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蛟龍抵京
“皇上,大喜~~~~”
宴會剛恢復(fù)沒多久,王承恩再次碎步踏入養(yǎng)心殿,再次成功的將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來。
“又發(fā)生什么事?”
“不會早有安排吧,怎么什么事都這個時候來!”
“該死,京師待不下去了~~~”
無數(shù)藩王想罵娘,皇帝倒是熱情,三天兩頭的宴請他們。
可他們這些藩王吃得不踏實啊,昨夜晚宴,皇帝更是將刀子架在他們脖子上,稍有異動,人頭落地。
今天宴會也是一波三折,這個太監(jiān)有事沒事就來報喜,讓他們吃個飯都不安穩(wěn)。
“皇上,方正化回來了,還帶來了皇上要見的人~~~~”
王承恩的話,讓朱由檢微微一愣之后,立刻大喜過望,左等右等,終于將此人等來了。
“快讓他們進(jìn)來!”滿臉驚喜的朱由檢急忙催促起來。
很快,常年臉色蒼白,一副大太監(jiān)打扮的方正化跟隨王承恩身后,碎步走了進(jìn)來。
朱由檢眼睛死死盯著緊跟方正化身后的一名布衣青年男子身上。
“臣,方正化參見皇上!”
“草民,鄭一官參見皇上!”
方正化雖然已經(jīng)許諾給鄭一官四品游擊將軍,但還沒有得到戶部的任命文書,還不能在朱由檢面前臣臣。
“啟奏皇上,臣奉旨南下,偶得忠勇之士,欲報效朝廷,欲為皇上效力,臣將其聚之,得大小海船三千余艘,得善水之士十萬之眾~~~!!”
方正化還沒說完,已經(jīng)引來一片驚呼之聲,三千海船,十萬水兵,何等龐大的一股力量。
要知道大明因為實行海禁,民間海船本就不多,至于大明水師,也多不到那里去,而且還是一些難登大雅之堂的小型海船。
“啟奏皇上,大明海域,有一勇者,名曰鄭一官,擁海船一千三百余艘,來往與大明海域之上,北擊倭寇,南拒紅夷,保大明一方平安,堪稱忠勇~~~!”
“其有心報效朝廷,然欲投而無路,聽聞皇上求賢若渴,正在招賢納士,特請臣為之引薦~~~~~!”
眾人聽了方正化的話,暗自佩服方正化的語言修飾能力。
介紹鄭一官,一句話就夠了,大明海域第一海盜嘛,也有人聽聞過此人。
一旁的鄭一官臉色也微紅,方正化有點夸大了,而且這還是當(dāng)著皇帝和滿朝文武的面,其中還有不少藩王,這讓鄭一官有點不好意思。
要知道鄭一官的身份是非常低的,既是海盜又是商人,可兩個身份都難登大雅之堂。
“真乃勇士也!大明若多幾位鄭一官這等忠勇之士,何愁外敵來犯!”
耐心的等方正化表演完畢后,朱由檢才滿臉興奮的開口贊揚(yáng),給足了鄭一官這個海盜頭子面子。
“傳旨,封鄭一官為大明四品水師參將,負(fù)責(zé)大明南海防務(wù),其所屬,皆有封賞~~~~”
“賜座,入位!”
朱由檢快刀斬亂麻,不但直接給鄭一官一個參將的官位,而且還讓其參與宴會。
畢竟人家怎么說也是一方霸王,手握數(shù)千戰(zhàn)船和數(shù)萬精銳士卒,恐怕大明現(xiàn)有的水師加起來,都不是人家的對手。
聽了朱由檢的封賞,鄭一官滿臉通紅,他怎么也沒想到皇帝竟然真的封了他朝廷命官,而且還是參將級別。
參將可是比游擊還要高一個級別的大明正規(guī)將領(lǐng),一方大佬級人物。
鄭一官也沒想到皇帝竟然如此看得起他。
而在場的王公大臣則微微皺眉,有點看不上鄭一官,那怕鄭一官守衛(wèi)數(shù)萬兵馬,可依然是海盜出生,身份卑賤,今日和他們同坐,實在是有點不合規(guī)矩。
不過沒人敢出言反對,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帝是真的欣賞這個鄭一官,而且目前這一出戲,還有剛才那波萬里捷報,可能都是皇帝一手安排的。
在這種情況下,還真沒人愣頭愣腦的跑出來懟慫皇帝,這不是在提升名望,而是在作死。
如今朱由檢帝威正猛,威望無人可及,皇帝朱由檢說什么就是什么,無論是藩王,還是滿朝文武,都不敢這個時候出言反對。
而同桌的韓爌和來宗道為不可查的對視一眼,心頭皆是一片明悟。
難怪前些時日,皇帝提出欲解除大明海禁,可后來如同偃旗息鼓般,只字不提,原來是安排了這樣的后手。
皇帝竟然暗中安排心腹太監(jiān)出海收攏海盜,不知不覺中控制這么一股強(qiáng)大的海上實力。
如果這個鄭一官手中的兵馬真如方正化所言那么多的話,那么如今的大明水師也不是其對手。
有了這么一支強(qiáng)大的力量,解除海禁也就再無余慮。
至于范景文、孫承宗、周延儒、徐光啟等人,現(xiàn)在也只能暗自佩服朱由檢手段高明,他們已經(jīng)失去反對解除海禁的借口。
可以預(yù)見,封鎖兩百余年的大明海域,將在他們手中解除,真是個多事之秋啊~~~~~~
至于藩王們,頭顱埋得更深,也不敢多說話。
他們也明白,這可能就是朱由檢做給他們看的,是在向他們展示皇帝的實力,也是在提醒他們,他這個皇帝雖然年幼,大明雖然烽煙四起,可他這個皇帝依然有能力鎮(zhèn)壓他們。
這個宴會,完全就是皇帝展現(xiàn)自己實力,提升自己威望的表演。
“給朕說說,如今大明海域是個什么情況?!?p> 戲演完了,該干正事了,朱由檢單獨(dú)召見鄭一官,朱由檢想要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遵旨,”鄭一官剛開始還是有些舉措不安,他面對的畢竟是大明皇帝,這個天下最有權(quán)勢的人,也是身份最為尊貴之人。
當(dāng)然,鄭一官畢竟是鄭一官,怎么說也是縱橫大明海域的蛟龍,很快便調(diào)整好心態(tài)。
“因為大明施行海禁,所以大明沿海海船并不多,大明水師亦不會遠(yuǎn)離陸地~~~~~”不得不說鄭一官對大明海域非了解,各方面的情況都了如指掌。
無論是官方勢力,還是民間實力,鄭一官都能清清楚楚的告訴朱由檢,這讓朱由檢更加清晰的認(rèn)識到大明如今的處境有多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