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知道這個瘋狂推崇科學的提舉兵器事古大人時不時會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所以也都見怪不怪。今日安排成立的品質改進小組,大家心中都沒有底,但聽起來比較新奇,想著照著做總不會出錯。
這么長時間以來,震天雷的改進一直沒有進步,不僅皇帝趙頊著急,古瑞更著急。要是做不出成績,以后還怎么勸說皇帝支持推廣科學發(fā)展呢?更何況,這件事情說大了關系大宋的安危,不趕快搞出來,連大宋都岌岌可危,更何談推廣科學?
不過沒有成績也不能怪兵器研制部和火藥窯子作的人,他們在古瑞的“逼迫”下,經常廢寢忘食的努力試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古瑞思來想去,覺得很有可能還是沒有科學的思維來指導火器的改進工作,使得有了成效是瞎貓碰到死耗子的偶然,沒有成效反而是必然。
所以他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品質改進工具。這些東西都是他爛熟于心的,此時正好拿來教給大家,看看能不能促進火器的改良。
從火藥窯子作出來,沈括與他同行。
路上沈括問道:“吉豐,我們兵器研制部目前包括我在內,有書院的教授五人,有在科學科有天賦的學生七人。以后這個人數是固定還是可以增加?如果可以增加,那又有什么要求?我們是不是要列一個規(guī)程出來?”
古瑞道:“規(guī)程的具體事情還是請存中兄負責就是了。我的意見當然是兵器研制部的才俊多多益善,只是也不能隨意加入。畢竟兵器研制部不是普通的衙門,其中有許多事關我大宋安危的機密,所以加入的人首先要可靠,其次是要有真才實學?!?p> 沈括道:“吉豐說的有道理。最近朝廷已經頒布了法令,對兵器研制部、火藥窯子作等處的人員實施嚴格的管理,泄漏機密甚至會被株連九族,可見朝廷的重視?!?p> 古瑞嘆了一聲,他心中一直對王雱的這個提議不太認同,沒想到這么快就頒布實施了。
沈括笑道:“雖然處罰嚴厲,但也有好事,朝廷大幅度提高了大家的待遇,就連在兵器研制部半工半讀的學子們每個月都可以領到兩貫錢,這在以前簡直連想都不敢想,所以最近書院里申請進入兵器研制部的學子多了許多,而且科學科的學習氛圍又比以前濃烈了許多?!?p> 這是好事,古瑞聞之十分高興。他對沈括道:“存中兄,對于科學事業(yè)的推廣,別人不知,你應當知道我為此耗費的心力。我們都是極力推進科學發(fā)展的同道中人,都希望看到科學技術能在我大宋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眼下我們已經開了一個好頭,但是光有好頭還不夠,還必須后續(xù)有成績,不然陛下看不到效果,以后不一定會支持我們。所以我今日講的這些方法工具,你要盯著兵器研制部的人認真學習使用,相信對我們的科學推進事業(yè)有極大的幫助!”
“吉豐放心?!鄙蚶ǔ谅暤?,“我沈存中在科學的造詣上遠不如吉豐,但是推動科學在我大宋發(fā)展,讓科學造福我大宋子民的決心絕對不會弱于吉豐,我一定會加緊推進吉豐教的品質改進工具的。我也堅信我們一定會很快做出成績來的。”
古瑞剛回到家里,王安石便派人來找他。
他剛進王宅,看到王安石、王雱、曾布、鄧綰等人坐在廳里,個個義憤填膺,見到古瑞前來,王安石將一份汴京報遞給他,道:“吉豐來的正好,你看看這篇報道?!?p> 古瑞接過報紙,快速地掃了一眼,赫然看到一篇報導的標題:避保甲訓,民自斷指。這篇報導說,在開封界的一處農莊,有一男子為避免參加保甲法規(guī)定的集訓,自己砍斷了自己的一根手指。
這篇報導寫的不是很詳細,古瑞也看不出來是真是假,不過真假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新黨的人認為這是汴京報故意借此攻擊保甲法,進而攻擊新政!
王安石怒道:“汴京報刊發(fā)傳言,妄生事端,無恥之極!”
王雱道:“爹,你先息怒,別氣壞了身體?!?p> 曾布、鄧綰等人也都忙勸王安石息怒。
曾布道:“即便汴京報刊發(fā)的斷指是真事,個中隱情就一定跟保甲有關?即便跟保甲有關,又怎么能以小小的一件個例來誘導大家,讓人以為天下處處都是因保甲法受害的人,他們這用心何其險惡呀。”
王雱道:“他們的險惡還不僅如此。他們表面上是客觀公正地報道一件事情,甚至還特意寫上‘此為斷指人自述,個中隱情未能詳解’的字句,看似公允,實則借著在汴京界有一定的傳播影響力量,讓這件事情人盡皆知,從而對保甲法施壓,以期影響朝廷。”
鄧綰道:“王公,其實我們不必糾結于此事的影響。汴京報妄議朝政,我們直接上門封停拿人!不必計較這么多。”
王安石看著古瑞問道:“吉豐對此事如何看?”
古瑞想了想,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去封了汴京報當然容易,但今日封了汴京報,不敢保證明日不冒出個開封報來,后日再冒出個京城報來,封也封不完,而且容易引人話柄,說我們聽不進意見獨斷專橫,對推行新法也不利。依我看,不僅不要封,朝廷還有專門建立律例,規(guī)范報紙的出刊和發(fā)行,鼓勵民間甚至各地官府辦報,作用有三:一則上情下達,下情上達,讓朝廷多了一種與民間溝通的渠道,讓官家和大臣們知道民之所想,也讓普通老百姓知道官家和大臣們?yōu)榇蠹抑\幸福的辛勞。二則可以推動民間知識文化傳播,提高我大宋子民的素養(yǎng)。三最重要,多鼓勵辦報,各種報紙齊聚一堂,避免一言堂,即便有個別報紙針對朝政胡亂批駁,也有其他報紙為朝政的善意發(fā)聲,正本清源。說句不太中聽的,汴京報每日能發(fā)多少份?要是開封府辦一份弘揚正氣的官報,又能發(fā)多少份?影響力哪里可同日而語呢?”
鄧綰道:“吉豐雖然說的有道理,但是依我之見,為免以后的麻煩,還是請陛下將所有的報紙都封了更穩(wěn)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