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輕小說

時如陽光美如畫

第四章 每個人的相遇,自有定數(shù)

時如陽光美如畫 我可以成為太陽 2279 2019-12-15 10:19:53

  高珮家所住的院里也有兩個小孩。

  是樓上鄰居阿香阿姨家的。

  一個是姐姐,梳著小辮,穿著小花褂。一個是弟弟,腦門上留的頭發(fā),就像扣了個茶壺蓋。

  姐姐很胖,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臉,圓圓的鼻頭。

  連四肢也是圓滾滾、肉乎乎的。

  一對不大不小的眼睛烏黑發(fā)亮,一笑,眼睛瞇成一條縫,嘴邊還掛著兩個小酒窩。

  姐姐和弟弟的個兒差不多。

  看上去就像對雙胞胎。

  姐姐性格開朗、活潑,特別喜歡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

  姐姐的名字叫松松。

  平時扎起兩只可愛的羊角小辮,清秀的眉毛搭配一張嘟嘟的小嘴,不說話時的松松顯得文靜又可愛。

  松松的弟弟是一個愛說愛笑的男孩,名字叫龍龍。

  圓胖的臉蛋,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上,像羽毛扇一樣濃密如刷子的長睫毛忽閃忽閃的。

  特別是那張大嘴巴,笑起來嘴角微微上翹,說起話來聲音非常響亮。

  他最愛發(fā)表意見,院里常常響起他大聲說話的聲音。

  他愛穿白色短襯衫,藍色短褲,看上去又整潔又大方。

  但弟弟的“哭功”也很驚天動地。

  要是心里愿望得不到滿足,大嗓門一開,哭地撕心裂肺如此傷心的聲音,令人為之動容。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孩子受了多大的委屈。

  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每次弟弟都用這招顯贏姐姐,從而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寧奶奶有兩個兒子。

  小兒子家只有一個男孩子,喚做明明。

  明明的個兒跟高珮差不多,其實,他才剛過十歲,比高珮小三歲。

  明明身材偏瘦,長得倒也眉清目秀。

  剃了一個平頭,有點男子漢的氣概。

  東街街尾的張老頭家隔壁靠右側(cè)住著的兩家賣水果的生意人,家里都有幾個孩子。

  靠張老爺子家一樓旁的喬阿姨家共有兩個孩子。

  男孩是哥哥,女孩是妹妹。

  哥哥寡言少語性格較孤僻,顯少在人前露面。

  不愛講話,也不怎么喜歡出門。

  妹妹性格外向,性子較灑脫。

  在東街每天都能見到她活動的身影。

  妹妹的名字叫肖肖。

  肖肖每天放學回家,進了外大門。

  就大步流星朝家門邁進。

  “嘣”、“嘭”、“嘣”、“嘭”,三兩下門被撞開了,接著一顆“流星”飛降沙發(fā)上。

  這就是妹妹回家放書包的一連串動作。生性活潑而帶有幾分野味兒的她是絕不會靜靜地坐上一個小時的。

  這不,剛到家里就鬧騰開了。

  墻壁、門框都成了她的“對手”。

  她左右開弓地打起來,還自稱“武林高手”。

  別看肖肖長著副文靜的外表,卻是比一般的男孩子都還要活潑好動。

  就連興趣愛好,都和男孩子相差無幾。

  肖肖雖然是個女孩子,可小女孩喜歡的漂亮的小裙子、可愛的花蝴蝶結(jié),還是亮晶晶光閃閃的小物件,肖肖是一樣也不來電。

  反倒是那些車呀飛機等交通工具、刀劍槍彈坦克大炮等兵器讓肖肖并不感冒。

  肖肖除了害怕那些長腳或是身上有花紋、密密麻麻帶點點的各種小蟲子等這一女孩都通有的特點。

  還讓喬阿姨帶她剪了個可愛又蘿莉的“香菇頭”。

  她的所作所為都要讓人懷疑喬阿姨是不是把身為女兒的肖肖生錯了性別。

  所以住在東街附近的小孩子們都嘲笑肖肖是個“假小子”。

  另一個賣水果的李阿姨家則有三個孩子。

  一個男孩,兩個女孩。

  男孩是三個孩子中地位最高的,也是兩個女孩的哥哥,名字叫康康。

  兩個女孩,大一點的是姐姐,最小的是妹妹。

  妹妹風風火火,專愛搞點別人意想不到的名堂。

  一會兒,把姐姐的照片剪了做剪影卡。

  一會兒,又把姐姐的蝴蝶結(jié)悄悄從裙子上扯下來。

  改造成手鏈的裝飾,把姐姐弄得氣急敗壞。

  一會兒又把姐姐漂亮的花裙子穿出家門招搖過市,使得姐姐耿耿于懷。

  一會兒,又把姐姐的家庭作業(yè)本給藏起來,害得姐姐找的哭笑不得。

  姐姐單名一個蕊字,也是高珮心心念念的蕊寶。

  妹妹的名字和隔壁喬阿姨家的女兒肖肖名字的諧音有點相似,叫妙妙。

  有時候周末到了,蕊兒、妙妙倆姐妹感情好的時候,會一起穿著漂亮的裙子出門。

  姐妹倆親密地手拉手跳著,笑著,花裙子迎風擺動,活像一對活潑、愉快的花蝴蝶。

  作為最小的一個妹妹的妙妙,有時為理解一個難題而興奮,有時為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而高興,有時為電視中動畫片里的主人公戰(zhàn)勝了游戲的對手而興高采烈..

  總之,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看見一張永遠不知道憂愁和痛苦的笑臉。

  在東街中心飯店左側(cè)的隔壁住著的是玲姨一家四口。

  玲姨的丈夫姓高,是個大車司機,專門幫人在城市和鄉(xiāng)村間往來運煤。

  玲姨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早早的畢業(yè)去了遠方工作,每年節(jié)假日難得回次家。

  二兒子在中學念高中。

  小女兒不是玲姨自己生育的,和玲姨沒有血緣關(guān)系。

  從廣義上來說,這個小女兒算是玲姨收養(yǎng)的養(yǎng)女。

  關(guān)于這個養(yǎng)女的來歷,背后有一個小故事。

  這個小女兒是玲姨陪著丈夫出車,偶然的一次機會,在回家的半路上撿回來的。

  據(jù)玲姨回憶,那天說來也巧。

  玲姨在回來的路上吃著買來的烤洋芋拌醬充饑,不小心弄得滿手都是,半路上看到有條河,就讓高叔叔找個合適的地點靠邊停車。

  玲姨下了車到河邊,把手洗干凈時,發(fā)現(xiàn)河邊放著個很新的背帶,(用現(xiàn)在的老話說,背帶也叫背衫,現(xiàn)在都還有人在使用),鼓鼓的。

  玲姨好奇心起,就走到跟前,拉開一看。

  “呀!”玲姨驚訝的叫出了聲。

  “怎么了?”河岸上的高叔叔發(fā)問。

  “你快下來!”玲姨著急的大叫。

  聽到玲姨的呼聲,高叔叔幾步并作一步,很快就走到了河邊。

  “喏!你快看!”玲姨說著,并雙手舉高奉上背帶包著的孩子。

  “不知道是誰家放在這里的,真是個可憐的孩子?!绷嵋锑?。

  “要不我們在這里等等吧!興許是哪戶人家不小心忘記抱走了?!备呤迨褰ㄗh。

  于是玲姨和高叔叔就抱著孩子在河岸邊等呀等,等了幾個小時,天快要暗下來了,也沒見任何人的蹤影。

  再仔細看孩子身上裹著的背帶,還是嶄新的。

  加上四周也沒人家,除了光禿禿的山就是一條河,公路上往來的車子也不見一輛。

  再怎么等也不見有人著急的尋來,看周圍的情況高叔叔和玲姨心里也明白了幾分。

  這孩子恐怕是被人有心丟棄不要了。

  既沒放在公路中央也沒投進河里邊。

  扔棄孩子的人選擇放在岸邊,說明還是存有半點良知的。

  至少沒有剝奪走孩子來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權(quán)利。

  夫妻倆動了惻隱之心,正好缺個可以貼心的小棉襖,這下可以滿足玲姨有個女兒的愿望了。

  夫妻倆就商量著把孩子抱回家,視如己出,自己來撫養(yǎng)。

  于是高叔叔和玲姨又連夜開著車抱著孩子回老家了。

  玲姨的媽媽看到孩子,聽到夫妻倆的描述后,表示很喜歡這個孩子,愿意接納其成為她的子女的一部分。

  第二天,玲姨和高叔叔帶著這個撿來的孩子到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去辦理落戶手續(xù)等相關(guān)事宜。

  因為玲姨平時也很少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所以就算看到她帶著個孩子也沒人多想。

  偶爾有人或是玲姨的親戚問起,玲姨和高叔叔就說是在老家生的孩子。

  玲姨帶著孩子在母親家住了半年,才帶著回城里來。

  關(guān)于這個小女兒是撿來的事,就連玲姨的幾個親姐姐也不知道。

  她們也都以為,這個孩子真是玲姨所生的呢。

  一點兒也沒有懷疑。

  這在當時說明,玲姨和高叔叔使用的瞞天過海的計策還是挺高明的。

  玲姨是在小女兒四歲了才搬到東街來的,其間也有幾次搬家的歷史。

  但都是為了方便兩個兒子上學。

  轉(zhuǎn)眼的功夫,早在需要精心呵護的襁褓中的嬰孩早已長成稚嫩的小孩模樣。

  玲姨和高叔叔給這個意外得來的女兒取了個簡單大方的名字,名叫高怡。

  說來也令人欣慰,高怡從長大,也沒怎么讓玲姨生氣傷心過。

  玲姨可能也是好不容易有個女兒的緣故吧,連對一句重話也舍不得對這個小女兒說出口。

  反倒是對這個小女兒挺上心的。

  出門去哪里也要把小女兒帶在身邊。

  就算臨時有事出門,也會仔細給女兒交代出門的原因。

  怕小女兒在家里閑的無聊,又把電視機打開,調(diào)到比較受孩子歡迎的少兒頻道。

  又擔心女兒會肚子餓,家里也會準備一些餅干糕點之類的零食。

  玲姨真是打心眼兒里就把這個孩子當成是自己的親生孩子來對待。

  對孩子噓寒問暖,天氣有任何變化,就趕緊給孩子添衣減衣。

  就算和幾個要好的女性朋友逛街去買衣服,也總是不忘記多買兩件款式好看顏色靚麗的衣服給這個小女兒。

我可以成為太陽

每個人活得最精彩的時候,都是一個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