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婆媳關(guān)系是世界上最難處的關(guān)系,婆婆是你和老公之間最大的情敵,而你在婆婆眼里,又是她和兒子之間的“小三”。
在佳欣日復(fù)一日的抱怨聲中,林靜也算真正領(lǐng)教了這樣的婆媳關(guān)系。
佳欣的婆婆看起來溫良賢淑,和咋咋呼呼的佳欣大相徑庭。平時婆婆和佳欣交流很少。幫助佳欣帶孩子也是盡心盡力,但是婆媳矛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生活習(xí)慣。
婆婆習(xí)慣早起,周末的早晨,本想著睡個懶覺,但是五六點鐘就聽見廁所里細細索索的洗漱聲和廚房里乒乒乓乓的燒飯聲了,本來有人做飯應(yīng)該是個幸福的事情,但是被打擾的睡眠讓你心底的那點感激都被煩躁厭惡替代了。
這個習(xí)慣佳欣忍著,讓張懷忠提醒他媽媽周末不要早起做飯。再一個矛盾就是思想上的沖突,比如婆婆總是把嘴里的飯嚼碎了喂給寶寶吃,看到這個場景佳欣當(dāng)時就不能忍了,立馬提出來:“媽,您這樣嚼碎喂孩子很不衛(wèi)生啊?!?p> 婆婆聽了立馬停下來不喂了,但是她心里有口氣,不能這么被媳婦教訓(xùn)了,有理無理都得“據(jù)理力爭”:“怎么就不衛(wèi)生了?我又沒啥病?!?p> “媽,我不是說你有病,但是健康人的口中也多多少少有些細菌,這個細菌我們成人可以抵抗,寶寶就未必抵御得了?!?p> 婆婆還是不以為然,當(dāng)然也不愿承認自己的做法有問題:“張懷忠小時候我都是這么喂他的,長的不也健健康康的?!?p> 眼看兩人要嗆起來了,懷忠立馬過來打圓場,他肯定得當(dāng)面維護媽?。骸笆前?,你看我不是長得好好的,我小時候真的很健康的,鹽水都沒吊過。不過呢,媽,現(xiàn)在觀念變了,以前是因為家里條件不夠,糧食比較粗糙,沒有那些精細的輔食,現(xiàn)在這些輔食寶寶都能夠消化的,就不用大人嚼碎喂了。”
事后,佳欣問林靜,林靜說自己的婆婆也這樣喂過孩子,但她是拐彎抹角地說的,后來又讓支遠私下跟他媽媽說了說,這樣不僅婆婆面子上過得去,而且兒子說的她愿意接受。如果當(dāng)面提出來,即使婆婆知道自己錯了,但因為損失了面子,她也不愿意承認的,這樣就會讓氣氛很尷尬,必然影響婆媳關(guān)系。
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總是能夠消磨兩個人當(dāng)初的一點點好感,何況婆媳關(guān)系本來就微妙得很。再一個矛盾就是佳欣婆婆總是喜歡夸獎別人家的媳婦好:“你看,樓上孫婆婆的兒媳婦,真的特別能干,下班第一時間就回家,買菜、燒飯,說老人帶孩子累,讓老人多休息?!薄敖裉煸跇窍屡鲆娢覀兦懊鎲卧内w奶奶,她今天穿了一件藏青色帶花的上衣,蠻洋氣的,我問她在哪買的,她說是媳婦買的,原來她那些衣服鞋子都是她兒媳婦買的呢?!薄燥垥r候,佳欣婆婆看似和兒子、媳婦不經(jīng)意的閑聊,其實都是刻意說給佳欣聽的。佳欣聽了很生氣,不高興搭茬:反正媳婦都是別人的好,自己家的懶。
佳欣越說越氣,說人是環(huán)境的動物,婆婆到城里就變了,特別愛打扮,出門買菜都要換衣服,一天至少換三身衣服:出門一身、在家一身、跳廣場舞一身,真的比小姑娘還是愛捯飭;那么大年紀的人了,還留著披肩長發(fā),不,不是披肩長發(fā),是及腰長發(fā)了,每天還學(xué)著網(wǎng)上編辮子,真是妖氣妖氣的,與她的年齡及其不符!
林靜的觀點截然相反,她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婆婆這么愛美,說明她是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既然婆婆這樣提出了,還這么愛美,應(yīng)該是好哄的一個人,自己會考慮買點東西讓婆婆開心一下,畢竟她是給自己帶孩子的,請個保姆付工資還不放心,婆婆一般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或許平時經(jīng)常買些東西給她,說點好話哄哄她,她就會心情舒暢。何況,人心都是肉長的,以真情換真情,是處理婆媳關(guān)系的關(guān)鍵。
反正這些都是生活的日常,掀不起什么大風(fēng)浪。佳欣最痛恨婆婆的一點是她愛告狀。表面上你說什么,她不聲不響地接受了,但是兒子一回來,婆婆就立馬抱怨起來:“忠啊,你幫媽肩膀揉揉,我覺得頸椎病又犯了,疼的受不了?!?p> “哎呀,媽,那你得好好休息,我?guī)湍惆茨χ?,你歇著,我洗碗?!睆垜阎乙贿厧退麐寢尠茨?,一邊關(guān)心地說。
“我哪有時間歇歇啊,早上買菜,回來就燒飯;中午吃完飯,接著洗碗,下午還要拖地板,連睡午覺時間都沒有;有時候上午還要洗衣服,真是一刻都閑不下來,你看這家里覺得不大,但是家務(wù)活真的一點也不比農(nóng)村種田閑。”
“是的,媽,您辛苦了,你有的做不了,就讓我和佳欣做,您不要硬撐著?!?p> “我倒是想啊,但是你那媳婦,不找我茬我就謝天謝地了?!?p> 看似這么幾句閑篇,晚上小兩口關(guān)起門來,又是大吵一架。
婆婆除了向兒子訴苦,還會打電話給女兒訴苦。訴苦之后,女兒就心疼媽了,打電話來質(zhì)問哥哥,“你們家怎么把媽當(dāng)保姆使了,媽媽年紀大了,你們也不要什么事情都指著媽啊?!?p> “啊,媽跟你說什么了?”
“媽說,家里什么事情都指著她一個人,帶孩子、做家務(wù),還不如回家種田呢?!?p> “我也心疼媽的,你放心吧?!?p> “那你們別把媽當(dāng)傭人使了?!?p> 懷忠安慰妹妹,保證絕對不會那樣對待親媽。
即使張懷忠向妹妹發(fā)誓保證對媽媽好,但小姑子對嫂子的敵意從此就埋下了。
婆婆不和媳婦正面交鋒,但是旁敲側(cè)擊,也令佳欣不得安生的。主要是懷忠心疼媽媽,總覺得佳欣虐待他媽了。這樣夫妻矛盾就越來越多了,本來對佳欣的遷就和妥協(xié),現(xiàn)在變成了指責(zé):“不是自己的親媽,肯定不知道心疼?!薄澳悴荒馨盐覌尞?dāng)免費的保姆,洗衣拖地自己也做做?!薄巴艘蝗f步,你要是不想做,也不要挑三揀四的,哪怕說幾句軟和話,媽心里高興了,也許就不會覺得那么累了。”……
為了婆婆,夫妻每天鬧得不可開交。
母親是誰?和兒子幾十年朝夕相處,早已摸清了兒子軟肋和命門,但是母親所說的那些委屈,未必句句屬實,這里面有沒有夸大的成分?理性的男人都應(yīng)該好好掂量一下,再決定要不要向媳婦發(fā)難!好的男人應(yīng)該學(xué)會兩頭哄,做婆媳矛盾的“和事老”。而張懷忠,根本沒有掌握處理婆媳關(guān)系的要點,總是站在天平的一端,讓這婆媳這桿天平越來越傾斜。
婆媳矛盾越來越激化,從語言沖突演化到了肢體接觸。這下可了不得,不得了!起因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最后的結(jié)果卻是天大的事。事情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由芝麻滾成了西瓜。
起因還是做家務(wù)那些芝麻小事,佳欣早上帶著皮皮去游樂場,玩到中午回來了,肚子餓的咕咕叫。到家發(fā)現(xiàn)婆婆正在看電視,跑去廚房發(fā)現(xiàn)是冷鍋冷灶,就生氣地問:“媽,今天沒做飯?。俊?p> 婆婆冷冷地回了一句:“我以為你們不回來吃呢,沒燒飯,我也是吃了早上的剩飯。”
佳欣沒接下文,上了一趟衛(wèi)生間,火氣更大了,早上一堆衣服還在籃子里躺著,于是又咕嚕了一句:“怎么衣服也沒洗???”
婆婆聽到這話有點不高興了:“洗衣服又不是我的義務(wù)?你沒手??!”
佳欣這下火力全開了,跑到客廳大聲嚷嚷:“一天到晚就知道看電視,孩子眼睛都看壞了?!?p> 婆婆一聽也是怒氣沖冠,站起身來就把電視關(guān)了,然后“啪”一聲把遙控器扔的出去,就這一扔,不小心砸到了佳欣,也許婆婆壓根沒注意,徑直往臥室走去,佳欣以為婆婆故意砸她,用力一把拉住婆婆,婆婆一看媳婦拉住她,就用手一推,然后互相就這樣推來推去、扯來扯去,婆婆力氣肯定不如媳婦,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磕在了電視上,眼角蹭掉了一點皮。
此間互相還說了一些特別難聽的話:“一天到晚好吃懶惰,就知道吃吃喝喝,根本不管老公死活,不管老公在外面掙錢有多辛苦!”
“你又是什么好東西,一天到晚陰著臉,好像誰都欠你似的,我吃穿的又不是你掙的,你管的著嗎?”
“自己不工作,也不做家務(wù),你媽怎么教育你的,什么都不會做怎么跑出來嫁人了,不是禍害人嗎!我又不是你的傭人,吃的穿的也是我兒子的,憑什么天天伺候你?”
“你說我歸說我,別把我媽扯上。你要看不慣我,想要享清福,可以自己回老家躺著去。”
“你趕我走啊,我還就不走了,我住我兒子家,關(guān)你屁事?!?p> “你兒子的就是我的,你要不服氣也沒用!”
“你本事大了,對待長輩一點規(guī)矩都沒有,好歹也是上了大學(xué)的,和那些農(nóng)村的潑婦有什么區(qū)別?”
“你有長輩的樣子,整天就知道跟你兒子告我黑狀,你非要把我們這個家拆散了才安心,拆散了對你有什么好處,讓你兒子給你孫子找個后媽你就高興了!”
“你這個家要是散了,也是自己作的,不要總是怪別人!”……
兩大人在一邊吵得臉紅脖子粗,孩子也在一邊哇哇大哭。
白天婆媳打了一架,也談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打,就是互相推推嚷嚷的。然后兩個人都關(guān)在自己的房間里,不出門、不說話、不吃飯。到了晚上,張懷忠回來了,他媽一聽門的響聲就跑了出來,聲淚俱下地把白天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跟兒子一說,張懷忠一聽氣血沖上了頭腦,沒有給佳欣任何辯解的機會,沖到房間把床上的佳欣拖起來一頓拳打腳踢……佳欣被打了之后,大晚上跑到了林靜家,哭訴到深夜,后半夜才睡。
這場“戰(zhàn)爭”的后果是三敗俱傷,第二天婆婆就收拾了行李鬧著回老家,但是孩子沒有人帶啊,張懷忠軟磨硬拽把他媽媽留下了。佳欣在林靜家住了三天,張懷忠沒來半點音信。
男人都使用家庭暴力啦,肯定鬧離婚??!要是沒有婆媳打架這出戲,只要男人使用暴力,林靜百分之百贊成離婚;但是這件事情是張懷忠認為佳欣打了他媽媽,他是替他媽媽出口惡氣,好像并無大錯,畢竟“百善孝為先!”看著媽媽被打,還忍氣吞聲的,那就算不得男人了!張懷忠的錯誤在于還是聽他媽媽一面之詞,沒有給老婆半點辯解的機會,不過媳婦作為晚輩,跟長輩動手的行為,確實也是極為不妥的。
網(wǎng)上有個順口溜,中間有一段不太合適,林靜選擇部分和佳欣共勉:
“婆媳怎能是天敵,為何不能住一起。
婆媳關(guān)系難處理,不能相互發(fā)脾氣。
未請保姆二老擔(dān),兒媳有啥不如意。
……
家家都有難念經(jīng),兒子中間持正義。
長輩讓字首當(dāng)先,兒媳敬字放第一。
婆婆當(dāng)成親父母,兒媳自成親閨女。
互敬互讓事業(yè)順,家庭和睦萬事吉?!?p> 勸和還是勸離,林靜左右為難。盡量不去提,只管好吃好喝招待佳欣,陪她逛逛街、散散心,最后的答案讓她自己去選擇!
到了第四天,大家都冷靜下來,張懷忠才發(fā)來信息,死皮賴臉、賠禮道歉、一心求和,還連續(xù)三天下班直奔林靜家,終于在“大戰(zhàn)”七日之后,把老婆給求回去了。
這場婆媳大戰(zhàn)、夫妻大戰(zhàn),隨著時間的轉(zhuǎn)移,草草收場,誰也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雖然看不出什么外傷,輕微的淤青也隨著時間而消退,但是“戰(zhàn)爭”留下的傷害卻沉在了心底。夫妻沒有隔夜仇,床頭打架床尾和,身體親密接觸之后,心里的圍墻也會拆掉。
但是婆媳的疙瘩并沒有解開,“熱戰(zhàn)”之后,開始“冷戰(zhàn)”,婆媳兩人硬是一個多月沒搭話,婆婆每天仍然洗衣燒飯拖地,電視也不看了,空閑就下樓遛彎去了,晚飯后就去跳跳廣場舞,生活是豐富多彩了,但是話只跟兒子、孫子說。
佳欣開始天天出去找工作,盡量減少在家的時間,減少和婆婆獨處的時間,不到張懷忠下班不回家。這段表面平靜卻暗流涌動的生活,讓家庭氣氛陰沉抑郁。
最后佳欣工作找好準備去上班了,此時婆婆卻提出了回老家的計劃,只好讓婆婆回老家,佳欣繼續(xù)在家?guī)Ш⒆?,這段婆媳“冷戰(zhàn)”也暫時劃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