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兩軍交戰(zhàn)
第十二章兩軍交戰(zhàn)
大軍出征之前,李社曾向葉朗舉薦邵植,葉朗本以為邵植也是勇武之人,見了邵植,看邵植樣貌平凡,眼中也無殺氣,除身材高大些,再沒看出什么優(yōu)點,邵植又因初來軍中,見了葉朗便心生膽怯,不像平日與李社那般引論自如,與葉朗見面時,言語上便有些生硬,一時間卻不知該說些什么,葉朗聽邵植也無高論,想是李社只是將才罷了,并非識人之人,葉朗雖不看好邵植,但因李社緣故也不好讓邵植做一士卒,就把邵植留在涼州城中任一閑職。
葉朗大軍行軍數(shù)日,探軍來報說,前軍以發(fā)現(xiàn)廖人多處住處,請令前去攻打,葉朗知道那只是廖人百姓住處而已,就算有廖軍也無多少,但這次出軍是為了把廖人打服,讓廖人再也不敢侵略我國疆土,就允了前軍的請令。軍中多是涼州軍士,前幾次吃了廖人的虧,士兵將領(lǐng)都心存怒火,前軍得了軍令,便是見了廖人就殺,不管男女老幼還是百姓軍士,總之能不放過就不放過。
再說這廖人,雖驍勇善戰(zhàn),但是廖人多數(shù)不和,大小部落數(shù)十個,整日搞內(nèi)戰(zhàn)。攻打涼州的這支廖軍,雖是廖軍最大的部落,但也只有七八萬人,這支廖軍的統(tǒng)領(lǐng)自稱廖王,本想著一統(tǒng)廖人,可是幾年來不見成果,不知怎么想的,就突然侵略涼州來了,涼州沒侵略成功,還被敵人打了過來,廖王見敵軍過多,又行軍有序,知是來人不好惹,便一退再退。廖王見敵軍月余來,見廖人就是屠殺,就令使臣去各部落游說,一同抵抗敵軍,多數(shù)廖人都因敵軍屠殺,不給投降的機(jī)會,前來投奔廖王,以抗大敵,但還有的部落沒有前來,他們想著這一切都是廖王惹的貨,待敵軍殺了廖王,熄了怒火,也就撤了,自己還能搶些地盤。
葉朗也知道若不給廖人投降機(jī)會,一味地屠殺,廖人必會團(tuán)結(jié)起來一同抗敵,但葉朗也知道廖人善變,如若給他們投降的機(jī)會,廖人有可能只是眼下投降,等自己撤軍之后,又來騷擾,為了讓敵人從此害怕自己,再也不敢侵略我國疆土,才令軍士見人就是屠殺。葉朗探報得知廖軍要寨就在我軍前方,便令大軍停軍扎寨,自己親去觀看。葉朗站在山丘上向敵軍軍營看去,看敵軍大營所占面積,應(yīng)該不下十萬軍士,又見敵軍與我軍還隔著一片河流洼地,河流看上去雖不深,麻煩的是河流下的淤泥和連綿數(shù)百里的蘆蕩,看這蘆蕩寬度也有十里,葉朗知敵軍要用這百里蘆蕩和洼地做防守,叫我軍無法前行。
葉朗回到軍中召集各將領(lǐng)到帳中議事,問各將軍可有破敵之策,各將軍都認(rèn)為無法穿越蘆蕩和淤泥,若我軍一但陷于淤泥,豈不任人魚肉,既然無法穿過,便有人提議大軍往西走繞開河流。也有人說不妥,若我軍往西繞,敵軍就會往東繞,若這般下來,不知何日才能與敵軍正面交戰(zhàn),我軍又是長途跋涉,時間久了恐對我軍不利。還有提議分軍兩路,前后夾擊,一路大軍去繞敵軍后方,一路大軍在此等候,當(dāng)我軍到敵軍后方與敵軍交戰(zhàn)時,便可把蘆葦鋪在淤泥之上,度過淤泥,夾擊敵軍。又有將士否定道,若我軍分兩路行軍,萬一中了敵軍埋伏,怕是不敵敵軍??!
葉朗聽了眾將的提議之后,決定分軍兩路,令前將軍李恒領(lǐng)軍十萬,去繞敵軍后方,還令左將軍姜成為李恒的副將軍,又叫孫其將冒一同前去,聽李恒調(diào)遣。李恒等人不放心上將軍只留五萬軍士,怕敵軍來偷襲,說是領(lǐng)軍八萬即可,被葉朗否決了,葉朗說我軍不敢穿越淤泥蘆蕩,敵軍也同樣不敢。
廖王齊耳貼得探子來報說,敵軍分軍兩路,一路由前將軍李恒領(lǐng)軍,姜成為副將,現(xiàn)已往西行軍,可能是要繞我軍后方,一路由葉朗坐鎮(zhèn)現(xiàn)還在原處,沒有行動,齊耳貼說再探。齊耳貼見敵人有所行動,便召集將領(lǐng)議事,齊耳貼對將領(lǐng)說道,他打算去伏擊李恒等人,各將領(lǐng)都知道淤泥不好穿越,就都同意了齊耳貼得建議。議事完后,眾將散去,卻有一人沒有走,這人叫多爾比,是廖王的一謀士,這人對廖王問道:“大王對伏擊李恒等人,可有幾成勝算?”
齊耳貼說道:“我據(jù)探子來報,李恒大軍應(yīng)是十萬左右,我若全軍出擊,站有利地勢,不說必勝,也有九成勝算?!?p> 多爾比道:“若敵軍見我軍大營空虛,趁機(jī)偷渡泠河,襲擊我軍后方,到時又該怎辦?”(兩軍之間的淤泥河流,便是泠河)
齊耳貼沉思了一會嘆道:“多參事說醒了我??!參事可是有了妙計?”(參事,軍中職稱)
多爾比接著說道:“為臣到是有一計,只要大王幌做去伏擊李恒等人,把我軍伏擊在軍營后方,那葉朗見我軍軍營空虛,必會偷渡泠河,待敵軍偷渡過半時,我軍再出擊,就算不能殺了葉朗,也能叫敵軍元氣大傷?!饼R耳貼聽了覺得此計妙哉,便用了多爾比的計謀。
李恒曾向葉朗提議說,西行兩百里便可渡河,繞敵軍后方,葉朗沒有同意,令李恒必須行到?jīng)]有淤泥蘆蕩河流減小處,方可渡河,以防中了敵軍伏兵,李恒倒是個老實人,一直行軍到?jīng)]有淤泥蘆蕩河流減小處,過河時已經(jīng)行軍五日了。再說葉朗這頭,葉朗每日都會到泠河前查看,看著敵軍情勢。這日一探子來報說,敵軍大軍都撤走了,葉朗聽了急忙命人牽馬來,前去查看,葉朗因在遠(yuǎn)處看不清,便走到泠河近前觀看,見敵軍軍營果然并無幾人,這時葉朗身旁一位將軍說道:“上將軍敵人會不會去伏擊李將軍他們了?”
葉朗沒有回答這位將軍的話,去指著從蘆葦蕩中飛出的鳥說道:“我每日來都能看見著種飛鳥,你們可有人認(rèn)識這是什么鳥?”
葉朗身前的侍衛(wèi)和將軍,不知葉朗是何意,便都不做聲了,說話的那位將軍見上將軍沒有回自己的話,也不敢再問了。葉朗見眾人無聲便說道:走,回去吧?!闭f完帶著眾人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