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文俠隨筆

不要活在表面

文俠隨筆 文俠 966 2021-08-09 09:04:59

  中國有句成語,文質(zhì)彬彬。文是表面的意思,最初和“紋繡”的“紋”是一個字,有紋飾,裝扮之意。質(zhì)是本質(zhì)的意思,也就是指內(nèi)在?!氨虮颉笔敲篮玫摹R簿褪钦f內(nèi)在與外在都是一樣的,都是美好的。由此,出現(xiàn)了另一個詞語,表里如一。

  以前雖然了解過文質(zhì)彬彬這個成語,但并沒有引起自己多大的注意。直到大學時一次教我們古代文學的楠姐說了這個成語,勉勵我們做人做事要牢記文質(zhì)彬彬這個詞。

  也是從那時起,我把這個成語深深記在腦海里,時不時會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的確,有時候人們都會有豪言壯語、雄心壯志,但行動起來的寥寥無幾。這便是表里不一,言行不一。想的和做的完全不一樣,那不是在自欺欺人嗎?

  我有時也會犯這種錯誤,說的時候構(gòu)思很好,滿懷壯志。但真的落到實處時,有時往往半途而廢。讓人覺得很可惜,仔細想想,還是自己太懶惰了。

  表面文章是靠不住的,外強中干。

  比如,看書不能只看表面,不要只留意于詞藻的華麗,時間一久就忘至腦后。所以,在讀書時,還要深入了解作者,了解他們的生平經(jīng)歷,這樣才能夠逐漸讀懂其思想內(nèi)涵。由此,也可以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結(jié)合到一起,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這對自己的鑒賞力也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再比如寫字,表面功夫是華而不實的。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培養(yǎng)兒子王獻之時可謂煞費苦心。最初用水缸里的水練字,練習了十八口水缸,而后又在池子里練習,把整個池水都染黑了。

  一次,王羲之看兒子練字時極其認真,對他的到來毫無察覺,于是走近王獻之。王羲之用手去把拔王獻之手中的毛筆,竟然沒有拔動,可見習字功力之深厚。

  所以,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只下表面功夫,因為那樣實在是誤人誤己,既辜負了別人對自己的期望,也荒廢了自己的大好時光。因此,不僅要下真功夫,還要下苦功夫。

  在當今社會,高鐵行業(yè)興起。技術(shù)工人們都對自己的操作技術(shù)要求極其嚴格要,不斷學習探索,精益求精。也正是由于工人師傅們的不懈努力,才為高鐵的高速運行提供了穩(wěn)固保障,為乘客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保駕護航。

  人活一世,已足夠幸運,必須懂得珍惜,那就是不荒廢時光。為人處世,都要實事求是,從根本上去思考問題,解決矛盾,這樣個人才能夠不斷進步,時代才能不斷前行,國家才能不斷繁榮富強。

  時刻牢記“文質(zhì)彬彬”這個成語,因為這不僅是一份文化,更是一種精神。鼓勵、告誡一代又一代人,踏實做事,本分做人,扎扎實實,實事求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