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牙膏換羊毛(上)
“此物如何交易?”
既然確定貨好,不缺錢的難樓便問起了價錢。
“呵呵,不貴,牙刷一根十文,牙膏分三個檔次,最低的一盒五十文,最高的一盒兩百文,香皂一盒三百文,無香味的香皂叫做肥皂,便宜的一盒五十文,貴的一百文。大人可以馬匹牛羊交易,其價可以薊縣市價定論?!?p> 馬強閉著眼睛報了個價格,這個價格基本就將這些貨物定位成了奢侈品。
馬強之前在市場上已經(jīng)知道了物價,小米一石不過兩百文,豬肉十余文一斤,一只羊最貴也不過六百文。
而馬強喊得價格,一盒牙膏就要兩百文,也就是說一石小米在馬強這里不過換一盒牙膏罷了,而一石小米已經(jīng)可以讓一個青年男子吃二十日了。
再想想這香皂的成本...所有大松村人心中都仿佛看到馬強的屁股那里好像有一根尾巴在晃動。
奸商!
“哦?不貴不貴,我給你五匹戰(zhàn)馬,折價二十萬錢,貨物你幫我搭配一下就是?!?p> 完蛋,失算了!
二十萬錢,幾乎可以把馬強的貨物全部換光了。
這還真的是....遇到狗大戶了。
馬強只覺得嘴角直抽抽,這個年代能不能說自己剛剛說的其實是美元,在線問,挺急的。
自己怎么就忘了,這些烏桓貴族別的沒有,就馬多,尤其是像難樓這樣的人,隨隨便便就可以拿出上千匹的戰(zhàn)馬,馬強也的確想要戰(zhàn)馬,但戰(zhàn)馬這個東西對于現(xiàn)在的馬強來說沒有用啊。
同樣是馬,也有優(yōu)劣之分。
最差的是劣馬,也叫耕馬或者車馬,這樣的馬一般只有兩個要求,活著,能走,用途是耕地或者小有資產(chǎn)的百姓自用拉貨物,在幽州這樣的地方,這樣的馬五千錢就可以買到。
然后是庸馬,也就是普通的馬,這樣的馬也不貴,萬錢就可以買到了,一般用于拉馬車或者小貴族騎乘,烏桓普通牧民自用的馬匹就是這樣的馬。
隨后就是戰(zhàn)馬了,戰(zhàn)馬是經(jīng)過嚴(yán)格挑選的馬,最次也要十里挑一,選的都是有良好爆發(fā)力、耐力的馬,而且聰明機靈,不懼聲響,可以沖鋒也可以遠途奔馳,這種馬一般都是軍士使用,價格低也要兩萬,貴的可以達到十萬。
再后則是良駒了,良駒非要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不可,一般都是一個小馬群的馬王,所騎乘的不是戰(zhàn)將就是大貴族,價格可達二三十萬錢。
最頂級的就是千里馬了,又被稱呼為天馬或者名駒,如后來的赤兔,爪黃飛電,的盧都是這個等級的,這種馬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千金難換了。
像林環(huán)的大黑馬原來也是戰(zhàn)馬,但這么多年早已老了,現(xiàn)在只能說是庸馬了。
現(xiàn)在難樓拿出了五匹戰(zhàn)馬,既然是難樓護衛(wèi)所用的戰(zhàn)馬,自然不可能是戰(zhàn)馬中的劣品,五匹折價二十萬可以說是良心友誼價了。
但馬強現(xiàn)在并不是想要馬,他更想要的是現(xiàn)錢或者銷路。
黃巾之亂雖然就在眼前,但真正的天下大亂要等到劉宏變成靈帝呢,那還得六年的時間,真的還不著急。
馬強想了想,先拉住呂安,對呂安眨眼示意后對難樓說道“相逢即是有緣,我等雖居于深山,也知道難樓大人的威名,區(qū)區(qū)二十萬的貨物,送于難樓大人又有何妨?”
“小馬哥!”
“不可!”
后面的幾人都快瘋了,二十萬錢啊,他們一個大松村忙死忙活的一年也積累不到這么多錢。
二十萬錢可以換一千石的糧食,足夠大松村節(jié)省的吃小一年了。
“住口!聽你們小馬哥的!”呂安回頭瞪了眾人一眼,然后對馬強點了點頭。
難樓看了一眼閻柔,閻柔笑道“沒想到馬郎居然如此重義,只是吾等不過萍水相逢,這二十萬錢恐怕對爾等也非小數(shù)目吧...不知馬郎是否有事想吾等幫忙?”
馬強笑了一下,拍手道“閻柔大哥果然多謀,我?guī)煾敢步踢^我一句話,叫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二十萬的貨雖不多,但對于我來說也不算小,我之所以愿意免費送二十萬的貨物給大人,所為的不是其他,而是希望大人可以當(dāng)我的經(jīng)銷商?!?p> “經(jīng)銷商?”難樓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有些不解,但也隱隱約約明白這是一個商賈的名詞。
“對,大人也試過了,應(yīng)該知道無論牙刷、牙膏還是香皂只要嘗試過了,對于日常都吃肉食的草原各族來說,就是割舍不下的好東西。
但就吾這些人,恐怕是沒有力量將貨物安全的運送到草原各地的,所以希望大人幫我運送販賣,所得之利,大人和吾等五五分成,如何?”
難樓眼睛微瞇,手指輕抖,開始估量了起來。
閻柔的腦子的確比難樓好的多,他對著難樓耳語了一番,難樓微微點頭。
“大人可以算一下,吾等一年可以為大人提供價值千萬錢的貨物,只收八成的價格,剩余的大人按原價買了自用也好,加價賣出也好,只要出售價格不低于我們的對外出售價格便可,如此一年獲利豈止千萬,而且還可以讓部落牧民多了一條財路。
而且大人也無需真的支付錢財,可以用羊毛抵價?!?p> “羊毛?你是要羊絨嗎?”
“羊絨自然最好,其他的普通羊毛也可以。”
“普通的羊毛也可以?”難樓感興趣了,這羊毛在烏桓可以說是遍地都是,除了絨毛外,其他的羊毛漢人根本不收,也就不值錢了。
羊毛用于紡織業(yè)在華夏文明中已經(jīng)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有將羊毛織線然后做成氈布的記載,但由于羊毛會有大量的油脂,在發(fā)現(xiàn)使用堿性水可以去除這些油脂之前,只能用清水洗滌和用黃土搓除,這樣的方法都極為費力,因此想將普通羊毛變成可以紡紗的程度在這個時期基本屬于費力不討好,還不如去收集絨毛來紡織。
也因此,這個時期的羊毛制品要么是粗硬的氈布,只能當(dāng)帳篷或帽子之類的,要么就是極為精細的地毯,如果只是為了做帳篷或帽子,那么中原的麻布或者絲綢都要更加的便宜或者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