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天然橡膠的上漲,走得非常反復(fù),經(jīng)常是一波階段性上漲走完,會出現(xiàn)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回調(diào)。向上的運動是頑強(qiáng)的,但市場矛盾也不小,多空博弈相當(dāng)激烈。
這波行情,在薛睿做進(jìn)去之后,曾經(jīng)向上沖至25000之上,然后掉頭回調(diào),回調(diào)幅度比較大,甚至向下?lián)舸┝搜︻YI入的成本。薛睿想還好自己頭寸也控制得不錯,沒有因為市場的復(fù)雜,而亂了方寸。同時,他也情醒地意識到,即便是頭寸控制到很小的比例,如果沒有“咯噔、咯噔”,他也未必拿得住頭寸。
燕燕在經(jīng)歷了自己手里的股票連續(xù)三天暴跌的時候,依然可以“情深似海、不移如山?!?,也的確是不簡單啊不簡單。
天然橡膠的走勢雖然扭捏反復(fù),進(jìn)二退一,但依然堅定地向上運動著,終于靠近27000了——就這么五千來點的行情,居然消耗了半年的時間。第一輪的“咯噔”,就遭遇了不一樣的考驗。
薛睿牢記見好就收、不可貪多的交易格言,計劃橡膠價格只要站上27000,就每天開盤前集合競價的時候,掛27200平倉。
距離27000一步之遙的時候,天然橡膠竟如犯了病一般,上躥下跳,反反復(fù)復(fù)地在26800上下翻飛折騰。有那么幾個瞬間,薛睿都仿佛失去了耐心,想要平倉出場,掙扎了很久,到底忍住了。
做外盤期貨,接受培訓(xùn)的時候,薛睿記住了那教員最愛說的一句話:小反復(fù)要固守,靠的是堅定而非動搖。
只可惜,這個教員現(xiàn)在不在身邊,否則薛睿要抓他過來問:“告訴我,當(dāng)你意識到反復(fù)要開始的那一刻,你是如何確定這是小反復(fù)還是大反復(fù)——你不能拿著已經(jīng)走出來的圖表,再來比劃什么是大什么是小?!?p> 那些被人們普遍追捧的格言警句,原不過是那些熱衷于“把話說得漂亮”的嘴力勞動者們,玩弄的文字游戲。
投機(jī)市場最玄妙之處,在于所謂真知灼見,是無法用語言精確表達(dá)出來的;而若可以用語言表達(dá)出來的,則語言越是漂亮、越是滴水不漏,就越是遠(yuǎn)離真相。
中午的時候,滕波打電話過來,說“張扛扛”正坐在他的辦公室,想請他和薛睿一起去外邊吃個飯。
這個“張扛扛”,本名張彤,國內(nèi)期貨剛開始的時候,他就拿了資金來做,資金不大,開始是十萬,后來不知是虧了還是出金了,反正是賬戶里只有著五萬。
他的交易極其謹(jǐn)慎,無論做什么品種無論做什么行情,都只做一手單。而且,套住了死扛著不止損,一直要等到解套或賺錢。當(dāng)然,他也不是隨便入市,然后死扛的那類,他的交易,一定要選擇價格出現(xiàn)極端偏離的時候入市,所謂抄大底摸大頂。
然而,大概三年前,他卻因這種操作風(fēng)格,險些萬劫不復(fù)。
期貨銅的價格,于2003年開始突破上漲,到2005年底,價格居然從一萬六千多漲到近四萬的價格。市場的瘋狂行徑被張彤敏銳地察覺,他因此堅定地投身于打擊過度投機(jī)、平抑物價的行列。
沒想到銅價的瘋狂,才只是剛剛開始,這之后張彤的賬戶被不斷要求追加保證金,而他,每次都能及時把保證金加足了。就這么不停地追加,居然為了這一手單,前前后后追加了至少六十萬以上的保證金。
公司里那時候常常要組織一些期貨知識講座,總有一些不開眼的講師要拿張彤的期銅交易舉例,來說明逆勢交易并且不止損的危害性。
期貨不同于股票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合約是有交割期限的。張彤被套的銅無法在合約到期前解套,又要被迫換到遠(yuǎn)期合約,以繼續(xù)耗下去,等待價格回落的一天。
沒想到,這不斷追加保證金和不斷消耗忍耐的日子,居然持續(xù)了一年多,最終期銅價格竟然在見到八萬五之后才開始了真正意義的回落。這次回落當(dāng)然幅度足夠大,但也回不到他的入市價格。好在價格在六萬以上的時候,他又加空了一手?jǐn)偲?,最后,?dāng)期銅價格回到他的平均價格的時候,他才平倉出局。
當(dāng)張彤在六萬以上加空攤平之后,看著期銅價格沖擊八萬以上的時候,內(nèi)心一準(zhǔn)是崩潰的。但他到底熬了過來,并且,沒有虧錢。.
因為這次“壯舉”,滕波對他說:“知道我們國家有個著名的女作家叫張抗抗嗎?你就是她的親弟弟,你應(yīng)該改名叫‘張扛扛’?!?p> 死里逃生的張扛扛在完成期銅合約的平倉之后,果斷出金,堅定而徹底地離開了期貨市場。
一個人在做錯了交易方向的時候,居然可以如此偏執(zhí)地熬到行情的極限轉(zhuǎn)向的一天。如果是做對了方向,卻很少有人能把頭寸持有下去。
二八定律,決定了在這樣的市場里,只有脫離了大多數(shù)人,才有可能成功。
至于人群中的大多數(shù),不外乎是想盈怕輸、盈不了又輸不起的一類。
在金融投機(jī)市場,很多的交易者,都有過扛行情的經(jīng)歷,有些人或也會扛出甜頭,但最終難逃一劫。比如霍表哥,因為不愿認(rèn)賠,死扛行情至交割月,最終被迫接貨,才有了后來的悲劇、悲劇。
扛出“扛扛”之職稱,又能夠死里逃生的,也只有張彤一人。但他也因此受盡了驚嚇,再也不敢繼續(xù)期貨交易。
交易方向做錯了,需要通過嚴(yán)格止損以控制風(fēng)險,這是期貨交易的不二法門。但止損只是防御手段,與進(jìn)攻無關(guān),與盈利無關(guān)。
有些交易者言必談止損,以為掌握了期貨的精髓,卻往往死于止損。元揆在夸獎燕燕的時候,還說到這么一件事:有一個人,也從他那里得到了股票的推薦,但這么一波上漲行情做下來,他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虧了近百分之二十。
元揆覺得很奇怪,就問他到底是怎么做的,他的回答是一旦遭遇反復(fù),或者出現(xiàn)浮虧,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嚴(yán)格止損是交易的鐵律?!薄缓?,止損之后看到行情又上去,因為不甘,再追……結(jié)果就是機(jī)械重復(fù)了追漲殺跌,至于虧損。
后來,證券公司的經(jīng)理在和元揆聊天的時候,告訴他這一切在散戶交易里,都是常態(tài)。去年股指一整年下跌了不到百分之二十,他們那里,居然有幾個客戶,在股市里虧損近百分之九十。
不止損,早晚會載;而過度迷信止損,也不會因此有好的結(jié)局。無論道路怎么選擇,總有一個個的坑,在前面等著——一如文盲吃不識字的虧,有文化的人上文字的當(dāng)。
下午開盤后,天然橡膠開始走好,穩(wěn)健地朝著27000沖擊。
到收盤的時候,橡膠主力合約的收盤價定格在27060。
明天開盤前,集合競價掛27270,全部平倉……
第二天開盤的時候,薛睿就看到自己掛的平倉單一瞬間就被掃掉。
這樣的一波行情做下來,薛睿多少也明白之前自己交易的問題。
在之前的交易中,薛睿也做過類似行情預(yù)期的功課,那些計劃在之后的行情里,被驗證是很好交易的計劃。但在具體的交易過程中,薛睿卻很難將頭寸堅定持有。無他,僅僅是因為他對行情的認(rèn)知,只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礎(chǔ)之上。
這次的不同,僅僅是因為“咯噔、咯噔”帶來的對市場由“相信”而進(jìn)階為“信念”的不同。
當(dāng)然,也不能算是“信念”交易。畢竟是第一次的可以冠名為“咯噔、咯噔”的交易,還達(dá)不到“信念”層面。否則不會把交易頭寸控制在百分之二十的資金使用范圍之內(nèi)。
這是一次徘徊于“信任”和“信念”之間的交易。無論如何,收官完美。