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張世平開始了第二次煉丹,結(jié)果仍和第一次差不多,都是在兩種靈藥精華融合快到一半的程度,他在神識還有靈氣上就有些控制不住,所造成的的結(jié)果那就是在短短的一瞬間,爐中失控的火力一下把靈藥精華液全部燒焦。
停下來后,他開始仔細(xì)回想琢磨之前的問題,而后休息了一小會,又開始煉丹。
只是如此又反復(fù)了兩三次之后,這丹藥連半顆都沒煉出來,材料消耗已經(jīng)抵得過五六顆丹藥的價值了。
“怪不得丹藥那么貴。”張世平嘆聲說道,他取出丹方,又一字一句的看起來,想從中吸取一些經(jīng)驗。
不過這份林老頭幾十年來的煉丹心得,他早已經(jīng)記得滾瓜爛熟,就是閉著眼睛也能默寫出來。
可別人的東西,終究不是自己的。
而后幾天,張世平大部分時間都不曾踏出屋外半步,不是在琢磨著煉丹,就是在調(diào)息。
只有主藥沒了,他才出門去了第三塊茶田采摘那些靈氣最足的茶葉。
而當(dāng)配藥和靈木銀碳全用完,便驅(qū)使飛行法器去附近最近坊市,買完后就又立馬回來。
直到七天后,張世平帶著一身煙火氣,灰溜溜地從房間里面出來。在他身后的房間里,煉丹爐爐頂,正在冒著黑煙,爐蓋也哐鐺在地上打著圈轉(zhuǎn)。
張世平神色訕訕地走到了院子里,一下子癱在了那竹椅上。
他本不知道為什么黃臉老頭那么喜歡在院子里喝茶,但是這躺下來竟頓時讓人有種不想起來的感覺。
……
……
數(shù)日之后,碧緣山的五個掌管躬身行禮,走出了張世平所在的院子。
而在院子里頭,張世平看著遠(yuǎn)處的五人,他拿起了手邊的茶杯,端著卻久久沒有喝,過了一小會兒后又重重放下,杯中茶水頓時溢了近半。
他從儲物袋中拿出一小玉瓶,把里面兩顆丹藥倒在手中。
不過這丹藥有點特別,它不像普通的丹藥一樣渾圓如球,橢圓形狀,褐綠色,帶著絲絲煙火氣,又有點茶香味。這兩顆,他可不打算吃下去。
這就是他后面幾天來,煉制而成的丹藥,還不是那么精純。
十余日的時間,整整六十三爐,張世平只煉制出了兩顆還能看,品質(zhì)介于一階下品和廢丹之間的茶丹。
怪不得都說煉丹師罕見,僅這十余日的工夫里,他身上從家族里面帶出來的六七百靈石一下消耗了八成,而家族中開在坊市里的普通店鋪,一年盈利也就差不多這些而已。
而且這種花費,還算是少的。丹方的主藥是富含靈氣的茶葉,完全在碧緣山中采集的原因,讓張世平省了好大一筆。
不然就他儲物袋里面的靈石早就全部沒了,哪還買得起其他的輔藥來。
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碧緣山的這五個管事才找上來的。
畢竟煉制丹藥所用的茶葉都來自第三塊茶田,而制作二等靈茶的茶葉也多來自這塊藥田,事關(guān)他們這些管事的收成。
不是說隨便采摘的茶葉都能制作上好的靈茶,二等靈茶所用的茶葉都要是靈氣最為充足的那一小部分,正好這和張世平煉丹所需要的靈茶葉是一樣的。
而煉丹這邊用的多了,那后面能制作二等靈茶的茶葉就少了。
起初時候,是在田里面勞作的茶農(nóng)看到一個年輕的修仙者在茶田里面采摘茶葉,一次兩次,茶農(nóng)只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哪敢上去阻攔。
他們只能去稟告給上頭的管事,那五個管事一聽,還以為是有人過來偷茶,就連忙趕過去一看,原來是張世平。不過他們也不敢管,畢竟對方是煉氣后期修士,又是碧緣山的守山人,山中大小事務(wù)都由他說的算。
只是后面,張世平天天來采集茶葉,又因為發(fā)現(xiàn)這些老茶農(nóng)采摘下來的茶葉品質(zhì)不錯,便直接拿去。
雖然茶農(nóng)不會天眼術(shù),看不到茶葉上蘊含的靈光,但是憑著多年的經(jīng)驗來,年老有經(jīng)驗的茶農(nóng)采摘的茶葉有九成是富含靈氣的好茶葉。
這種情況一兩次還好,多了以后那五個百草園管事實在是坐不住了,可他們一個人又不敢來找張世平,商量便相約一起上門。
不過他們發(fā)出傳音符之時,張世平正在房間中煉丹。
本來已經(jīng)有點感覺的他,被傳音符穿過房間陣法的輕微波動驚擾到,以致于煉丹失敗,只得到兩顆橢圓丹藥,其他都化為黑灰。
臉色難看的他取來傳音符,神識一掃,就揮袖出了房間,看到正站在院中惴惴不安的五人,強忍下心中的怒氣。
“不是說沒什么事情,別來打擾我嗎?”張世平說道。正陽宗很多守山修士都不熱衷這些雜事,更多是將精力放在自身修行上。
不過這五個年紀(jì)大的管事,也許他們修煉的資質(zhì)不好,可做人精明,那一雙眼睛那是透亮透亮的,一看張世平臉色不好,就立馬用著一種極為委婉的語氣,把事情原委說清楚明白。
張世平一聽,心中怒氣也稍緩了下,畢竟這十余日來,他煉丹像是入了魔一樣,用掉的靈茶葉數(shù)量不可少,也難怪這五個管事?lián)鷳n完不成宗門的任務(wù)。
守山人完不成當(dāng)年任務(wù),第一次最多是呵斥幾句再罰些靈石,而這些管事就不一樣,輕則鞭笞,重則入獄受刑。
當(dāng)然若是收成好了,他們也會多得些靈石。
林老頭在的碧緣山的時候,在交付了宗門任務(wù)后,山上茶園多產(chǎn)出的二等靈茶都?xì)w他,而剩下的三等靈茶便和這五個管事七三開。
這規(guī)矩在張世平接手后,也沒有改變。
一開始當(dāng)張世平采集二等茶葉的時候,五個管事還能忍,只不過當(dāng)他在第三塊茶田大量采摘茶,五個管事才坐不住了。
雙方商量了許久,最后張世平允諾來年的二等三等靈茶分成他少分一份,變成二八開,如此一來補了這五個管事的損失,而后又說了幾句客套話后,便讓他們退下。
對于來年少了一份分成,他還不怎么覺得可惜,畢竟那二階靈茶園才是收成的大頭。
他生氣的是剛才好不容易碰到的那種煉丹感覺,此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
……
小院子外的樹林樹梢上有幾只鳥兒現(xiàn)在上面嘰嘰喳喳。
張世平足足坐了半個時辰,把自己這十余日煉丹時候隨手記載在玉簡里的問題拿出來,一條一條看下去,思索著應(yīng)該如何煉丹,反思自己哪一步的煉丹是錯的,又是為什么會出錯,該如何避免等等問題。
如此時間一晃便是大半個時辰。
平復(fù)好心情后的張世平,起身回到房間里面,把煉丹爐里面的丹藥灰渣清理干凈,把煉丹爐收進(jìn)儲物袋里面。
這十余日來高強度的煉丹,給他的不止是快要空掉的儲物袋,還有那疲累的精神。
眼下的狀態(tài),他已然不再合適煉丹,便回到靜室之中,拿出了青銅燈點燃,而后盤膝坐在蒲團(tuán)上,運轉(zhuǎn)《青玄御火訣》吐納煉化靈氣。
……
……
山中無歲月,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面,張世平在煉丹無果之后,他也就偶爾煉制下丹藥,看哪一天自己能開竅。
而其他空余時間,他都在和附近的五個管事或者茶農(nóng)學(xué)習(xí)炒茶。這種事情可是林老頭臨走前交代過的,一等的茶葉必須自己來炒制,不能借他人之手。
畢竟自古以來,財帛動人心。
而且這也是在為著來年那一塊二階靈茶園做準(zhǔn)備,張世平想著這塊四分地的茶園,他從采摘到炒茶通通學(xué)了一遍。只待著來年開春時候,就要自己制作一等靈茶。
如果因為他手生,導(dǎo)致一等靈茶產(chǎn)出變少了,那虧得就是自己。
也許是心平氣和的原因,在幾個月后的某一天里,他竟然練出了人生中的第一瓶一階下品茶丹,一爐丹成八顆。
……
時間推移,碧緣山春來秋去,轉(zhuǎn)眼已是三年。
這幾年來倒也平安無事,他按時定量向宗門交付茶葉,自己手中慢慢積累了兩千余枚靈石,至于煉丹方面成功率也提高了許多,起碼有時候能煉制出來幾顆一階中品茶丹。
另一方面他的修行,在來碧緣山第二年的時候,輕易地突破到煉氣八層。
又因為前面煉丹經(jīng)驗的豐富,他煉丹的成功率上去了一些,在丹藥的幫助下,那第八層的法力又精進(jìn)了許多,離煉氣九層就差了一點點。
而這三年時間里面,正陽宗又從升仙鎮(zhèn)那里以及修士家族中,收下了一批良才美玉。
還有前面被收在掌門常有年一脈下的雷屬性靈根孩童和在金丹女修門下的冰屬性靈根修士,這些人的名聲也開始宗門中傳響了起來。
只是這些,張世平都不知道,也和他無關(guān)。這三年來,他除了去找一下林慶,還有去那位陳伯父那邊拜訪,便幾乎再沒有與宗門內(nèi)其他修士有所交集了。
阿白吃
我厚顏無恥說一聲,求收藏,求推薦!各位大佬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