!?p> “他們既然不從,朕留之何用?你速帶一千鐵騎,踏平書院?!?p> “臣遵旨?!?p> 白起殺心頓起。
這一刻,他期待已久。
PS:多謝喜歡小說的小先生的100書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