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巧巧將懷里的銀鐲子拿出來,在手上把玩了幾圈。
“這個鐲子工藝挺精巧的,而且成色還很新,嬸嬸平時都把它放在柜子里沒舍得戴吧?”說著抬眼瞧了瞧面前的宋氏,見她一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自己手上的鐲子,心下又穩(wěn)了幾分。
至少,這個鐲子不管是怎么來的,肯定不會是宋氏的就對了。
“哪能舍得啊,咱們平時做農(nóng)活慣了的,磨了損了豈不是可惜么?我還留著給大丫頭出嫁的時候做陪嫁呢!”宋氏張口應(yīng)著,她總共生了一女兩子,大女兒及笄快一年了,都沒尋到合適的夫家,所以,開始打起了這支鐲子的主意?
“您就一直沒舍得戴過?”譚巧巧輕輕撩了撩尾音。
“沒,我連出嫁都沒舍得戴過,所以這么些年了,都還和新的一樣?!?p> 譚巧巧眼見著宋氏一雙眼珠子都快黏到鐲子上了,隨即將鐲子用紅布重新裹了,收進了掌心。坦然笑道,“也虧難嬸嬸如此珍視,就是前些日子叔叔病了,也都沒舍得將這鐲子拿出來?!?p> 宋氏聞言立馬急了起來,心下暗自啐了譚巧巧一口。她要像從前那樣乖乖地把鐲子給她就好了么,哪來那么多的話?三個月前譚家老二的確是大病了一場,但那時哪里有什么銀鐲子去賣錢?。‘敃r她當然拿不出什么銀鐲子出來。這支銀鐲子,別人不知道,她倒是在前些日子到鎮(zhèn)子上買年貨的時候恰巧見著了的。
當時譚盈豐在街上不小心撞了個富人家的丫鬟,丫鬟手上的鐲子就直接掉在了地上,然后責(zé)怪他磕破了她的鐲子來的。后來也不知道譚盈豐承諾了那丫鬟什么,就見丫鬟將銀鐲子給了他。
這幾日她冥思苦想著,剛巧譚盈豐讓一起在鎮(zhèn)上做工的人帶話回來,說是年三十夜里趕不回來,需要晚些時間,她便想出了這么個計策。
在全村父老鄉(xiāng)親面前,譚盈豐這支鐲子又來歷不正,是不給她也不行了!
想到這里,宋氏心中猛地咯噔一下,那支鐲子掉落過在地上,她剛剛說了這鐲子從來沒舍得戴過,一會得想辦法圓了這話才好!
心中思忖著,宋氏再次抬起了衣袖抹起了眼皮,悄悄地狠搓了兩下,只覺得眼皮有點火辣辣的,才緩緩說道,“巧巧丫頭,你也知道,去年我娘仙去了,這是她留給我的唯一的東西,我怎么舍得……也還好……還好你叔叔是個有福的……就在我準備將這鐲子當?shù)舻臅r候,他的病開始好轉(zhuǎn)了……嗚嗚……”
“原來是遺物啊,雖然不太應(yīng)該,也難怪了?!比巳褐袎旱偷穆曇糇h論著。
譚巧巧展顏笑了,緩緩地屈膝行了禮道,“原來是小祖母讓嬸嬸給我的啊,巧巧雖然沒能見小祖母一面,但是在此謝過嬸嬸和小祖母了?!?p> “誰說是送給你的?”宋氏的聲音猛然尖利起來。她想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才想到的法子,怎么可能讓她幾句話就把鐲子留下來呢?
那可是銀鐲子??!只有大戶人家的丫鬟才用得起的東西呢。
“可是,若不是嬸嬸送給巧巧的,又怎么會在鐲子的內(nèi)側(cè)上刻上巧巧的名字呢?”譚巧巧緩緩地攤開掌心,那支紅綢包裹的銀鐲子就靜靜地躺在上面,“各位鄉(xiāng)親,若有不信的,可以上來驗一驗鐲子內(nèi)側(cè)上的字,且這字跡,是不是匆忙雕刻上的,一看便知。”
這時,幾個識字的村民立即自告奮勇地走上前來驗證。
譚巧巧抬起眸子,掃視著在場的眾村民,笑道,“剛剛宋氏說的,這鐲子她一直放在柜子里舍不得戴,可是這鐲子外表雖然光滑如新,可是側(cè)面卻有一個明顯的缺口,應(yīng)該是磕到硬物所致,而仔細看去,劃痕隱隱約約,應(yīng)該是常年佩戴的磨損,但因為今日去銀飾店里洗過之后,痕跡才不明顯的。這跟宋氏之前所說,有所沖突?!?p> 宋氏聞言,立馬慌了。嘴里用力咬了咬牙齒后,強說道,“我放在箱子里都快二十年了,平日里也會擦拭一下,有破損磨損也很正常。而那磕壞的地方,誰能保證是不是他們做賊心虛的時候磕壞碰壞的?再有……”
最重要的,就是鐲子內(nèi)圈里的名字了。
村民驗證過后,證實確實是譚巧巧的名字,而且那字跡優(yōu)美,應(yīng)當是請銀飾店里的銀匠刻出來的,并非私下里臨時刻印。
“誰又能保證那個字不是他們?yōu)榱藗卧焓撬麄兊亩躺系模俊彼问虾莺莸仄M了雙拳,掌心里的汗水浸得人黏膩又難受,正如此刻在眾人面前,她那顆浮沉的心一樣。
“這字是鎮(zhèn)上多寶閣的銀匠刻的,拿去驗一驗就知道!”譚盈豐狠狠吐了口氣,張口說道。這個鐲子的來歷他是不便說,但他也不是個傻的,知道這幾年宋氏總是尋由頭到家里來貪墨些東西,他便在拿到這鐲子之時,就找銀匠幫忙刻上了自家妹妹的名字,以免再次被宋氏強奪了去。
這支鐲子,他可是準備留著給妹妹嫁人用的!
無父無母已經(jīng)在說親上差了一籌,是以他才答應(yīng)了對方的要求,換了這支鐲子回來。
只是沒想到,宋氏竟然能夠知道他有一支銀鐲子,這么快就找事上門來。
還是以這樣的方式!
她妹妹想要借著有銀鐲子做嫁妝的優(yōu)勢,也會因為宋氏這么一鬧,消失殆盡!
畢竟這支銀鐲子,來歷不可說!
“多寶閣?”宋氏勾起了唇角,“你花了銀錢在他那里刻字,自然也是對過口風(fēng)的。而且就算這字跡工整,誰又能保證你不是連夜趕到鎮(zhèn)子上找人刻的?不然怎么解釋,好好的大年夜不歸家吃團年飯,非要等到現(xiàn)在才回來呢?”
宋氏深吸了口氣,見譚盈豐沒有接話,接著笑道,“只怕是因為,從昨夜盜走鐲子,到今日,一來一回,再加上請多寶閣銀匠刻字的時間,也才勉強足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