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科學(xué)家闖漢末

第一百五十五章 自任刺史

科學(xué)家闖漢末 云舒兄 2082 2020-03-12 10:10:56

  下面的百姓聽到劉鑫對馬強自稱卑職,不由都對其更加好奇了起來,這時,遠處傳來陣陣騷亂聲,馬強等人尋聲看去,只見段英坐在四輪車,懷里抱著一個木盒,后面跟著黃忠等將,還有一群白胡子老頭。

  一行人來到馬強面前,段英舉著木盒說道“營主恕罪,鐵面已私下詢問三老眾將,眾人皆以為營主當(dāng)以幽州百姓為重,奉郭使君遺命,暫代刺史位!”

  說著,一群老頭走到右邊,對馬強拱手道“請馬茂才從民意,遵郭使君遺命,暫代刺史位!剿滅賊軍,使我等百姓復(fù)得安居!”

  黃忠等人跟著站到左邊,對馬強拜道“請營主遵軍心,遵郭使君遺命,暫代刺史位!剿滅賊軍,使幽州地界復(fù)得安寧!”

  馬強直愣愣的看著中間的段英,這就搞定了?這么快?

  自己眼淚都還沒干呢,現(xiàn)在這個形象是不是不太好,寫在史書上別人會不會誤解啊,話說劉備當(dāng)年...不對,應(yīng)該是未來是怎么做的,我想想...那我現(xiàn)在哭好像挺合適的,

  “此事萬萬不可!諸位欲陷我于不義耶?”馬強回憶著昔日看三國時候的臺詞然后開始裝了起來。

  “營主如不應(yīng),乃棄百姓軍民于水火,才是不義!”段英再次將刺史印舉起來說道。

  這下四周的百姓也聽清楚了七八成,原來這就是紅星營的馬茂才啊,沒想到如此年少,而三老們的意思是讓馬茂才當(dāng)刺史?那敢情好啊!之前的黑瘟的恩德大家都記得呢,而且自從紅星營成立后,昌平不知道多少人靠著紅星營活著,為了自己的飯碗,也得支持馬茂才??!

  “幾位三老說的沒錯啊,我們幽州得有個頭,帶著大家打黃巾賊啊,大家說是不是??!”

  “就是!除了馬茂才,現(xiàn)在還有誰能讓幽州各郡都心服口服?”

  其實也是有的,比如盧植...

  馬強看著呼喊起來的百姓,然后回頭看向段英的眼睛,希望找到自己應(yīng)該再推遲一下還是可以答應(yīng)的答案。

  按道理自己是不是應(yīng)該三讓啊?

  “無量天尊,貧道月前夜觀天象,見尾箕晃蕩不明,乃幽州有難也,后果有兵災(zāi),近日再看,卻見其星漸亮,營主今日之事,豈不應(yīng)了天兆?當(dāng)應(yīng)之以順天命!”

  馬強不用去看就知道能在大白天說這樣瞎話的也只有甘始了。

  斜眼看去,果然是甘始、張臶等人一起到了,張臶撫須說道“甘道長所言極是,營主不可推卸,當(dāng)舉漢旗,興義師,剿賊軍,復(fù)安寧!”

  盧寧看到段英看向了她,腦海中不由浮現(xiàn)出段英那日在紅星營說過的話。

  “盧郎將現(xiàn)為宦官的眼中刺,肉中釘,黃巾平定之時,就是盧家亡家之日,如夫人不信,可見昔日段紀明乎?

  日后能救盧家者,唯有營主一人耳!”

  盧寧雖然是女子,見識卻不差,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的話她雖然沒聽過,但道理卻懂。

  盧寧開口道“弟弟何必猶豫,此乃天賜,如不取,必受其難?!?p>  馬強再看向段英,不用說,這一切都是他安排好的。

  馬強不再猶豫,上前接過段英手中的大印,然后拜道“今日我得軍民推舉,自任假刺史,所為非私,如日后朝廷委任他人,必交出此印,如有拖延,當(dāng)天誅地滅!”

  這個年代的人都極重誓言,因此眾人聽了,都覺得馬強并無私心,一些本來心有擔(dān)憂的人,還暗暗自責(zé)了起來。

  “吾等拜見明公!”段英帶著眾人對馬強拜道,馬強一愣,自己成明公了?

  等會還是找個人問問吧,自己是不是一直誤會了什么....

  馬強和眾人回到縣衙,馬強先是謝過眾人,然后說道“要滅黃巾,當(dāng)結(jié)合四方之力也,我想由甘道長為使,去請烏桓出兵,再調(diào)各郡兵馬,汝等以為可否?”

  閻柔出列拱手道“明公,烏桓乃異族,軍士多不服管教,恐需大將統(tǒng)帥,編其為義從,方可為用?!?p>  “那我軍中還有人比你閻柔更加合適的嗎?就由你和甘道長一同前去如何?”馬強笑著說道。

  閻柔應(yīng)聲領(lǐng)命退下。

  和后來晉朝不一樣,東漢時期的南匈奴、烏桓、羌人等各部落都是大漢王朝的附屬,大漢王朝可以隨意調(diào)動各部兵馬四處征戰(zhàn),即使是最怨恨胡人的公孫瓚軍中也有大量的烏桓等異族騎兵,因此調(diào)用烏桓軍隊在這個時期的漢人心中并無不可,甚至是一種給予烏桓的榮耀。

  因為這樣的調(diào)動不是無償?shù)模且o予烏桓等異族部落相應(yīng)的酬勞的,還是那句話,沒錢,誰給你賣命,真當(dāng)大家是兄弟了?

  馬強又看向張盛說道“漁陽乃出鹽鐵之處,民風(fēng)彪悍,可為強軍,還請張縣尉攜帶我的書信去見孟郡守,請他發(fā)兵?!?p>  張盛拱手應(yīng)道,張家在漁陽的勢力極大,他相信只要能說動如今的家主張舉,必能成功。

  馬強又對盧寧說道“還請姐姐代為書信一封遼東長史公孫瓚,我會派人前往尋他,他為姐姐之兄盧植高徒,必會響應(yīng),至于涿郡,已經(jīng)自顧不暇,倒是不擔(dān)心韓郡守與我為難?!?p>  馬強又道“另外還有右北平的劉郡守,遼西郡趙郡守,都需寫信于他們,請他們響應(yīng)出兵,至于樂浪和玄菟郡,只需防范高句麗等異族動向即可?!?p>  高句麗,又叫高句驪,其實原本世界上就沒有高句麗這個民族,這其實是西漢元帝時期,夫余王族內(nèi)亂,其中一支力量由高朱蒙率領(lǐng)逃到了樂浪郡的高句麗縣,在此處建國,這才有了高句麗,也因此,從立國開始,這支力量其實就和朝鮮半島的三韓沒有半分錢關(guān)系,后來韓國之所以要貼上高句麗,不過是因為后來后唐時期,三韓一統(tǒng),建國高麗,這個名字和高句麗很像罷了。

  高句麗從立國開始就不斷向四周侵犯,馬強做為后世人,自然明白幾百年后的高句麗有多么恐怖,而高句麗開始發(fā)家也是因為漢末的混亂導(dǎo)致大量漢民逃奔高句麗,帶去了文化技術(shù)的緣故。

  總而言之,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但馬強還是想限制一下高句麗的發(fā)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