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帝聽了,半晌沒話。心中卻放心不少,一家只得一子,孤力支撐門庭,想要重振當年的輝煌,艱難可想而知。
蕭揚歡卻坐不住了,這個時候阿平都要快睡了,她還想在睡前抱一抱軟香的弟弟。“皇祖父,永昌候府上下并無大錯,他家一家子老小,比孩兒還可憐。若是得了您的關(guān)照,爵位傳承,必定感激非常。而且前幾日聽淑妃娘娘說,好像侯夫人打算年后回江南,在江南給賀家表叔尋位師傅。”
昌隆帝眸光一掃,心中有了決斷,但卻看向沉靜的蕭揚歡,目光疑惑。
“孩兒聽了賀家遭遇,總有些同病相憐?!笔挀P歡見狀哀傷道?!昂螞r他家也算的上太宗的血脈,侯夫人還是楊淑妃的堂妹,終歸是親戚?!?p> 昌隆帝了然,這些日子楊淑妃雖沒有提及,但她真的開口求了,應和不應都麻煩,“也罷,明日傳禮部,叫那孩子繼承永昌侯府,不至于叫孝智皇后一脈斷了傳承!”
福全躬身道,“這可是好消息,永昌候府后繼有人,孝智皇后在天之靈,必定歡喜?!?p> 蕭揚歡垂眸,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次日,皇宮賜出臘八粥,同行的還有捧了回禮的宮人。
京城大部分數(shù)得上名字的世家大臣府邸都有,而永昌候府正院,侯夫人楊氏坐立難安。
“母親?”賀清愉看著一向沉穩(wěn)的母親,罕見有了急躁之色,出聲道,“您在擔心什么?”
永昌侯夫人見兒子問起,定了定神道,“滿京城都在賜粥,若是咱們府上沒有,你爵位的事情,恐怕有些阻攔,少不得要想別的法子!”
爵位一事,一直是梗在賀家人心里,上下不得。自從大長公主溘然長逝后,賀家門庭一日不如一日,偏生兩個孩子還小,她便是有心也無力。
賀清愉長眉一挑,面露不屑,意有所指道,“兒子前日同四皇子說了好一會兒話,他師從沈家,兒子在江南的時候也在沈家讀書,同出一門?!?p> “這件事情,待為娘問了淑妃娘娘再做打算!眼下雖然四皇子和五皇子呼聲最高,但皇上正值盛年,后廷宮妃不少,未必不能誕下皇子,長大成人。奪嫡之事,未到最后關(guān)頭,都不能放松警惕!”永昌候夫人似有疲累的揉了揉額際,慈愛的看著長子,“你還小,娘娘如今正得寵,若是能避開這些,皇上直接賞恩,最好不過?!?p> 賀清愉卻沒有永昌候夫人這樣樂觀,日前進宮見昌隆帝,他幾次提及曾祖母,昌隆帝都掠略過,“若是有恩賜,此事早該塵埃落地!”
偏生承襲爵位的事情,擱置多年,都說君心難測,誰知道會生出什么樣的變故來!
母子二人正為此事憂愁間,便見大丫頭云松疾步進來,滿臉笑意,“內(nèi)侍領(lǐng)了旨意和賞賜在門口落馬。娘娘身邊伺候的姐姐也來了,請您和公子姑娘去接旨?!?p> 終于來人了,母子二人對視一眼,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雖然離京多年,但好歹祖母也是大長公主,府上舊人不少,接旨儀程還在,一切都是有所準備。
待一番繁瑣的議程后,承歡宮宮人上前,“這是公主賠禮,前日宮宴,有所怠慢,今日特意令奴婢等人奉上,請夫人勿要怪罪!”
賀府母子三人一愣,無他,回禮頗為豐厚。一字排開,足足六人手捧錦盒,上面還有黃封,一瞧便知是內(nèi)廷所出。
看的永昌侯夫人心中一喜,這位汝安公主送禮倒是送到了她的心坎上。他們一家離京多年,偏居江南一帶,恰逢年節(jié),往來應酬,只用尋常禮物,未免叫人看低。有了這些東西,加上淑妃賞賜的那些,禮節(jié)上盡夠了。
當下,永昌侯夫人臉上多了幾分真切的笑容,寒暄間多了幾分親近之意。臨別時,賀家遞上封賞,永昌候夫人親自給楊淑妃身邊的宮人遞了去。
送走一行人,永昌候夫人吩咐將臘八粥分食。宮里賜下的臘八粥雖然名聲好聽,但味道真不怎么樣,大鍋里什么料都往里加,一鍋又一鍋,時間趕的急,味道可像而知,還不如自家府上熬得香軟合口味。
一番勞累后,母子幾人回了正院,方才落座,永昌候夫人對伺候的下人笑道,“今日喜慶,你們也快去用些臘八粥去去寒氣,不必伺候,留我們娘幾個說說話就是!”
下人聽了,哪有不歡喜的,告退后去了廚房要臘八粥喝,閑話家常。
待屋子里沒人后,永昌候夫人才收了笑臉,從袖中拿出一封折疊好的信紙。這是她方才借著打賞的動作從淑妃宮人手中拿到的消息。信紙緩緩攤開,字數(shù)不多,寥寥幾句,卻叫幾人看了許久。
“今早立政殿傳出消息皇上有意阿愉承爵,不日降旨,待來日進宮再詳談。”
賀清愉將信紙拿過,扔進了炭盆中,看著火舌將其吞噬,化作灰燼。他轉(zhuǎn)身對母親和幼妹道,“既然姨母這樣小心謹慎,必定是還沒有下明旨,咱們別落下把柄。”
永昌候夫人楊氏無比贊同,低聲對賀大姑娘囑咐。末了,對賀清愉問道,“總歸是好事,你曾祖母臨終前一直惦記此事,如今可算是了了一樁心事!待正室旨意下來,定要稟告家里的祖宗才是!”
賀清愉不過頷首,對這樣的事情,他并未放在心上。反倒是想起昌隆帝這樣爽快的意圖,畢竟之前昌隆帝猶豫不決,令賀家上下處境有些尷尬。
南楚京城形勢比之江南一帶更加復雜,若不小心,恐有覆家之憂。然而賀家在江南多年,京城中能打聽的消息很是稀少,思來想去,他決定出門一趟。
恰好今日臘八節(jié),永昌候夫人尋人準備了不少禮品,賀清愉便帶著這些東西,出了門。
而賜粥的隊伍在南楚京城晃悠半日,總算辦完了差事。承歡宮正殿中,蕭揚歡同崔承徽說著楊淑妃賀禮之事,朱公公便來回話。
“送禮的宮人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